《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1

  最近在學校進行的優質課選拔中,我講授了《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課,回顧這堂課的教學,我發現了很多問題:

  一、忽視了對朗讀內容的設定和指導。

  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在教學前,我只是對本課的大綱進行了認真地研讀,看到教學目標中沒有朗讀指導的要求,而本課又是一篇閱讀性的說明文,要求一課時學完。因此在備課中,在我指導學習完客家民居後,我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學傣家竹樓一部分,並進行課外拓展請學生當導遊解說資料袋中四種民居的特點。雖然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了拓展,但語文課的味道淡了,更像是一節綜合實踐課。如果讓我對教案的內容進行改進,我一定會在指導學習客家民居一部分時加入朗讀指導,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顯示了傳統建築文化的魅力。相信學生會對客家民居的堅固和歷史悠久有著更為深刻的印象。

  二、對教材研究不深入。

  本課的說明方法很多,也是本課學習的重點。本課的第二部分傣家竹樓,我是讓採用自學的方式進行,在學生彙報交流時,有生說,全寨子的人蜂擁而至,喜氣洋洋,像過節一般熱鬧。這句話採用了打比方的方式,由於課前對此進行預設,緊張之餘就說成是把全寨子的人喜氣洋洋的樣子比作成過節的熱鬧氣氛,給學生造成了誤導,其實能體現打比方是蜂擁而至四個字。

  縱觀本堂課的教學,我深刻地感受到備課要注重實質,深鑽進去,不能只把側重點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斷的反思和改進,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2

  《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課是獨立閱讀課文,以前為節省時間,這類課文大多都是自己一講而過,學生始終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一堂課老師講的口乾舌燥,學生聽得表情木然,課堂死氣沉沉。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我忽然靈機一動,何不讓學生登上講臺充當小老師呢?於是我就說,第八課我想讓同學們自己來講這一課,話音剛落,教室一下子就沸騰起來,膽小的吐吐舌頭,忙低下了頭;膽大的滿眼期望,蠢蠢欲動;其他同學相互傳遞喜悅的眼神。我知道我的提議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心裡暗自高興,但這次一定要慎重,不然會適得其反。

  我接著說,平時老師上課前都要認真備課,你們可要熟讀課文認真鑽研做好預習,還要多查資料,以防被同學難住;不講課的同學也要認真預習,多給他們提問題,考考你們這位小老師。當時就有幾個學生把手舉得高高的,迫不及待地要向同學和老師彙報課前預習時收集的資料。

  我暗自欣喜:這些孩子真不錯,已經掌握了獨立自主進行課前預習的方法了。為了開個好頭,於是我讓兩位優生進行準備。課前我佈置任務,讓學生查閱各地民居的特色,並要求學生用“旁批旁註”的方法,在文中寫出自己理解和不理解的部分。

  課前我悄悄檢查了部分同學的課本,沒想到竟然密密麻麻寫滿了字,比平時上完課記得筆記還多。課堂中,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彙報。透過自主探究,質疑釋疑,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小老師的課堂上,同學們暢所欲言,課堂氣氛異常的熱烈,連平時不發言的李星也高高舉起了手,我完全明白他們因為對這樣上課感興趣,所以已經輕鬆理解了這課文的內涵,教學中的難點一次又一次地在學生自主研究的過程中迎刃而解了。

  我站在一旁欣慰地笑了,接著說:“同學們,這篇課文的教學已達到了目的。”課堂活動在活躍而有序的環境下順利進行著,整節課沒有了傳統教學中過多的講解,我感嘆:學生成了課堂的真正主人!

  把講臺讓給學生,具體地說,讓學生讀書,讓學生提問題,讓學生講解問題,只要做到讀得認真,一般問題學生都能解決,分別指定幾位同學擔任本節課老師,每人講一到幾個問題。

  水平差的同學講最簡單,最明顯的問題;中等水平的同學講帶有深度性的問題,如舉例才能說明的問題;水平好的同學是同學提問,他在講臺上講解。

  老師的作用,首先要保證學生的學習順利,為學生排憂解難,肯定每位同學的進步,為有困難的學生鼓勁打氣。當然這種做法實現了幾個轉變,把課堂由以教為主變成了以學為主。

  教師由講臺的主人,變成了學生中的一員。講臺上的學生有權讓老師回答問題,由此最終實現面向每一位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對於六年級的學生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透過課前查閱工具書、查閱資料、上網等一切方式解決自己在預習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這樣課堂上他就會帶著問題去聽、去思、去記,既積累了語言,又訓練了能力,真是一舉兩得。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3

  我們師生共同學完第八課《各具特色的民居》後,都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是寫我國地方民居的說明文,介紹了特色鮮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

  第一篇文章首先概括介紹客家民居特點、所在的位置和環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然後課文詳細介紹了客家民居突出的特點,緊接著寫圓形圍屋按八卦佈局排列及其象徵意義,最後寫圓形圍屋內部構造特點及體現出的民俗文化特徵。

  傣家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創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經濟、冬暖夏涼、防潮防水防震的優點。

  文章第一段概括介紹傣族竹樓的建築環境;第二段寫傣族人家“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傳統習俗及緣由;第三段講傣族村寨及竹樓的外觀特點;第四段說竹樓內部結構簡單、寬敞、別緻等特點;第五段寫傣家建造竹樓時的傳統習俗及文化內涵。一家蓋房,全村幫忙的習俗,體現了傣家人團結和睦、樂於助人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傳統。

