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研究性作文教學的實驗研究計劃
關於研究性作文教學的實驗研究計劃
課題定下來了,同時,這個課題被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確立為河北省十五規劃研究課題。我拿著自己的一大堆資料,開始為實驗學校的實驗教師進行課題實驗的前期培訓。寒假以前和寒假開學後的一段時間,我為一所城鎮小學、兩所農村小學的十幾名教師,講新課程的目標、講研究性學習、講作文教學的問題、講研究性學習與作文之間可以有機聯絡在一起開展的可能。
其中,講的最多的還是研究性學習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研究性學習的操作,是實施研究性作文的前提。
我為老師們講了研究性學習的價值。輔導結合著我的學習體會來進行的。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關於課程設定部分,提出了一種新的課程形態研究性學習課程。《解讀》中講到: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基於自身興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地從自然、社會和學生生活中選擇和確定課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該課程強調學生透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p78)
關於設定該課程價值,《解讀〈研究性學習:價值與反思〉》做了具體的分析,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保持學生獨立的持續探究的興趣。
研究性學習基於學生自身的興趣,學生主動從自己身邊的學習生活中,選擇自己關注的問題或專案。所以,研究性學習首先是一種自主的情境學習情境,是指對人引起情感變化的具體的自然環境或具體的社會情境(韋志成《語文教學情境論》p24),自己提出的問題或選擇的研究專案,基於學生的興趣,使研究性學習活動本身因為對結果的渴求而染上了情感的色彩;知識也好,行為也好,只有在具體的情境中,才被人們認識到他們的意義。問題或專案來自於學生的學習實際、生活實際,對學生個體來說,學習成了有意義的事情;他們以一種類似於科學家研究的方式進行研究探索,能夠產生極強的自我實現的慾望;在學生自主的研究探索當中,成功給他們帶來快樂,隨探究的深入,新的問題不斷出現,在一次研究活動中,學習研究的興趣也能夠不斷得到保持。同時,一次又一次的研究性學習的成功,會進一步激發他們對某一領域或更多領域的探究興趣。
第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對中小學生來講,研究性學習與科學家的研究過程不同。科學家的研究注重的是研究的成果的創新性和獨特價值;我們對中小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所關注的重點是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強調學習過程中深刻的、充實的、探究性的經歷和體驗,體驗豐富而完整的學習過程。(《解讀》p122)從實踐來看,中小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最後結果有如下幾種情況:1、確實得出了前人所沒有的發現,結果有一定的創新性和社會價值;2、是一種對前人已有發現的再發現;3、進行了認真的研究探索,但是沒有結果由於知識能力的缺欠和研究手段、方法、資金等方面的制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在上面的三種情況中,第一種情況只出現在極少數人的身上;第二種情況和第三種情況是更多的學生所面臨的結果,甚至可以說,第二種和第三種情況在所有的學生身上都會出現。那麼,我們中小學的研究性學習的著眼點就應該關注學生研究、探索的過程了。因為,我們並不想透過研究性學習,培養中小學生科學家,而是要透過研究性學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研究解決問題能力、增進學生切身體驗、發展學生個性。在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過程中,他們需要從生活和學習的實際出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實際觀察、運用多種方法查閱資料,親自動手實踐,直至問題的解決。在這個問題中,他們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由於行為參與、認知參與和情感參與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得到了統整,學習的過程、方法都成了學生的親身經歷,他們無論是在方法上、過程上還是在情感上,體驗都是相當豐富的。成功了,他們透過親身經歷得到了自我實現的滿足的體驗,也學會了方法;失敗了,在老師的幫助下,他們會進行反思,在痛楚中進行自我激勵,抗拒挫折,總結教訓,昂揚上進。
第三,養成合作與共享的個性品質。
《解讀》指出: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透過小組學習,學生與他人的共同學習,分享經驗的過程中,養成合作與共享的品質。實際上,作為課程形態的研究性學習,由於學生興趣、愛好和所研究問題的類相似(一部分人相同或相似),很多情況下,他們的研究性學習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的。他們(部分學生)基於共同的興趣、共同的問題,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共同的學習研究(這種小組不是教師的安排,是自發的組合)。在合作學習中,他們分工合作,形成團隊精神;取得成績後,共同分享。
第四,增進獨立思考的能力。
