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師個人教學反思(精選5篇)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師個人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師個人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師個人教學反思1

  在這單元的教學中,我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實物演示。

  長方體和正方體這單元中有許多概念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概念,由認識平面圖形到認識立體圖形,是學生空間觀念的一次重大的發展,但是此時,學生空間觀念還很模糊,所以在教學時注重實物演示,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加深對這單元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學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時,讓每個同學都準備好一個實物模型,課上讓學生具體數一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稜、頂點的個數,觀察面和稜的特點,再集體總結,使這些知識和具體的實物聯絡起來,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映象。在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時,透過讓學生展開所帶的長方體,具體觀察哪些面是相等的,一共計算幾個面。從具體的模型中觀察每個面是什麼形狀,每個面的面積該怎麼計算,來推到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在教學容積和容積單位時,為了讓學生對於10ml、 50ml、100ml 、 500ml 、 1L大概佔據的空間有多大,展示具體的實物模型,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它們大概有多少。

  二、注重探究計算方法的由來。

  學生有時很急功近利,只求知道要怎麼做就好了,卻不求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所以在教學時我注重引導學生探究計算方法的由來。例如:教學體積計算的時候,剛告訴學生要探索長方體的體積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就有同學說道:“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顯然有些學生透過自學已經知道了計算公式,但當我請學生說說為什麼要這樣算,這些同學傻眼了,顯然他們只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這時引導學生用體積單位擺出的長方體,透過填寫長、寬、高、正方體的個數和體積的個數,從而探索出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的關係。

  三、注重引導學生分析題目。

  本單元的特點是計算比較多,特別在學習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之後,很多學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都拿到題目就計算長方體或者正方體的體積了。這樣就出現了較多的錯誤,特別是把計算表面積的題目求成了體積了。而表面積的計算則是涉及到較多的實際問題,例如在計算粉刷教室需要多少顏料和給游泳池貼瓷磚時,很多學生會不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選擇,直接就計算六個面了,出現錯誤。根據這些,在教學時,我主要是讓學生觀察我們的教室是怎麼樣的,數一數需要粉刷的一共幾個面。不用粉刷的是哪個面,儘可能的減少失誤。對於部分學生在學習完體積之後,不知道是計算表面積還是體積時,我主要引導學生看題目中的關鍵字眼,例如可以看題目問題中的單位,可以根據單位來具體確定是求什麼的。

  但是本單元的教學很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例如,教學時,由於計算表面積比較麻煩,而且學生很容易在計算的過程中有些面重復計算,而有些卻沒有計算到。在計算的過程中,不注意所使用的單位,在單位不統一的問題中沒有化單位就直接計算了,出現較多這些情況的錯誤。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師個人教學反思2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有: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容積和容積單位。

  這些知識的教學基礎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及面積計算,計量長度、面積的單位,並且對長方體和正方體也有了整體的認識。這部分知識是學生學習立體幾何的開始,是比較深入研究立體幾何圖形的開端,這是最簡單的立體幾何,卻是學生髮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就是這看似簡單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對五年級學生來說卻是很難的。正因為對本單元教學難度的認識,我精心備好每一節課,收集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長方體、正文體紙盒。去實驗室借量筒、量杯等教具。經過兩個星期的忙碌,本單元的教學結束了,完成了預設的教學內容,達到了教學的基本目標,回顧本單元的教學歷程,覺得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一、形體特徵的認識要遵循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

  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徵時,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導學生探索圖形的特徵,豐富空間與圖形的經驗。讓學生透過對長方體實物摸一摸、數一數、量一量來歸納出特徵,可以從現實生活情景引入,生活用品形狀觀察,抽象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圖形,使學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但是,我覺得這樣做對面、稜的認識還不夠到位,對“長方體是由六個面圍成的立體圖形”更是難以理解。為此,我設計了用菜刀切蘿蔔幫助學生逐步認識面、稜的。我先在蘿蔔上切一刀,把形成的面(近似長方形)讓學生摸一摸,說說感覺,並且及時地把這個面抽象出來畫到黑板上,指出這就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接著相交於剛才切成的面再切一刀,兩面相交處又讓學生摸一摸、說一說,指出這叫稜,稜在兩面相交處。然後提出,要切成一個長方體該怎樣切?這個問題一丟擲,教室裡可熱鬧了,人人都想當我的老師。我索性讓他們相互先說個夠,然後指名學生教我切,邊切邊問,切完了讓學生說說切成的長方體與你手中的長方體有沒有相同的地方?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讓學生歸納出特徵。

  當學生已經從實物中找出長方體的特徵後,必須及時把實物長方體抽象出來,再從圖形中找出特徵。我讓學生回憶,在學習觀察物體時,我們知道最多能看到長方體幾個面,把剛才切的長方體的三個面畫出來就是這樣,

  還有三個面看不見可以用虛線勾勒出來。最後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的長方體和長方形,感知平面與立體的不同,也很好地理解了長方體是由六個面圍成的立體圖形。在這個認識特徵的過程中,如果只有直觀,或者只有抽象都是不利於空間觀念的培養的。我認為這樣做是比較成功的。

  二、表面積的計算要多聯絡生活實際

  本單元有很多需要藉助生活經驗來解決的數學問題,很好地體現數學知識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將我們的數學課堂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絡了起來。例如,要計算游泳池貼瓷磚或抹水泥面積、教室的粉刷面積、抽屜木版面積;計算落水管、煙囪以及大廳裡柱子的油漆面積等,要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先要從這些物體的應用瞭解其特徵,再根據特徵計算出面積。如果學生沒有這方面的生活經驗,頭腦裡就沒有

