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範文(通用5篇)
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範文(通用5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抒寫新的篇章,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教學計劃了。以使教學工作順利有序的進行,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依據,努力開展好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體驗性課程,實踐性課程,綜合性課程,三級管理的課程,具有很強的生成性。因此,在課程的設計,實施過程中,十分注重課程意識,形成實踐的課程觀,正確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性質,切實確立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發展。
二.教學目標
1.生活實踐目標——強調學生在真實生活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表現自我和驗證學科學習內容。
2.人生體驗目標——重視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驗活動的意義,在體驗反思的過程中不斷增進對自己的瞭解,從中發現人生的意義。
3.個別發展目標——在同一主題下針對不同能力,興趣愛好和需求而設計多元活動內容,給學生個別發展的學習機會。
4學科整合目標——運用校內外的多種資源,整合學科知識。
三.工作重點
由於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瞭解不深,所以工作重點有:
1、強調綜合實踐理論知識的傳授。
2、增強在各個活動階段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監督。
3、讓學生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弄清楚什麼是綜合實踐活動,怎樣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活動的一般步驟是怎樣的。
4、透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積極的同周圍環境接觸,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綜合能力。
5、加強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資料積累,包括各種形式的原始資料並逐步完善學生的綜合實踐個人成長檔案。
四.工作安排
(一)、準備階段
1、針對學生特點研討並制定研究計劃。
2、完成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自主選題會、確定課題。
(二)、實施階段:
1、各課題組根據計劃定時定地開展活動,做好記錄,保留每次活動的各種資料。
2、引導學生進行階段性小結,總結前段時間的實踐活動中的經驗和教訓,分析活動中的困難及解決辦法,並指導後階段的活
3、各小組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記錄,邊實踐邊研究。
(三)、總結階段:
1、學生整理好各自的資料,寫好活動中的體驗,感受及收穫等內容。
2、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
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適應學生個性發展和社會需要,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以“實踐、創新、發展”為主線,更有效地提升素質教育的豐富內涵,讓學生儘早地透過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學會在觀察中思考,實踐中體驗,探究中創新,拓展知識和技能,鍛鍊、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實踐能力、正確對待挫折和克服困難的能力,激發和養成艱苦奮鬥、創新探索、勇於拼搏、不斷進取、團隊合作的精神,讓他們有機會去探索實際問題、參與實際生活,成為一個有素養、有能力的現代中學生。
二、課程實施的原則
1、主題性原則
傳統的課程型別既包含有知識,又包含有經驗,並按照知識和經驗的系統結構組織和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儘管也包含有知識和經驗,但它是以知識和經驗的現實主題為中心進行組織,以問題的形式來呈現,透過活動的方式來實施的。因此,它既不是單純的學科課程,也不是活動課程,而是綜合了各種課程優點達到了優勢互補的,以主題性為主要特徵的課程。
2、生活性原則
長期以來,受理想教育思想的影響,學校教育將人類迫切要求解決的現實問題與人類生活的課題置之度外,結果導致學生缺乏起碼的社會生活常識。正因為如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需要著力解決這一問題,促使學校教育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未來與現實的統一。
而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於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避免學術性、學問化,多選取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如家庭、環境、健康、交通、文化、城市建設等問題。
3、開放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的綜合,決定了其教學組織形式在時間、空間上應該是開放的,而非限制於教室和課堂45分鐘,教師應讓學生走進生活,走向社會,引導他們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4、全面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既要培養學生的認知系統,也要內化個體的心理因素,發展他們的非認知系統。所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要關注知識、能力,而且要關注學習方法和過程,關注態度、情感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課程的實施
(一)目標
知識層面:透過學生的實踐和探究,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
能力層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激發學生實踐、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求真務實,大膽質疑,勇於開拓的學習情操,構建學生艱苦奮鬥、創新探索、勇於拼搏、不斷進取、團隊合作的精神。
(二)內容指向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確定,應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關於自然、社會和人的知識以及相關的直接經驗;
第二,旨在培養和提高綜合能力的經驗和素材;
