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物理教學反思

《密度》物理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密度》物理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密度這節課是本章的重點課,密度是物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理量,透過本節課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總的教學思路:

  透過情景創設匯入新課的學習,然後由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自主的進行情景創設,師生共同運用比較法,分析實驗資料,透過精心設計的啟發性問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出發,啟發學生的思維。透過探索,使學生認識到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定義、公式、單位的得出,採用了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方法,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地思考探索活動中完成學習任務。

  二、重難點的突破:

  1、本節課重難點是學會應用比值法揭示物質的.性質,建立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質自身的一種性質;因此探究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係是本節課的關鍵。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現,:

  (1)不同物質,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

  (2)相同物質,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在實驗中獲得的資料是相近的透過實驗結論建立密度概念。

  2、對於g/cm3與kg/m3單位的換算過程沒有作強調,否則難點集中,不利於學生的理解接受。本節課的關鍵是要讓學生能區別二者的大小關係。

  三、不足之處:

  1、由於學生分組探究用時偏長,在時間方面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每個同學都思考到位,沒有反饋練習,沒有達到讓老師驚歎的效果。

  2、透過本節學習,建立了密度的概念,但是應用密度知識解決問題,學生還不熟練,需要安排一節習題課進行鞏固拓展。

  四、教學中的成功體驗:

  1、透過活動:三個形狀相同,大小相同塗有相同顏色顏料的球,如何辨別他們的材料?這樣的設計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有利於讓學生的心智集中到新知識中來。

  2.本節課的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學生的能力在活動中有了發展。

  3.透過生活知識加深了學生對密度的認識,並透過生活情景加深對密度知識重要性的瞭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