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計劃範文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計劃範文
一、指導思想
綜合的課程觀要求我們積極轉變觀念,走出以往的學科教學模式,尤其是說教式德育模式。開放的課程觀要求我們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尊重學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根據學生實際需要組織教學活動,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對教材中的範例進行合理的取捨或加以適當的拓展,積極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饒有興趣地學習、探究、體驗,在學習中愉快地成長、獲取對社會的整體認知,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二、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50名學生,男生27人,女生23人。孩子們的年齡大多在十歲左右,思維非常活躍,好奇心較強,見識較廣,對綜合性、活動性較強的品德與社會課頗有興趣。透過多年的學習與生活,他們已經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和生活常識,也瞭解了一些社會現象,但實際操作與現實表現還有待加強。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五個單元,各單元的主題與教學要點如下:
第一單元的主題是誠信是金,透過對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明白誠實是自尊自愛的表現,誠信是事業成功的法寶,是現代社會正常執行的.基本保障,努力做一個講信用的人。
第二單元的主題是伸出我們的手,透過對本單元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愛心,使他們願意伸出自己的手,獻出自己的愛。
第三單元的主題是我的綠色日記,透過對本單元的學習,引導學生對家鄉的水、空氣、動植物等環境問題的原因和危害進行考察和探究,使學生初步樹立環保的意識和責任感,激發他們對美好綠色家園的熱愛與嚮往之情。
第四單元的主題是交通連著千萬家,透過對本單元的學習,瞭解交通發展的狀況,感受社會的飛速進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第五單元的主題是祖國真大,透過對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有許多名山名川和名勝古蹟的國家,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程教學目標,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精心設計課堂上的趣味較濃的活動,讓學生在輕鬆的氣氛中學習,在愉快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得到教育。
2、善於充分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
3、多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特別是要給予來自外地農村的孩子更多鍛鍊的機會,讓學生增長見識,陶冶情操,並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4、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擴充學習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
第1周誠實,不需要理由
第2周拍手拉鉤不要變
第3周誠信就在身邊
第4周同在藍天下
第5周生活因愛更美麗
第6周我們的愛心行動
第7周流過家鄉的小河
第8周我們時刻在呼吸
第9周大自然中的朋友
第10周呵護綠色家園
第11周馬路修到家門口
第12周交通海陸空
第13周平安走天下
第14周在世界的東方
第15周我們的大中國
第16周壯麗的河山
第17周海峽兩岸盼統一
第18周複習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