  這個表象,就不能準確解決這些問題。對五年級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尤其是現在的學生,大都過著筷來伸手飯來開口的生活,對周圍的事和物很少關注,即使關注了也缺乏親身體驗。

  這就需要我們老師為學生搭建一個平臺,把實際生活中的情形做成一個模型。其實,火柴盒是一個很好的模型,整個火柴盒是一個完整的長方體,內盒可以看作一個游泳池、金魚缸、抽屜等沒有蓋的五個面的長方體,倒過來可以看作粉刷教室的五個面;外殼可以看作煙囪、落水管、大廳裡的長方體柱子等四個面的長方體。每位學生準備一個火柴盒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根據需要隨時可以拿出來看看,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空間觀念會慢慢建立起來。

  三、體積和容積大小的建立要有一個參照物

  在學習體積單位前,我就佈置學生做稜長是一釐米和稜長是一分米的正方體各一個,在課堂中學習了一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的概念後,要學生閉起眼睛把一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的正方體裝進腦子裡,直到閉著眼睛能用口講述用手比劃出一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的正方體的大小為止,等學生初步建立起這兩個單位的大小後,再學習一立方米,揭示一立方米的大小後,在牆角我用米尺搭起了一立方米,並且讓學生進去站站,數一數能站幾位同學,使學生直觀地感知到一立方米是蠻大的,接著我又拿出一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的模型,將三個單位進行比較,再一次感知三個單位大小的懸殊,腦子裡有了這三個單位的模型,在判斷物體大小時,學生就會用它們作為參照物,估計出物體的體積大約有多大,也為學習體積單位的進率做好伏筆。

  容積單位升和毫升的建立比體積單位還要難,我自己就有這種感覺,這可能升和毫升常用於液體的緣故吧,液體是流動的,不象固體那樣不變形,也就很難找到一個模型來作為參照物。出於這樣的思考,我在教學升和毫升時,仍然用一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作為模型。當揭示升和毫升後,讓學生拿出一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兩個模型,假如我們做的.一立方厘米的盒子不漏水,裝滿水就是一毫升,一立方分米裝滿水就是一升。接著讓學生用這兩個單位作為參照物猜一猜,並且把猜的資料寫下來,便於比較,我用量筒驗證,這個環節學生的情緒非常高漲,學生提供各種容器,一開始學生猜的正確率較低,幾次後正確率明顯提高。每次猜後,我都用一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的水去比一比。培養學生用參照物判斷物體體積或容積的大小的思維方式。

  總之,長方體和正方體單元教起來並不困難,但是從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來看效果並不理想。比如: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學生總是容易搞錯。因此,本單元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好好研究,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研究,以達以滿意的效果。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師個人教學反思3

  《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是學生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一次過渡,也是學生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的基礎。是學生對圖形認識的一個轉折點,它從平面圖形過渡到立體圖形,從計算面積到計算體積,而且對於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更是一個質的飛躍。特別是對於那些構建空間念能力薄弱的學生來說,本單元的學習是有一定難度的。而對長方體正方體特徵的充分認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雖然說長方體在學生的身邊隨處可見,但是要發現它的特徵,還是不怎麼容易的

  學生計算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體積必須具有較強的空間觀念,這是教學的難點。為此,本節課我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察長方體動畫拆開的過程,使學生全方位感知長方體的表面積概念,培養空間觀念,尋找知識的結合點,讓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上發揮更好的媒介作用,實現資訊科技與數學教學的整合。

  線上授課,還受到網速,不能有效交流等弊端,以後會慢慢改進。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師個人教學反思4

  “整理與複習”課是以整合、梳理已學的知識、技能為主要任務,促進知識系統化,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課型。整理課一要體現“理”,即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使之“豎成線”、“橫成片”。二要體現“通”,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三要體現“用”,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發展學生潛力,培養學生能力。

  由於平時教學中的知識點是零散地一個一個的呈現,缺乏系統整理。因此本節課我先讓學生回憶再現所學知識,用提綱法、列表法兩種整理複習常用的方法進行知識的歸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投入其中。本節課雖然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表面積、體積以及計量單位進行歸納整理,但是我設計的側重點是對錶面積的教學,主要透過三個動作“刷”、“切”、“拼”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表面積的變化是有規律的。課堂練習我設計了從大正方體上拿走一個小正方體,表面積會有怎樣的變化,目的是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絡,還是圍繞著本節的教學重點展開的。

  透過整理複習,讓學生將自己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再經過教師的點撥﹑引導,學生不僅對所學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且能“溫故”而“知新”,進一步達到提高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的目的。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師個人教學反思5

  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動手操作,讓學生透過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在解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我讓學生把一個長方體放在課桌上,然後坐著觀察,站著觀察,再換個角讀觀察,學生在觀察後得到結論:最多能同時看到3個面。在探究長方體特徵時,我先和學生認識面、稜、頂點,然後把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運用長方體事物,在小組內透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發現長方體面、稜、頂點的特徵。學生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很快發現了長方體的很多特徵,我想這樣發現的特徵學生肯定印象深刻。

  教學體積計算的時候,剛告訴學生要探索長方體的體積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就有同學說道:“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顯然有些學生透過自學已經知道了計算公式,但當我請學生說說為什麼要這樣算,這些同學傻眼了,顯然他們只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這時引導學生用體積單位擺出的長方體,透過填寫長、寬、高、正方體的個數和體積的個數,重而探索出長方體的體積和它的長、寬、高的關係。

  在練習中注重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如在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稜的特徵以後,我增加了一些題目,已知長方體的長、寬、高,求稜長總和;已知正方體的稜長總和,求稜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