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心理健康教學計劃三篇

有關心理健康教學計劃三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穫著,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學計劃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健康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切實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貫徹國家、省、市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推進我校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努力培養學生“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強”的心理素質,讓每一位小學生都擁有健康的心靈,並真正成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我調控,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把心理健康教育貫徹在教師教育教學的全過程,貫徹在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學情分析

  公認四年級學生非常難以引導,有些專家認為在學習期間的十多年裡,四年級學生的個性差別最大。一方面身體法語表現出明顯的高矮、胖瘦差別,發育快的已接近中學生的指標,發育最慢的還想一二年級的小孩子。四年級學生在思維與心理方面相對三年級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開始轉變自己的思想方法,從過去籠統的印象判斷轉變為較具體的分析。這些分析主觀性較強,偏重對自己喜歡的事物認真分析。在心理學上,具體分析問題的能力是抽象思維的前提。分析問題就是獨立認真問題的過程。相對比較,女孩子比男孩子稍早一步。這是女孩子心理發育的特徵決定的。

  由於家庭環境和其它條件的差異,孩子對事物的體驗差距很大,心理發育較快的孩子,小時候看不懂、聽不明白的一些事情,現在很快就可以搞明白,視野開闊、知識增長速度明顯。去的地方多、見識多的孩子甚至表現出老成的樣子,而條件不好,每天僅限於家庭、學校活動的孩子顯得孤陋寡聞。有些精力充沛的孩子已經閱讀成人書籍,由此,個人知識面也迅速拉開差距,可以對老師的指導處更深的要求。

  三、教學目標

  1、鍛鍊有意識記的能力,增進記憶品質;

  2、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勤于思考,不甘落後;

  3、有集體榮譽感,並掌握一定的社會行為規範,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4、自覺地控制和改變不良行為習慣,初步學會休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1、透過面向全體普及各種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引導學生自測、自控、自我調節、正確認識自己。

  2、加強針對性訓練,採取多種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五、教學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知道,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邁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呢個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5、家庭、學校、社會媒體要注意宣傳安全防範,讓孩子保護自己。此外,對孩子的被動保護不能過分,要讓孩子增加活動機會,學會運動找保護技巧。

  6、四年級學生自己有選擇和分析對比的經驗,所以他們開始注意自己的外觀衣著形象設計。這是走向成熟的標誌之一。家長和教師應該注意引導,讓他們學會正確打扮自己。

  六、主要內容

  1、在健康教育課及日常生活中,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使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

  2、從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循序漸進,設定分階段的具體教育內容:

  (1)生活規律與心理健康,適應新生活,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

  (2)個性愛好與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樂於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3)對不良行為的認識與矯正以及自信心的培養;

  (4)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成功的快樂;

  (5)學會人際交往中的健康心態;

  七、途徑和方法

  1、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專題討論、啟發式講授、團體輔導並重;使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掌握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的知識。

  2、強化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班主任老師在健康教育時間,每個月進行一到兩次心理健康教育,讓他們也在增進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中發揮積極作用;

  3、設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每學期舉辦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和專題報告,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樹立正確的心理觀念和態度。

  4、設個別心理輔導;

  建立“心語信箱”、“心聯馨語”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地溝通,幫助學生排解心中困擾,對有關的心理行為和心理問題進行診斷、矯治,對極個別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能夠及時識別,轉介到醫學心理診治部門。

  5、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尋找心理健康的契機,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班級、隊活動和班主任工作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為指導,加強對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針對在校中學生大多獨生子女或留守學生,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缺乏堅強意志品質,缺乏團結協作精神,缺乏承受挫折能力的特點,透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二、主要任務

  1.培養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具有自我調控能力。

  2.對少數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有效心理輔導,儘快擺脫困擾,調節自我,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3.對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轉送到有關部門進行治療。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從小學進入初中,還未能從小學的相對寬鬆的學習生活中轉換出來,壓力不斷的開始增多,來到新學校遇到新同學新老師,一切都是相對陌生的環境,適應成了最大的挑戰。