第三,在整體背景和視野中形成的態度與情感。根據上述原則,我們在尋求人的發展的前提下,從文化領域的全面性和均衡性角度考慮,認為我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應包括:
(1)發展思維能力;
(2)培養讀書的興趣和讀書習慣;
(3)認識社會問題;
(4)發展想象力和鑑賞能力;
(5)從事勞動與技術活動;
(6)蒐集資訊;
(7)促進身心健康;
(8)展示個人才華。
從上述八個方面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不僅可以克服活動主義和經驗主義課程的弊端,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教學活動的具體措施
1、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認真備課,收集各種資料,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並且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2、提倡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活動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等,讓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嘗試、參與和解決的自由中獲得積極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4、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積累感性經驗,運用和驗證已有的學科知識經驗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5、採用獨立活動和合作活動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學會與人共處,學會溝通合作,學會互相交流,學會與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著廣泛而又密切聯絡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價值。
(四)活動主題
書香伴我成長
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3
一、課程目標
1、重視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驗活動的意義,在體驗反思的過程中不斷增進對自己的瞭解,從中發現人生的意義。
2、在同一主題下針對不同能力,興趣愛好和需求而設計多元活動內容,給學生個別發展的學習機會。
3、強調學生在真實生活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表現自我和驗證學科學習內容。
4、運用校內外的多種資源,整合學科知識。
二、課程原則
(1)以研究性學習方式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方式;
(2)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尊重學生基於自己的需要、動機和興趣所選擇的活動內容與方式;
(3)採用彈性課時制,做到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4)鼓勵並支援學生髮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加強學校、家庭與社群三者之間的聯絡。
三、課程評價
1、評價的物件:由學生,教師和課程本身三部分組成。
2、評價的方式:採用多元化的評價。
3、對課程的評價:學校行政、教師和學生三部分合成。
4、對學生評價:採用形成性激勵評價。為每一個學生設定“綜合實踐活動袋”,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整理存放:
(1)學習成果:手工、勞技、科技作品、調查報告、專題研究論文等;
(2)多元評價:以學生的自我評價為主,允許學生對不滿意的他評進行重新學習直至獲得滿意的他評為止。
5、對教師的評價:由學校行政和學生評價兩部分合成。
四、工作重點
(一)強化理論學習,貫徹聽評課制度:
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任課老師的培訓,鼓勵任課老師根據各自學科開發出一些有意義、學生感興趣的綜合實踐活動。組織教師繼續認真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框架結構》等,透過學習、討論、交流體會,使教師及時瞭解課改動態,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內涵。透過教育觀念的改變,使教師能積極主動、創造性地投入到綜合實踐活動中來。
高度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堂教學,做到科學、務實、創新,既促進教師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又使學生能在課堂上學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實踐,走向創新。培養出綜合實踐活動學科骨幹教師,讓其發揮帶頭示範作用,積極參加各級課堂教學評比。
(二)根據實際,合理確定活動內容
1、從日常生活中生成。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生活習慣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如原來愛吃肥肉,現在都偏愛吃瘦肉了;原來愛吃新鮮蔬菜,現在愛吃野菜了。這些生活中的細微變化,也都能成為活動主題。這些活動的開展,貼近學生生活,實在易行。以往的活動脫離學生的生活太遠了,忽視了現實生活這寶貴的資源,使學生的生活“沙漠化”。
2、從學科中生成。
綜合實踐活動雖然不同於學科課程,但也不是與學科完全分開、割裂,可以大膽與各科教學結合起來,將學生所學的學科領域的知識,會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同時,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可以在各科領域的學習中得到拓展和加深。
3、從中外節假日中生成。
一年四季中,有許多中外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此外還有愚人節、父親節、母親節等有特定意義的節日。這些節日,也都能成為一個活動主題。如愚人節到了,同學們也紛紛趕時髦,相互開開無傷大雅的小玩笑。但是,對愚人節的來歷和意義卻一無所知。據此可引申出一個活動主題。另外,也可讓學生對中外的節日進行對比。
4、從生存環境中生成。
學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他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每時每刻都在與周圍環境進行資訊交流。我們應充分注重環境的功能,挖掘身邊的資源。
學生一旦確立了自己所關注的研究課題,只要環境許可,隨時隨地都能進入一種活動狀態。它能激發學生主動生成一種對知識的渴求,強烈的求知慾望,主動獲得一種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過程中豐富多彩的、活生生的體驗。學生將伴著濃厚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做活動中去,會覺得快樂無比。
