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教學反思範文(精選4篇)

亡羊補牢教學反思範文(精選4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亡羊補牢教學反思範文(精選4篇),歡迎大家分享。

  亡羊補牢教學反思1

  我所講的是寓言《亡羊補牢》。由於這則寓言較短,所以一課時完成。在這節課中我始終貫穿著幻燈片教學。根據學習寓言的三個步驟來教學。首先是理解題意。然後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組內學習課文內容。最後聯絡實際理解寓言。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地去組內學習。本課我是採用回答問題與朗讀指導及學習生字相結合的方式展開的。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學生朗讀水平,我設計了組內對話這一環節,讓學生切身體會對話的語氣,增強了合作精神。三年級是開始寫作的最初階段,在學文的同時要為寫作打基礎。在本節課中,我利用插圖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口語交際的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編演才能。為了讓學生能聯絡實際理解這則寓言的寓意,我採用了一段flash動畫展示了生活中的亡羊補牢事件。最後教給了學生學習寓言的方法。生字在最後做了短時呈現。以上是我認為這節課的成功之處。

  本節課還存有許多不足之處:

  1.語言運用不恰當。有羅嗦現象,導致課堂延時。(還有不該自己講的東西自己講了。)

  2.由於時間關係沒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說一說生活中亡羊補牢的例子。這是講課中的一個失誤。

  3.在演示flash動畫的運用過程中前一部分可以刪去,只運用後一部分即可。

  4.沒有拓展延伸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

  亡羊補牢教學反思2

  亡羊補牢是一個成語故事。講的是一個養羊人第一次丟了羊,街坊勸他修羊圈、堵窟窿,養羊人沒有聽從勸告;第二天他又丟了羊,才後悔沒有聽街坊的勸告,於是感緊動手把窟窿補上,把羊圈修好。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丟掉。它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全文有5個自然段。第1——3自然段寫的是從前有一個人養了許多羊,丟羊後,不聽鄰居勸告。第4自然段寫第二天又丟了一隻羊。第5自然段寫他後悔不聽鄰居的話,立刻把養圈修好,從此再沒有丟過羊。

  這個成語故事的難點在於體會故事所說明的道理,因此在教學時,我抓住養羊人兩次態度的變化,透過各種形式的不同的反覆閱讀,讓學生體會故事所說明的道理。在設計教學時,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識字是中低年級段的教學重點,為了讓學生掌握生字,我多次在課堂上多次出現難讀的詞句,並且注意了學習的層次,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我首先讓學生帶著拼音讀,然後再去掉拼音讀;先讓學生讀詞,然後再讀句,最後再讀全文。有了這個層次,學生在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成就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以文章題目為突破口,直奔重點。

  “亡羊補牢”這個題目是對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課題,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脈絡。因此在教學中,我就以選擇“亡,補,牢”這個字意思,讓學生讀課文。這樣做既培養了學生要根據課文內容選擇字意,又為對下文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三、重視讀的訓練。

  朗讀對學生理解課文有很大幫助,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注意了使用自由讀,引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法的讀、多層次的讀讓學生體會感悟,從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讓學生如臨其境。四、注意了對學生的引導。在理解課文時,採用了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理解。例如:在理解“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這句話時,就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此句的意思。接著引出養羊人的這種態度對不對?你作為他的朋友快勸勸他吧。讓學生髮揮合理想象,自由表達。在最後總結全文時,我沒有直接讓學生說讀了課文的感受,而是讓學生讀讀養羊人第一次丟羊後的言語,說說你對他的印象,再找他第二次丟羊後的行為,再讀你又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在對這個人的評價中,自然就總結了寓言的教育意義。這節課雖然在教學設計上有很多考慮,但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教師在一些環節的處理上不夠靈活。

  亡羊補牢教學反思3

  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第1——3自然段寫的是從前有一個人養了幾隻羊,第一次丟羊後,不聽鄰居勸告去修補羊圈。第4自然段寫第二天又丟了一隻羊。第5自然段寫他後悔不聽鄰居的話,立刻把養圈修好,從此再沒有丟過羊。故事告訴我們:出了差錯應該及時想辦法補救,免得再受損失。

  這個成語故事的難點在於體會故事所說明的道理,因此在教學設計和教學時,我抓住養羊人兩次態度和行為的變化,透過各種形式的'不同的反覆閱讀和理解,讓學生體會故事所說明的道理。透過教學和課後聽課老師的點評,對本堂課做了如下反思:

  一、出示課題,引入新課(課題的教學反思)

  我採用了讓學生回顧以前學習的寓言並且舉例,從而引出課題,並且對課題中“亡”和“牢”這兩個字讓學生先解釋他們的理解,他們認為“亡是死亡”、“牢是牢固”,我也沒有多加講解,一直到課文學習完,總結的時候我在來回顧這裡,讓學生再次理解“亡”和“牢”的意思,大部分學生能說出“亡是丟失”、“牢是羊圈”,這個方法可以使學生加深對這兩字的記憶和理解,但是有聽課老師指出,我應該再加一句引導的話,如“這兩個意思同學們到底有沒有解釋正確,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課文,到課文中去找一找。”這樣可以使學生不會產生對錯誤知識的記憶。我對於這個說法也比較贊同。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生字詞和課文主要內容的教學反思)

