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通用5篇)

一年級上冊《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通用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上冊《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上冊《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1

  講的是下雪了,小雞、小狗、小鴨、小馬這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在雪地裡走過。留下了各不相同的腳印,彷彿一幅美麗的圖畫。青蛙之所以沒參加是因為他正在洞裡睡大覺。韻文融趣味性、知識性於一體,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中觀察、思考,瞭解一些動物的知識。

  1、在初讀環節中,我讓學生藉助拼音,自己朗讀課文,在讀中初步識字。然後,把生字圈出來自己認讀。再同桌互助,互相檢查讀音。最後是大家交流識字的方法。在識字環節中滲透了多種的識字方法,如:加一筆、換一筆、換部首、形聲字規律識字等方法。我還設計“開小火車”、等多種遊戲活動鞏固識字,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也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2、這篇課文很適合朗讀,我留出了充分讀的時間,以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師生合作讀、引讀、男女問答讀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例如,在學習課文第四句時,我利用貼畫讓學生了解了動物作畫的成果。我問,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種小動物,你什麼都不用就畫出了這麼美的畫,你的心情怎樣?帶著你的心情來讀一讀。這樣不但讓學生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3、在課外延伸環節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還有哪些動物像青蛙一樣要冬眠?”有的學生課外積累的知識很豐富,他們說出了“蛇、狗熊”等動物。於是我讓學生仿編詩句,把課文最後兩句改成這些動物的名字。在一問一答中,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又激起了學生的興趣。

  透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感覺到教師在課前的備學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從他們平時的生活出發,多準備些授課過程中需要的圖片,有利於更好地完成教學。當下課後孩子們關上課本還能有聲有色地用童真的聲音喊著“下雪啦!下雪啦!雪地裡來了一群小畫家。”的時候第一次感覺到小小的成就感!

  一年級上冊《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2

  《雪地裡的小畫家》這篇課文是以韻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講述了四種小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而且語言活潑,富有童趣。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參與學習,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迸發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本課時,我牢牢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徵,激發其參與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憑藉多媒體輔助手段讓學生觀賞北方的雪景,一幅幅美麗的雪景把學生帶進了大雪紛飛的雪地裡,引起了學生情感的共鳴,學生不時 “哇!—哇!—”地驚叫起來。學生參與的激情被激發了。

  二、層層遞進,讓學生逐步突破難點

  本課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就是要讓學生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狀。對於這一點呢,我是透過以下幾步來完成的。

  1、是讓學生在不是很熟悉課文的情況下,看課件上的下雪圖,找找小畫家把畫畫在哪了。這一步設計的意圖主要是讓學生先有一個直觀的感受。感受一下雪地這樣一個環境。

  2、是讓學生透過自讀,四人小小組合作讀等形式找到“誰是雪地裡的小畫家”

  3、在此基礎上我出示了這幾種小動物及它們的腳印,讓學生連線。這樣層層遞進,學生就能在不知不覺中突破了這一難點。

  三、注重課內外相結合

  在課外延伸環節中,我讓學生看著下雪的畫面,想想雪地裡還會來哪些新的小畫家,他們會畫什麼?同時這一步也是為了引出青蛙。讓學生明白青蛙是冬眠的動物,所以它沒有參加雪地裡的畫畫。並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小動物也不會來參加。學生參與的熱情也很高,他們努力從腦中搜索著生活經驗。有的說:“我知道烏龜不會來參加,因為烏龜也要冬眠的。”等。合理開發課外學習資源,也是語文學習的有效途徑。這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總而言之,在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始終處於積極狀態,讓學生在喜悅中探索,使教學發揮出最高效益。

  一年級上冊《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3

  《雪地裡的小畫家》是一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為一體的兒歌,富有童趣。作者設定下雪的環境,採用擬人的手法,運用形象的比喻,根據幾種小動物踩在雪地上的腳印來介紹它們腳印的形狀特徵:又用設問的形式,指出青蛙沒有參加“繪畫”的原因,介紹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識。