《解讀》中指出:研究性學習是對知識的批判性考察,是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同時,由於確立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各類探究活動展開,都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居於輔導地位,研究性學習因而可以促級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的問題、專案源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生活實際,由學生自主地確定,學習過程中,出現了一個班級中,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和個性化,因此,研究性學習首先是一種個性化的學習。這樣,教師不再是發號施令的權威者和指揮者,過去是學生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怎麼解決問題也多數由老師來確定,學生圍著老師轉;現在是學生解決自己想解決的問題,老師要圍繞學生的問題來進行指導。兒童在學習中的地位產生了變化,兒童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研究性學習本身是一個提供給不同兒童學習的空間和平臺,在這個空間內,學生可以不受任何人的強行指令,他們可以自己提出任務,選擇學習夥伴,考慮學習時間,設計學習過程。(《中國教育報》2001、11、24第三版《研究性學習:撐開一片新天地》)師生的位置角色變化,學生主體地位的突現,給學生獨立思考提供了機會和動力。教師在學生的研究性學習中,所要完成的.任務之一就是結合學生的學習實踐,教他們怎樣對知識進行批判性考察,怎樣理解和運用知識解決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從而,增進獨立思考的能力過去的教學中,我們也強調主體性,也強調獨立思考,但是,因為教學是傳授統一的檢約化的知識,學生沒有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任務的情境需求,學習內容沒有實現個性化,因此,獨立思考仍然不能落實。在這個意義上來講,研究性學習是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基本手段。
此外,我還認為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是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傳統教學,從內容到方法,都由教師規定,學生即使在學習中發表了自己的不同見解,不能說這就是個性化發展。研究性學習中,學生真正實現了興趣的個性化、學習內容的個性化,在個性學習內容的獨立學習中,他們必須自己想辦法,想適合他們自己的辦法(設計過程,選擇途徑與策略),每一個人之間(包括學習小組的每個人之間)所採用的方法、途徑、策略都會因人而異,教師的指導也必須符合學生各自的差異性特點。這樣,學習過程、方法、策略、結果的不同,也使學生內心體驗產生差異性,從而真正實現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第五,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
《解讀》指出,研究性學習打破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把學生置於開放、多元的學習環境中,提供給學生跟過的獲取知識的方式與渠道,使學生汲取多學科的知識,獲得更多的新的資訊。同時,透過對知識的探究和應用,可以有效解決學科知識割裂整體知識的問題,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
我以為,合理的知識結構,是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因該具備的立體層面狀態的知識結構。從知識的型別來講,包括陳述性知識、程式性知識是什麼的知識、知識怎麼產生的知識(背景性知識)、關於知識有什麼用的知識、怎麼學習知識的知識、怎麼運用知識的知識、關於誰的知識等;從學生解決問題來講,包括各個學科的知識、書本的知識,生活中的知識、自身體驗的知識等。傳統教學中,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結構以分科知識為主,以教師傳授的程式性的知識為主、以書本知識為主,這樣的知識結構,不利於學生解決問題,更不利於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展。研究性學習首先是一種綜合性的課程形態,以學生解決問題、完成研究專案的實踐為基本學習方式,本身構成了對學生各型別知識需求的綜合性,在學習過程中,不待教師教,他們會因為實際的需要而主動地學習各種型別的知識並將其根據自己內在的特點合理組合,建構,染上情感和經驗的色彩,從而形成因人而異的、立體層面而非線性、也非平面性的知識結構一種有利於人的綜合、整體發展的知識結構。
第六、養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解讀》指出,研究性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對於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有促進作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對絕大多數中小學生而言,重點並不在於獲得多少重大的創新成果,更重要的在於形成尊重事實、注重獨立思考和研究的意識與態度傾向。
對於這一點,我這樣理解:實事求是就是要求學生在學習與研究中,注重事實,注重驗證,不人云亦云,敢於批判。這一點,必須從此小學就開始抓起。在我們的國度裡,曾幾何時,浮誇風盛行,連我們的教師、學校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這樣的問題。這是禍國害民的。除了體制的原因,與我們的民眾素質中不能實事求是,不能大膽地批判有直接關係。
此外,培養創新性人才,必須培養他們敢於懷疑,實事求是地研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用事實進行驗證,敢於對經典提出質疑和批判的意識與態度傾向。而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實事求是。
《解讀》關於研究性學習的價值總共談了六點。我還感覺到,研究性學習在於育目標上,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價值,《解讀》沒有提到研究性學習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和使命感。
研究性學習使學生自主地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的生活中選擇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強調學社透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資訊量的增加,他們會接觸到越來越多的社會實際;隨著發現問題的養成,他們會越來越關注自然和社會,發現越來越多的自然和社會問題,對社會問題進行認真的研究探索,並試圖解決。當問題得到解決時,他們會充分認識到自身對社會、對國家的價值,從而強化責任感和使命感;當問題的不到解決時,他們會探討失敗的原因,從而增進憂患的意識,對自己進行激勵,也能強化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當然,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在這方面做出合理的解釋與恰當的引導,不能形成學生的反社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