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七年級美術下冊《格爾尼卡》教學反思

人美版七年級美術下冊《格爾尼卡》教學反思

  《格爾尼卡》是一節欣賞課,在美術的四個學習領域中屬於“欣賞與評述”領域。農村學生和自然親近,不易理解《格爾尼卡》,學生學習困難重重,同時畢加索作品深奧,對老師也是一種挑戰,我就選擇有探究性的主題供學生探討。如:認識畢加索?《格爾尼卡》創作背景?怎樣理解《格爾尼卡》中立體主義風格和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我們從畢加索的創造性思維中學到了什麼?畢加索的作品給我們有什麼啟示?讓學生知道幹什麼。在沒有資訊科技為後盾的'前提下。課堂比較難把握,我查閱了大量的有關於《格爾尼卡》的資料。

  課堂上,大部分同學表現出對作品不感冒。對這個世界知名畫家表現得一無所知,對他的技法特點和作品形象特徵表現出不解。我對他們適時引導,鼓勵他們多讀書。

  在解讀作品的過程中,學生表現出興趣,學生喜歡看老師的作品,但是作業時好多同學辦法不多。

  透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對《格爾尼卡》這幅作品的創作背景、作品的創作方法及色彩構圖特點都有所瞭解,對作者畢加索及畢加索的其他作品有所瞭解。對立體主義一知半解。透過本課的學習,感到一個合格的老師不但畫要畫好,文化素養不能忽視,只有如此上課效果會好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