  這個環節,我採用了先聽錄音,讓學生找出不認識的生字詞劃一劃,然後幻燈片出示一些詞語,一起學習。然後在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對於詞語的教學中,雖然學生練習了很多遍,大部分同學能說會讀了,但是還缺少正確地書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對生字、詞語的書寫也比較重視,我恰恰在教學設計時忽略了這個。

  2.在再讀課文時,我的要求是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但是當學生出現齊讀時,我沒有及時阻止。在說課文主要內容時,也只是請了一位同學說,而且她說的比較籠統,我就馬上去幫助她說完整。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說出,自己補充擴寫。

  3.在聽錄音劃生字詞的過程中,我沒有反饋。在學習詞語時,也沒有出現多種形式的學習方式。

  三、理解內容、體會寓意(課文內容理解的教學反思)

  這個環節,我的設計是,學習了第一次丟羊的原因和第二次丟羊的原因,然後又學習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丟羊後的做法,然後又回頭來學習第一次丟羊後“街坊”和“養羊人”對話……

  對於這個設計,我自己也感覺有點混亂了。對於流程的設計不夠合理,問題的跳躍性也太強了。可能的原因是我有些緊張,在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還沒有調動的情況下,就迫不及待地學習下個內容。這是整堂課最失敗的地方。

  在學習完課文,理解主要內容後,我提出了“如果養羊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什麼情況”,透過這個問題的回答,加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有我讓學生對養羊人兩次丟羊後的行為做了討論和評價,也是出於這個目的以及能夠對寓意進行感悟。最後我還聯絡實際談想法以及總結了這個寓言的道理。

  四、整堂課的反思及問題

  1、課文朗讀方面:讀的方式比較單一,教師在課文學習中尤其是對話的朗讀,範讀不夠。

  2.雖然有一些教學機智,但也說明了課堂上的緊張和課前準備有些不足。

  3.學生積極性不夠,教學設計意圖沒有達成,目標落實上也有偏差。

  4.整堂課,學生都是處於回答的狀態,基本上是老師在提問,問的太多,而且教師的過渡語不夠自然。

  5.教師在一些環節的處理上不夠靈活,學生練習太少,太淺。透過這一堂公開課,我學習到了許多知識。對我今後教學起了莫大的幫助。

  亡羊補牢教學反思4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故事性較強,課文內容較簡單,對學生來說在把握內容上不會有什麼困難。關鍵是要透過讀懂寓言的內容來理解寓言中所含著的意思。

  寓言故事的教學我覺得很有趣。一上課,我就直接揭示了今天要學的內容。當我把課題板書完後,就讓同學們說一說,透過預習《亡羊補牢》這則寓言你知道了什麼?我問題一說完,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這時一個學生說:“我知道了一個人有了錯要及時改正。”接著又有一個學生說:“不怕人有錯,就怕不改錯。”“要知錯就改。”當我問到他們是從哪裡體會到的,許多學生又根據課文內容講了自己的想法。於是,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我鼓勵學生質疑,結合學生提的問題,引導學生讀文,理解語言文字。又抓住重點句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感。在教學過程中,讀好兩次丟羊的經過。第一次他是滿不在乎,街坊勸說的話,他沒當回事;第二次他很後悔,覺得應該按照街坊說的去做,並立即動手將羊圈修補得結結實實。指導朗讀時,引導學生把寓言中所表達的幾個層次的意思讀出來。在朗讀的形式上,先讓學生自讀,再分角色讀,透過反覆地讀,達到理解寓言含義的目的。在讀議的過程中學生已經準確地把這則寓言的寓意說了出來。最後,就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則寓言故事,再演一演,這樣不僅能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果然,大家的學習興趣十分濃,有的複述故事,有的繪聲繪色地講故事,還有的登臺表演。最後幾分鐘,我又讓學生講一講自己最喜歡的寓言故事,為同學們展示自我提供了機會,也促使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

  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學生中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使全班的學習氣氛熱烈、積極。學生的興趣盎然,無論是課內朗讀還是小組合作表演,都能積極地配合,效果達到較好。在教學中,因為使用了多媒體教學,能更直觀、更形象地展示課文,因此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效果也比較明顯。

  不足之處:學生有的不能認識到,有的學生犯的錯誤跟這個養羊人開始的錯誤是一樣的,因此在聯絡實際環節,有的學生不能把學習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聯絡出來說。今後要讓學生多把課文內容,多聯絡自身或者生活中的各種事件,看看有什麼相關聯的,從而從學中體會到知識和道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