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做陀螺
大班科學活動:做陀螺
活動目標:
1、體驗自制陀螺的愉快和成功感。
2、感知轉軸安裝的位置與陀螺旋轉的關係。
3、能根據步驟圖大膽進行紙陀螺製作方法的探索。
活動準備:
1、紙陀螺1個;1、小朋友玩陀螺的照片;幼兒用書:《做陀螺》。
2、各種形狀的硬的卡紙片、杯蓋、彩筆、剪刀、牙籤棍等。
活動過程:
1、出示小朋友玩陀螺的照片,引發幼兒對陀螺的興趣。
(1)鼓勵已有認知經驗的幼兒大膽講述對陀螺的認識。
(2)出示教師範例,引導幼兒觀察,猜測玩法。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製作陀螺的方法。
(1)教師出示做好的陀螺提問:有趣的陀螺怎麼做呢?需要什麼材料?
(2)教師根據幼兒的需要提供相關的材料。
(3)師幼一起討論製作步驟:①先用杯蓋當模子在卡紙上描出圓形做底板。②裝飾底板。③再將裝飾好的底板剪下。④最後把牙籤棍插入中心當轉抽。
(4)教師示範操作。
3、幼兒設計製作陀螺。
(1)教師鼓勵幼兒用圓形底板,用多種方法裝飾陀螺。
(2)觀察幼兒如何用牙籤棍裝飾轉軸,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裝轉軸。
4、教師引導幼兒試轉自制的'陀螺。
(1)幼兒轉動陀螺,教師啟發幼兒思考:轉陀螺有趣嗎?你有什麼發現?
(2)教師及時指導,並引導幼兒練習轉陀螺的技術。
師:為什麼有的陀螺轉不起來,有的陀螺轉的時間長,有的轉的時間短?
(3)討論:要想讓陀螺轉的時間長一些,需要注意什麼呢?
5、教師帶領幼兒集體玩轉陀螺。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中繼續投放次活動的材料,引導幼兒探索如【大班藝術】何尋找中心點製作陀螺,並比較不同形狀的陀螺在旋轉時各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