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的教學反思範文
《人類的居住地聚落》的教學反思範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類的居住地聚落》的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類的居住地聚落》的教學反思1
成功之處:
1、本節課充分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閱歷,學會對身邊地理事物的觀察、描述、分析、歸納、總結,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應用錄影、圖片等形象的教學手段,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2、在學習過程中,我採取了合作學習的方式,同學之間相互討論,相互交流,增強了同學間的合作意識。
3、教學過程中,我貫徹“對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學理念,結合遼陽的鄉土實際,進行討論,培養學生熱愛家鄉,關注家鄉,服務家鄉的情感和理念。
不足之處:
1、學生課前準備不足,課前布 置的“遼陽舊城現狀”的調查,只有兩個學生進行,其他學生沒有實踐;遼陽舊城的照片準備的也不充分。
2、“聚落的建設和保護”部分,圖片、資料較少;對“聚落的可持續發展”只停留在表面的認識,缺乏更深刻的理解。
3、在教學中,應給學生留有一定的餓自主探究、交流討論的空間,並提供或引導學生蒐集新穎的背景材料,真正達到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學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學生討論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類的居住地聚落》的教學反思2
這節是人教版的義務教育,地理七年級上冊中的第四章《居民與聚落》第三節的內容,是在學習了《人口與人種》、《世界的語言和宗教》之後,從“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發,進一步探究人類的居住地――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自然環境因素,透過圖文的形式,敘述“什麼是聚落”、“鄉村與城市”“聚落與環境”、“聚落的發展與保護”問題,突顯出“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啟發學生在觀察、思考、分析中靈活運用地理知識,培養學生聯絡生活經歷與體驗,主動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
新課標對於《人類的居住地――聚落》一節的'要求是:第一,運用圖片說出城市景觀與鄉村景觀的差異;第二,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第三,結合本節的學習,說說自己對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認識。這種要求的出發點就是要為學生創造自由空間,鼓勵學生睜大眼睛,激勵學生敢於實踐,從而在觀察中瞭解地理事物的特點,在體驗中感悟地理知識的學科魅力,在實踐中去發現和學習對自己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這部分內容屬於人文地理的範疇,從本節的授課內容來看,沒有太難理解的東西,關鍵是啟發學生結合身邊的所見所聞,將理論與實際聯絡起來,從而樹立人地關係協調發展的理念,所以,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有很大的伸縮空間。
就這一節課的教學安排,我首先認真研讀新課標,結合自己現有的教學經驗,認為僅僅靠教材是遠遠滿足不了學生了解世界的需求的。於是,我不再拘泥於現有的教材,充分利用計算機網路,整合校內外課程資源,構建開放式的課堂,從而拓寬學習空間,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同時達到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趣味性的目的。據此,我把本節內容安排一課時,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圖片與文字的基礎上,透過多種途徑蒐集各地景觀圖片,來豐富教學內容。
為了體現新課程的一個突出理念——課程要面向學生,面向生活。為了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活”的地理,生活中“真”的地理,感受生活中地理的 “實”,生活中地理的 “廣”,在引入新課這一環節, 我利用PPT展示了鄉村和城市的圖片,讓學生比較後說出人類的居住地大致可分為鄉村和城市,從而引出課題《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在比較城市與鄉村兩種聚落的差異時,我的設計是:讓學生透過自身的感受,各抒已見。透過小組討論,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異,我再進行點拔。但實際授課時,我怕會用較多的時間就沒有讓學生充分的說出兩種景觀的差別,我也沒有給與很好的引導。現在想來,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思維,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發揮的空間。
1、在授課過程中有些問題的設定存在不足,如“城市好,還是農村好?”的討論,還有在讓學生進行聚落選址,選擇甲地還是乙地,還是丙地。且討論的時間不是太長,學生不能進行多方面的思考;
2、在教學過程中,我說的內容太多,比如聚落的形態,我直接給出圖片讓學生了解了答案,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
3、在講世界文化遺產時,應讓學生補充有還有哪些世界文化遺產,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但是在課堂上,我沒有及時的體現這一點;
4、在課堂上沒有及時處理同步中相應的練習題,應該留有一部分時間處理習題,幫助學生解決一些較難的練習題;
5、在講課快結束的時候放的音樂聲音稍微有點大,其實可以不要音樂;
6、在教學設計方面缺乏新意,對材料的使用上還缺乏深度的挖掘,對教材還是缺乏一定研究和理解。
雖然這節課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我感覺本節課的效果較好,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回答問題也很活躍,比較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地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在今後的教學當中我應精讀精研,不斷克服自己的缺點,始終以學生為主,上好每一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