  因為課文裡有冬天,又有小動物,所以學生學起來非常有興趣。

  新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更應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不僅突出課文"工具性"的特點,還應突出"人文性"的特點。在教學本課時,我採用了以下一些方法來讓學生積極參與,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如演示法,在解決"瞭解四種小動物爪(蹄)的形狀"這一教學難點時,則用實物進行演示,這樣就使難點迎刃而解。再如讀中悟情,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而朗讀又貴在一個"悟"字,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在本文的教學中,我將非常注重學生對課文的朗讀。但在讀中,並不是一味地告訴他們該怎樣朗讀,而是透過自己的範讀,請不同學生的'個別朗讀,給學生創設情景,讓他們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用心去感受和體會朗讀課文時輕快活潑的基調。

  但是,仍然有遺憾的地方,開始想為孩子們準備頭飾,調動他們的模仿欲,給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最後因為準備不充分作罷了。所以,再次感覺到,備課需要花的時間精力之多,決不是臨時抱佛腳就可以解決的。

  一年級上冊《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4

  《雪地裡的小畫家》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語文上冊最後一個語文園地的第二篇課文。這一課以韻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講述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而且語言活潑,詩句節奏鮮明,音調和諧,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為一體的兒歌,富有童趣,讀起來琅琅上口。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易受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吸引,所以我依據教材的特色和兒童的特點,憑藉多媒體輔助手段讓學生觀賞雪景,想象一下看到下雪時最想幹什麼的形式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接著,我又出示了課文的第一句話:“下雪啦,下雪啦!”讓學生把自己當時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學生在教師一次次的引導中用語言表達出看到下大雪的高興心情了,學生進入了一個如詩如畫般的雪地世界裡,讓學生在整節課中都處於最佳學習狀態,在快樂中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

  二、講授重點,巧用學習單

  學生對小雞、小鴨、小狗、小馬的認識、熟悉來源於生活、電視、動畫片和書本等,但對這些動物們在雪地裡留下的腳印卻不怎麼清楚。同時,瞭解這幾個動物腳印的形狀也是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在講授這段時,結合多媒體出示直觀形象的圖片讓孩子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你看到了什麼”“你讀懂了什麼”,讓孩子準確地理解了所謂“畫竹葉、楓葉、梅花、月牙”實際上不過是小動物們把自己的腳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跡而已。準確地理解了這一點後,也就不難理解下一句“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了。

  這些設計中我很好的利用了多媒體的功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也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還體會了小畫家作畫時的高興自豪感,很輕鬆地讀出了文章的基調。在孩子對這些動物的腳印有所瞭解的時候,我又利用學習單進行鞏固練習,孩子們很快就能對課文朗朗上口了,背誦任務也輕鬆完成了。

  三、拓展練習,培養表達能力

  這篇文字的內容並不難,在理解課文的前提下我出示了一封小馬的感謝信,示範讀後讓學生從中任選一種小動物來模仿說一說。指導幾個學生後,我又讓他們在小組內說一說。這樣,每個孩子都有了表達的機會,而且在組員的幫助下也能有所提高。在輕鬆的交流中,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鍛鍊和提高,這是一次很好拓展練習。

  四、不足之處

  在課堂上還可以增加一塊課外延伸環節,可以讓學生看著下雪的畫面,想想雪地裡還會來哪些新的小畫家,他們會畫什麼?這是很好的課外學習資源,也是語文學習的有效途徑。

  一年級上冊《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5

  今天,我們一年級舉行了ipad教研活動,我執教了《雪地裡的小畫家》這一課,活動中我收穫頗多,透過ipad課前設計以及課上實踐,預設效果和實際效果差距不是特別大,總體較為滿意,以下我就從教學設計和ipad運用兩方面來談談我的教學反思。

  一、畫廊創設,走進雪地

  首先,《雪地裡的小畫家》這篇課文總共6句話,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文章生動優美,非常適合學生朗讀、背誦。我在設計本課時,安排了這樣一些教學目標:學會“啦、梅、用、幾、成”五個生字,情景回憶下雪時的情景,讀出"下雪啦,下雪啦!”興奮的語氣。透過本課學習,孩子們知道了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子的不同形狀,用上“像”說一說。學生讀通課文,能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課文,體會出嚮往冬天,發現冬天更多秘密的迫切願望。