  學習課文時,我先展示了各地民居的一些圖片,讓學生了解祖國各地不同的民居以及他們使用這種住房的好處。繼而學習字詞,講課文的時候,我先給學生畫了一張表格,讓他們默讀課文,並分別從“形狀”,“層數”,“用途”,“好處”這幾個方面來分析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先讓學生填寫表格後,又找了同學說自己的填寫內容,又出示答案修改,讓學生明白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具體特點,課文的大體內容,讓學生了解“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後孫謀讀與耕”的具體含義以及其他幾處重點句子的內涵體會。進一步讓學生明白了客家人和傣族人獨有的民族文化。列表格是這課的重要學習方法。

  在教學這一課的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課文要介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學生卻沒有按老師的要求提前查閱更多的相關資料,導致瞭解的內容不夠豐富,出現了老師問而學生不會答的情況。由此藉機教育學生要全面預習,認真預習。再是再學這樣的課文時,學生也可以列表格來說明事物的具體特點,這樣既簡潔又清晰,對課文內容理解地才更加透徹。

  總之,教育學生,在以後的語文學習中,不管學習什麼樣的課文,課前都要認真預習,查閱更多的相關資料,還要學習這一課列表格的方法,找出重點語句並加以理解體會,以便更大地更多地更好地更有效地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習語文的綜合能力。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4

  中國民居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各具特色的民居》這篇閱讀課文是寫我國地方民居的說明文,介紹了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學習這課一是讓學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色及民風民俗,激發起對民俗文化探究的興趣;二是體會課文的說明方法和語言的表達特點,並學習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在教學之初我先看了去年我曾寫的教學反思,我知道了學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色和民風民俗很簡單,因此,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學瞭解。

  教學中我重點指導了《各具特色的民居》這部分的學習。

  首先我讓孩子們掃讀寫客家民居的部分,找出這部分的中心段。孩子們很迅速找出了“在閩西南和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點綴著數以千計的圓形圍屋或土樓,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然後引導孩子們理解課文“奇葩”,“葩”我先讓孩子們觀察字型,然後猜到底指什麼,有的孩子很乖巧,馬上猜出“葩”就是“花”。此時我讓孩子們再次朗讀這個句子,這裡把什麼比作奇特的,特別的,非凡的花呢?孩子們都知道了把客家民居比作奇葩,透過這個過程的學習,孩子們也知道了這個自然段採用了打比方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接著,我讓孩子們圍繞“奇”去體味課文。孩子們從客家民居的地理位置、材料、作用、文化特徵這幾個方面去認真朗讀品味了課文。

  最後我讓孩子們動筆寫了寫“我們村的房子”。大多數孩子都能從不同的方面介紹了村裡房子的特點,比如做房子的時候要請風水先生看地,擇黃道吉日動工;房子一般是主體房和附屬房兩部分,主體房主要是休閒臥室,附屬房裡餵養動物,做飯……孩子們的觀察比較仔細,介紹某個方面的特點比較具體。但是在孩子們的小練筆中我發現孩子們的介紹比較枯燥,不能應用多種多樣的說明方法使文章顯得形象生動。孩子們的習作能力還要進一步提高啊!這個任務也是任重而道遠啊!

  《傣家竹樓》我讓學生自學,抓住竹樓的“美”去學習體會。當然,體會竹樓的美不勝收,詩情畫意主要是透過朗讀去體現的。

  教完這課,感覺有些累!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我總是在課中才發現孩子們的注意力不太集中,神遊得太遠,然後才採取措施引起孩子們的注意。一個好的教師,應該在一開課就牢牢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啊!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5

  本單元的文章介紹的是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而本課是寫我國地方民居的說明文,介紹了特色鮮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結合本課的內容、寫作特點,倪老師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定在透過對比閱讀了解民居特色,學習表達方法。

  倪老師先讓學生在初讀課文透過列提綱的方法理清說明順序,再讀課文,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梳理民居特色,並領悟說明方法,填寫好表格。先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對客家民居的學習,然後讓同學們根據我們學習第一篇文章的學習步驟與學習方法去自主完成對傣家竹樓的學習,同樣自己繪製表格,安排表格內容,完成表格填寫。最後透過對比閱讀,讓學生說出這兩篇短文在說明上所運用的方法,並體會其作用。

  總之,倪老師恰當地運用教學課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上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6

  在《各具特色的民居》這篇課文裡為我們介紹了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瞭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並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教學中我先是放手讓孩子自學課文,討論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各有什麼特點,然後說說你學到了哪些說明方法。

  結果我發發現,孩子們對民居和竹樓的特點可謂是小菜一碟,瞬間就討論完畢了,而且有哪些說明方法,也是容易之至。短短的幾分鐘就完成了我佈置的自學任務了。

  於是我臨時佈置了一個討論題:自讀課文,找出有價值的問題,在本組內討論討論。

  結果交流的時候我才發現孩子們多麼有創造力,現將孩子們精彩發言摘錄如下:

  1、如果四川住的是客家民居,地震的時候是不是會減少很多悲劇的發生?是不是可以把客家民居在地震多發地帶進行推廣?

  2、從客家人的居住情況你們想象下客家是怎麼樣的一個民族?

  3、如果你坐在傣家竹樓聞著陣陣瓜果的香味你會想寫什麼呢?請寫一個片段。

  4、用自己的話把”樹滿寨,花滿園“的情景描寫下來。

  5、用今天所學的方法寫寫我們的民居,要寫出特色。

  然後我和孩子們在第二堂課裡就圍繞著這幾個話題展開了層層

  討論,課堂氣氛極為活躍,孩子們個個興高采烈,興趣盎然的。特別孩子們在說怎麼寫出我們民居的特點的時候,更是讓我捧腹大笑,讓我大開眼界。

  儘管這課的教學好象偏離了教學的重點難點,但是我覺得給孩子們帶來了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是功勞,再說孩子們也是學有所得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