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理想課堂——中班科學活動《蔬菜一家子》案例分析
構建理想課堂——中班科學活動《蔬菜一家子》案例分析
一、背景
在新《綱要》中提出:“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援、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
中班科學活動《蔬菜一家子》,營造了一個說話的寬鬆氛圍,讓幼兒想說、敢說、會說,同時透過探索,讓幼兒描述蔬菜的各種外形特徵。使幼兒形成對蔬菜的正確認識,加深對蔬菜的形狀特徵、營養價值等的理解,激發幼兒愛蔬菜的生活情感。
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以下是我對這個活動的粗淺分析。
二、情景再現
鏡頭一:情景匯入。教師以擬人化的形式出示了這幾樣蔬菜。
師:剛才是誰來了?它們是怎麼介紹自己的?
幼1:茄子。
師:它是怎麼介紹自己的?
幼:細細長長的,穿著紫色衣服的。
幼2:我是番茄,長的紅紅的,摸起來滑滑的。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說完整句:我是細細長長的,穿了一件紫衣服的茄子;我是紅紅的,穿了一件紅衣服,摸起來滑滑的西紅柿。
教師請幼兒學一學、說一說,並引導幼兒說完整句。
三、分析:
在這個片段中,首先教師的引導方面做的比較好。教師起了引導者的角色,體現幼兒的主體作用,是學習者。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首先幼兒一點一點說出蔬菜特徵,然後教師結合實際情況一步一步地引導幼兒將話說完整,並及時做到表揚,以引導的形式幼兒能感到教師的親切,更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及時組織語句、總結語句,讓幼兒知道如何來完整的講述這句話,讓幼兒學說,能很好的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情景設定也非常好,教師以情景表演“青菜奶奶過生日”為主線,為課堂教學提供具體的場景,極大地激發幼兒自主參與的積極性,使他們身臨其境,透過環境的影響,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同時也透過形象、生動的語言,讓幼兒瞭解幾種蔬菜的外形特徵,並且進行描述,為下面介紹蔬菜作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