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小貓釣魚》教學反思範文
一年級數學《小貓釣魚》教學反思範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小貓釣魚》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數學《小貓釣魚》教學反思1
在教學《小貓釣魚》這一課時,我以數學故事作為課設常規,讓學生透過講教學故事,明確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實現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並滲透加減法的教學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及應用數學的能力。
探究新知時,我又以謎語故事引入,藉助一個充滿趣味的謎語引入教學,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極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探究新知,我又透過讓學生進行體驗,在引導學生髮現數學問題時,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有的學生看到4條金色的魚,6條紅色的魚,4加6等於10,5條吹泡泡的魚,5條沒吹泡泡的魚5加5等於10等問題,只要學生說出的有道理教師都給以肯定。當學生未能發現減法算式時,教師適時點撥,猜一猜小貓可以釣到幾條魚?展示不同學生的不同猜想,激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拘泥於教材。
先讓學生進行獨立操作,保證每一位學生至少能找到一種策略,發、再讓小組交流分法,實現資源共享,資訊共享
利用學生對遊戲極大的興趣,透過小組的交流合作,既讓學生強化10的加減法,又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同時也激發學生不斷創新的能力。活動中放手讓小組長組織學習活動,既可以增加課堂的知識容量,又可以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帶動學習較慢的學生,逐漸縮小學生的個體差異。
針對一年級小學生的特點(不能完整地敘述),及學生入學不久的情況,讓學生一點一滴地回顧,逐步養成懂得梳理知識的能力。
一年級數學《小貓釣魚》教學反思2
《小貓釣魚》是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的內容,主要在實踐中體會從有到無的變化過程,知道生活中“0”表示的幾種含義,能正確書寫“0”。我一直認為培養孩子講數學故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一開始上課,在匯入部分我想讓孩子們自己說說圖意,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圖中的故事。學生一聽這個要求都懵了,不懂得如何下手,因此我趕緊改變方法,開頭由老師講,學生接著講,師生配合著講。很快學生就把圖意給說得很完整了,緊接著我也就引出了“沒有”可以用數字“0”來表示。為了檢驗學生對“0”的這一含義的理解程度,我讓學生舉一些生活例項。一開始學生說不出來,我就舉了“老師有一個蘋果,吃掉了就沒有蘋果了可以用數字0來表示”,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說的例子就更加多樣、準確了。
但是在講到“0”的另外一個含義“起點”時遇到了不小的困難。因為投影儀和電腦出現故障,沒辦法讓孩子們更加直觀地理解這一含義,只能讓他們自己從書上來說自己的發現。由於學生缺乏生活經驗,也沒有認真觀察圖,沒有突破這一難點。因此我佈置了一個課後作業,讓他們課後去收集生活中的“0”。在下一次的課堂中多給與他們觀察圖的.時間,加上他們已有了一些生活經驗,自然這一難點就突破了。
一年級數學《小貓釣魚》教學反思3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以多媒體為教學手段,採用動手實踐等方式,完成教學,併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利用多媒體創設小貓釣魚的故事情境,以趣匯入,設懸引思,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所有學生都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情節和教師的問題中去,0的認識自然引出。故事講完了,孩子們還沉浸在故事裡,開動腦筋為故事裡面的小動物想辦法解決困難,解答問題。小故事營造出了濃郁的課堂學習氣氛。
2、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認識0的含義時,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直尺上找到0的位置,然後再在小組內互相討論、交流,體會0還可以表示開始。
3、密切聯絡學生生活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已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因此在揭示完0的第一個含義(表示什麼也沒有)後讓學生舉出一些在生活中0表示什麼也沒有的例子和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見到過0。發現學生對於0的認識是很豐富的,學生們說出了在很多地方看到過0,比如在車牌、手機上、電視裡等等地方看到過0,這足以說明我們的學生平時是很關注生活中的數的,數學課堂上教師要能及時肯定他們在生活中善於觀察的好習慣,培養學生有一雙用數學視角觀察世界的眼睛。
4、評價方式多樣化
教學中我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採用了多種評價方式,如師評,學生互評,掌聲,小獎品等多種形式表揚或提醒學生,控制課堂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