(三)教師備課與學生作業兩手抓
教師做到無備課不準上課,備課要做到先周備,並且要詳實可用,還要有活動記錄、活動總結。作業設計要科學合理,要從拓展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出發,全員參與,認真批改。作業每次都要設封面,封面上要有主題有時間、學校、班級、任課教師;每次作業紙張要統一,要有學生制定的活動計劃,作業最後要有活動感受或是評價。
(四)確保活動時間,加強過程管理。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要始終關注學生的成長、親歷過程,注重學生的內心體驗和自主構建,視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我們要注重活動的過程,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驗。為此,我們應選擇“小而精”,簡便易行的主題。教師要積極幫助學生從其生活世界中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和內容,要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引導學生熱愛生活,並學會健康愉悅地、自由而負責任地、智慧而有創意地活動。
(五)評價制度
本學期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制度納入教科研的管理,實行動態化評價和管理,即對活動的全過程進行過程督導和評價,包括計劃制定、活動實施、總結、課時落實、聽評課等各個方面,力求透過科學的評價,全面促進活動質量,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
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4
一、目的意義:
根據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新標準提出的教育理念,結合物理學科特點,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立足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著重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1、創新的物理小製作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使物理、數學等學科抽象原理的問題生動、形象地再現。
2、豐富課餘生活,為研究性學習奠定基礎。
3、為物理,數學等學科教學提供實用的教學工具;
4、創造靈活、輕便、美觀的儀器;體現儀器在知識運用過程中直接、實用的特點。
二、課程特點:
1、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加深。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切實培養學生協作能力。
3、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的實踐能力是課程實施的重點。
4、評價的本質功能在於促進發展。
5、讓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挖掘學生的潛力。
三、活動安排活動課題:
自制土電話、橡皮筋吉他和小孔成像儀。
活動方式:
(一)在講授完“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後即可佈置學生思考並準備各種材料。在活動課上利用學生準備的紙杯和細線(金屬絲)等材料製作土電話。在製作之前,師生共同探討土電話的原理,由此分析利用哪些材料及製作過程中需注意哪些問題才能使土電話的傳音效果更好。形式可以是個人制作也可以是小組製作,但教師需對小組製作的情況進行重點監控,以防止部分學生不投入活動中而沒有得到相應的鍛鍊。
利用學生做好的土電話進行遊戲,根據傳聲效果好壞和是否有新意等因素進行評價。
(二)即佈置學生根據教材思考如何製作橡皮筋吉它,並積極進行材料的準備。在活動課上師生共同討論得出橡皮筋吉它發出不同音調的原理,從而共同得出製作過程中應注意的細節,如何使發音效果更好等。之後,學生利用準備好的長方形(正方形)紙盒和橡皮筋等材料製作橡皮筋吉它。
學生做好後,進行彈奏,比較發音效果,並進行考核評比。
(三)學了光沿直線傳播後,即佈置學生根據教材思考如何製作小孔成像儀。在活動課上先由師生進行討論:小孔成像儀成像的原理,進一步探討如何才能使其成像更清晰等,並得出在製作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然後學生利用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盒、針、蠟燭和火柴製作小孔成像儀。教師注意過程監控。展示學生的作品,並進行評價。
讓學生總結經驗教訓,並寫出活動報告。
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5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透過實踐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透過學習本套教書,瞭解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提升文化素養和思想品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學生為本,重在實踐、重在體驗、重在提高、重在發展的宗旨,特對本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活動目標:
1、組織學生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2、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提高透過探究活動來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3、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態度,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習慣。
二、活動內容
1、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組織開展以“實驗探究”、“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為核心的科學探究活動及技能活動。
2、利用課間操、升旗儀式、重大節日、法制報告等方面的活動,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遵守學生守則,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的組織觀念和集體觀念,增強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和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方法及措施
1、認真組織教學,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
2、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3、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