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之治》教學計劃

《貞觀之治》教學計劃

  學習目標

  1. 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統治等基本史實,為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唐朝的歷史奠定基礎。

  2. 透過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透過引導學生對唐太宗和武則天進行簡單的評價,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貞觀之治”和“女皇武則天”。

  難點: 如何幫助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人物作出恰當的'評價。

  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教師點撥、當堂鞏固

  學習過程: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自主學習】(詳細閱讀教材,獨立完成下列知識填空,並努力記住下列知識,然後在小組內交流自學成果。)

  一、唐朝的建立

  _____年,隋朝滅亡。李淵進入_________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後傳位________,即唐太宗,年號_________。

  二、“貞觀之治”

  1、唐太宗的統治政策措施

  ①經濟上:重視發展__________,減輕___________,同時__________。

  ②政治上:合併_________,革除_________;注意任用_________和虛心____________。

  2、“房謀杜斷”:房謀是___________,杜斷是_____ ______,他還重用敢於直言的_________。

  3、“貞觀之治”:政治比較_________,經濟__________________,國力_________________,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三、女皇武則天

  1、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______的女皇帝,晚年稱帝,改國號______。

  2、武則天統治政策:

  ①重視發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破格選拔_____________,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它的統治“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15分鐘,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完成下列問題)

  活動一:想想上學期所學的歷史知識,比較一下唐太宗和漢文帝有什麼共同之處?

  唐太宗和漢文帝的共同之處:注意吸取歷史經驗教訓,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提倡節儉,並以身作則。

  活動二:製表:設計表格,列出漢武帝與唐太宗的歷史功績。

  專案漢武帝唐太宗

  政治削減侯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破格錄用有真才實學的人吸取隋亡教訓,勤於政事,任用賢才,虛心納諫;發展科舉。

  經濟將鑄幣權收歸中央,親臨治黃第一線,重視興修水利。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徭役。

  軍事派兵反擊匈奴,奪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奴無力再與西漢對抗。在西域設定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思想文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長安興辦太學。重視人才培養,擴充國學規模,增加學員。

  民族關係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促進唐蕃友好。

  【當堂檢測】

  1、下列人物中,被唐太宗比喻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鏡子的是( )

  A、房玄齡 B、杜如晦 C、魏徵D、姚崇

  2、今天的西安(長安)曾被許多統治者選擇作為都城,她因此被稱為“六朝古都”。下列朝代屬於這六朝的有①西漢 ②東漢 ③隋朝 ④唐朝(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唐太宗時期,下列人物得到重用的是①房玄齡 ②姚崇 ③魏徵 ④宋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5、“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統治?(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則天

  6、在唐太宗時期,以敢於犯顏直諫而流芳青史的是( )。

  A.房玄齡 B.杜如晦 C.魏徵 D.姚崇

  7、“貞觀之治”與武則天統治時期的不同表現是( )。

  A.重視農業生產 B.選拔任用有才能的人

  C.重用酷吏 D.國力不斷強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