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 小班科學:水果大聚會
小班教案 | 小班科學:水果大聚會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 | 小班科學:水果大聚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設計背景:
水果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水果簡餐時,經常聽幼兒說香蕉彎彎的,草莓紅紅的……。可見,小班幼兒對水果的顏色、形狀等外部特徵已有所關注。據瞭解,大多數家長是將水果洗淨切好裝盤給幼兒吃,導致幼兒對水果的整體感知經驗較少。《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兒能用多種感官或動作去探索物體,能感知和發現物體的軟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基於幼兒的已有經驗,本次活動擬讓幼兒在看、摸、嘗的過程中,進一步瞭解水果的外部特徵和內部構造,從而對各種水果產生探究的興趣,喜歡品嚐各種水果。
活動目標:
1、透過多種感官感知水果的外部特徵和內部構造,並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發現。
2、喜歡探究各種水果併產生品嚐的慾望。
活動準備:
白心火龍果、紅心火龍果、獼猴桃、荔枝、油桃、香蕉、蘋果等。
活動過程:
1、遊戲“摸一摸”,激發幼兒對水果的興趣。
出示布袋,師:請你摸一摸,猜猜布袋裡有什麼?
2、自主觀察,感知四種水果的外部特徵。
(1)幼兒自主觀察火龍果、獼猴桃、油桃、荔枝。
師:你們看一看桌子上有什麼水果?這些水果寶寶長得怎麼樣?
(2)從顏色、形狀、光滑度幾方面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
師:你看到了什麼水果?它長得什麼樣子的?
(3)師總結:水果的顏色不一樣,形狀不一樣,摸上去的感覺也不一樣。
3、集體觀察並說出獼猴桃的內部構造。
(1)幼兒大膽猜測水果裡面有什麼。
師:猜一猜,水果的`裡面藏著什麼呢?
(2)教師現場切開獼猴桃,幼兒觀察獼猴桃的內部構造。
師:獼猴桃的裡面到底藏著什麼呢?我們來看一看。
4、幼兒品嚐水果,相互交流不同水果的味道和內部構造。
(1)出示一盤切好的水果,師:看,我這裡有一盤水果,你認識它們嗎?
(2)師:每人端一盤水果嘗一嘗,和旁邊的好朋友說說水果是什麼味道的?你最喜歡吃哪種水果?
活動延伸:
幼兒跟家長去水果店認識更多的水果,在家長的幫助下洗切水果,品嚐各種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