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數學《表面積的變化》的教學反思範文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表面積的變化》的教學反思範文

  《表面積的變化》是在學生認識並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特徵及會計算長方體與正方體表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主要讓學生透過把幾個相同的正方體或長方體拼成較大的長方體的操作活動,探索並發現拼接前後有關幾何體表面積的變化規律,並讓學生應用發現的規律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本堂課是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為此在設計教案時有別於一般的數學課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透過實踐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規律的教學流程進行教學。結合本課的教學實際情況,談幾點反思:

  一、能做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數學的學習過程不是讓學生被動的吸收教材和教師給出的現成結論,而是由一個學生親自參與的、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本節課,安排了3次動手操作探究規律的活動:活動一:兩個正方體拼成長方體後表面積的變化情況。活動二:用若干個相同的正方體拼成大長方體,表面積的變化情況。活動三:用兩個相同的長方體拼成大長方體,表面積的變化情況。每次操作完學具後,我又安排了小小組進行了討論:如比較一下拼成的長方體的表面積與原來兩個正方體的表面積之和,是否相等?將3個、4個甚至更多個相同的'正方體擺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體,表面積比原來減少幾個正方形面的面積?其中有什麼規律嗎?將兩盒長方體形狀的巧克力包成一包,可能有幾種不同的包裝方法?哪種方法包裝紙最省?等問題在小組裡討論、交流各自的想法。這樣不僅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觀察以及交流討論的平臺, 而且有利於學生克服膽怯的心理障礙,大膽參與,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同時還能增強團隊協作意識。

  二、能做到層層遞進,以練促思。

  在學生認識了幾個完全一樣正方體拼接成一行過程中的規律之後,讓學生拿6個完全一樣的正方體任意拼,以讓學生更充分地認識拼接處的規律。培養了學生最佳化思維和求異思維的能力,促進課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最後環節讓學生包裝火柴盒,透過接近生活實際的動手操作,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最後環節的拓展延伸,一改拼接的慣性思維,讓學生認識切過程使表面積增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