  怎麼才能迅速的適應到初中的學習生活,課程增多,作業量增大;陌生的環境中認識結交新朋友,讓自己可以和同學們共同前行,不在孤獨;還未能擺脫小學的寬鬆的學習習慣,現在如何養成,學習的重擔時時在他們心頭;課業壓力增大的同時,如何兼顧他們的娛樂休閒等等共同形成了適應問題。適應問題表現在學生身上的特點大致可以分為障礙性問題和發展性而難題。前者在學校中一般較少見,後者的主要表現為適應不良或者不適應。七年級年級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

  1.七年級入學適應不良

  剛進入初中,學習生活和小學時相比較有很大的不同,新環境新同學老師,一切都是很陌生的,在承受著課業壓力增大的同時,人際相處從零開始,容易出現厭學情緒,不與人相處,或者孤傲的情緒。長期這樣的.話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2. 朦朧的自我認識萌芽

  七年級階段,有部分學生髮展的較早些已經進入青春期了,青春期的特徵開始明顯起來,幼稚的成人感突出,對於我的思考開始出現,“我是誰”、“我是怎麼了”開始在他們內心掀起波瀾,困惑不已。

  3.學習適應不良產生苦惱

  學習課業好多,怎麼學,方法好像總是不對路;別人怎麼就成績那麼好,我這麼差,有壓力,出現自卑了;我為什麼要學習,這麼多,這麼煩,沒有目標和動力了;怎麼天天都有考試啊,這無窮無盡的考試什麼時候是個頭,討厭考試……這些都是學習適應不良的表現,學生為此苦惱不已。

  4.和家長或老師間的溝通不良而苦惱

  家長們怎麼這麼嘮叨,不斷的碎碎念,動不動的私自翻我的東西,我的空間,我的秘密,什麼時候能還給我;老師為什麼都看不到我的存在啊?偏心還是對我有意見,還是我不行……

  5.不能恰當的控制休閒時間,自制力較弱,過分沉溺於網路、遊戲。

心理健康教學計劃 篇3

  根據民辦教育的特點和高一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助人自助的原則,透過各種途徑開展小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掌握心理調適的方法,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一、教學目標

  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針對高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制定本學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1、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幫助學生適應高中的學習環境、生活。

  2、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現階段所扮演的角色,提高學生的自我認同感、自我接納、自信心等。

  3、引導學生了解溝通的技巧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

  4、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在合作與競爭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起至日期、教學內容、教時

  1.9月1日—8日

  適應高中----引導學生順利地從初過渡到高中,較快適應高中生活。

  9月9日—14日

  認識自己----認識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並能悅納自己。

  9月27日—29日

  月考

  9月30日—10月7日

  中秋、國慶放假

  10月8日—13日

  相信自己----認識自信的重要性,能運用心理暗示技巧提高自信水平。

  10月14日—27日

  學會感恩----理解父母,感受父母的無私,能寬容和理解身邊的人和事,擁有良好的心態。

  10月28日—11月10日

  異性交往----認識青春期身心特點,瞭解心理健康,把我異性交往的標準。

  11月11日—24日

  換位思考----認識換位思考的重要性和如何換位思考,學會理解他人和自我反思。

  11月25日—12月8日

  合理歸因----學會分析事件,探尋解決的方法,形成良好心態。

  12月9日—22日

  情緒調節----認識情緒重要性,掌握情緒調節的方法,能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

  12月23日—1月5日

  考試心理輔導----正確認識考試,瞭解克服考試焦慮的方法。

  1月6日—8日

  合作與競爭----認識合作的重要性,感受競爭與合作中的樂趣。

  1月9日—15日

  期末考試

  三、教學形式

  本課程以體驗感受式為主,鼓勵學生分享。本學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基本教學模式:匯入—啟承—轉換—小結。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

  1、遊戲活動。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設計相應的遊戲活動,讓學生在遊戲中活躍課堂氣氛,匯入本堂課的主題。

  2、角色扮演。讓學生根據一定的要求,扮演相應的角色,促使學生產生與角色的心理共鳴,進而對自己進行思考。

  3、討論式。根據活動要求,讓學生圍繞一個問題在小組中相互交流看法,集思廣益,相互學習。

  4、實踐操作。結合活動內容,組織各種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培養和訓練學生優良的心理品質。

  5、自我分享。讓學生分享自己或他人的的故事,與大家共同分享,從而達到情感的昇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