  教學過程中,我先透過猜謎語讓學生說出“雪”,再聯絡上個月杭州的一場大雪讓孩子慢慢走進情境。緊接著,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森林雪景的場景,讓孩子們變成森林裡的一隻只小動物,看到鵝毛大雪後會如何發出“下雪了,下雪了!”的感嘆!孩子第一次讀的時候感情明顯沒有那麼強烈,讀得較為通順但是體會不到如此開心的心情。於是,我創設了一個ipad畫廊,放進了許多美麗的雪景圖,孩子們在看的時候忍不住發出了“哇~~~”的感嘆聲,從他們的表情中教師看到了孩子此時此刻興奮的心情,於是立馬提問:“你此時此刻的心情是怎樣的?”孩子就能馬上回答出:開心、興奮、激動、驚訝等詞。於是我告訴孩子,人在激動的時候聲音容易響,語速容易加快,你能再讀一讀嗎?孩子再次讀這個句子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就會加快加重語氣,於是第一個句子很好地落實下來了。

  二、尋找腳印,學習兒歌

  在鞏固好字詞後,我採用了學生讀,尋找四位小畫家究竟畫了些什麼。孩子們對著ipad開始自由的朗讀,期間會有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問題。緊接著,我出示了這樣的句子,讓學生填空:

  小雞畫了( ),小狗畫了( ),小鴨畫了( ),小馬畫了( )。

  孩子基本都能很快地把空格填出來,然後把“了”字擦掉,就變成了課文的小兒歌,讓孩子去讀,感受原來一個普通的句子去掉一個字就能變成朗朗上口的兒歌,體會兒歌的魅力。

  孩子在初步讀通了句子後,出示一幅小雞在雪地裡走路的圖片並給孩子一個句子:因為( )的腳印像( ),所以( )畫( )。

  學生透過這個句子的填寫知道了原來雪地裡的小畫家是用它們的腳印來畫畫,而不是真的拿了畫筆來畫畫。

  為了鞏固這個句子,我出示了一個ipad畫廊,分別放了三張圖片,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圖片來說說上面學到的句子,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十分開心,參與度十分高,把這個“因為···所以···”的句子及時鞏固了下來。

  學生此時已經非常瞭解了四個小動物的腳印長相,於是我設計了一個ipad拖動遊戲——給小動物找腳印。學生透過腳印的拖動迅速地將腳印挪動到相應的動物身邊,組成了課文中的句子。此時,學生的熱情十分高漲,並且對這四句兒歌記憶深刻,於是我讓學生試著打著節奏讀一讀這四句話,聰明的學生會利用拍手的方法帶領小朋友來讀,並且每個孩子自己喜歡的節奏是不一樣的,全班同學聽到不同的節奏覺得非常有意思,於是我讓孩子選擇喜歡哪個小朋友的節奏,尊重大多數孩子的意見,擇取其中一個相對打的好的節奏全班朗讀這四句話。

  順著這個節拍將課文後面的兩句話也快速地學習好,最後提出了一個問題——咦?青蛙特別愛熱鬧,為什麼它沒有參加呢?學生聽到這個問題十分踴躍紛紛告訴老師因為青蛙是冷血動物,去冬眠了。於是老師傳授一些關於冷血動物冬眠的小知識,拓展了孩子的眼界。

  這節課的最後,我給孩子留了一個小問題,你覺得還有哪些動物會在雪地裡留下怎樣的腳印呢?激發他們回家去查詢資料。整節課下來,總體感覺是比較流暢的,孩子的參與度也很高。但是由於是一年級上冊的學生,上課時孩子對ipad的注意力容易分散,ipad的數量有限,合用時小朋友會出現一點小摩擦,都是需要我課後與孩子溝通,總結經驗,繼續努力的方向。最後,非常感謝領導和年級組能給我這次上展示課的機會,讓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