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高中政治教案範文合集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高中政治教案範文合集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高中政治教案範文合集,歡迎大家分享。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高中政治教案範文合集1

  教學目標

  1.識記:唯物主義及其表現形式;唯心主義及其表現形式;

  理解:正確認識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區分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2.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維能力。

  3.透過對本課學習,讓學生懂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在實際工作、生活、學習中,我們要自覺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

  難點: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的基本觀點和侷限性

  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匯入

  影片欣賞:掩耳盜鈴

  思考:掩耳盜鈴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哲學道理?

  環節二:新知探究

  哲學的基本問題

  思維(意識)與存在(物質)的關係問題

  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

  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

  1.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

  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認為意識是本原,物質依賴於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

  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是,認為物質是本原,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

  2.唯物主義發展的三種基本形態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在西方大約產生於公元前7—6世紀的古希臘,其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和德謨克利特;

  在中國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其代表人物是王夫之和範縝。

  ①正確性

  否認世界是神創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

  ②侷限性

  A.把物質=物質的具體形態

  B.具有猜測性,沒有科學依據

  (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

  ①正確性

  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質

  ②侷限性

  A.物質=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

  B.機械性

  形而上學性

  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不徹底性)

  機械性:自然界的各種現象都被歸結為力學過程,用力學規律解釋一切,甚至動物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學支配的機器。用機械運動解釋一切現象。

  形而上學性:靜止、孤立、片面地看問題。

  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不徹底性)承認自然界是客觀的;認為“理性”、“意識”支配社會的發展

  (3)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

  辨證唯物主義:在承認物質決定意識的前提下,承認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不僅承認物質決定意識,還能聯絡、發展、全面地看問題;

  歷史唯物主義:克服了“‘理性’、‘意識’支配社會歷史發展”的觀念,提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把唯物辨證的觀點貫穿到社會歷史領域。

  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辨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辨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二)唯心主義

  1.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

  唯心主義把意識視為世界的本原

  (1)主觀唯心主義

  把人的主觀精神(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誇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第一性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於人的主觀精神。

  (2)客觀唯心主義

  把客觀精神(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圖片展示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環節三:心靈感悟

  真理是時間的產物,而不是權威的產物。——培根

  權利的相互轉讓就是人們所謂的契約。——霍布斯

  給我物質,我就用它造出一個宇宙來。——康德

  一切確定的皆否定。——斯賓諾莎

  環節四:行為提升

  結合漫畫和本框的學習,談談你對下列觀點的理解:

  觀點一:凡是唯物主義都是科學的,都是我們應該提倡的。

  觀點二:凡是唯心主義都是非科學的,我們應該徹底否定。

  環節五:課堂小結

  懂了哲學,“不管什麼時候、幹什麼工作都會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你如果想提高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須學習哲學。哲學在使你獲得智慧和提升思維能力方面有獨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環節六:當堂達標

  古希臘米利都學派的代表人物泰勒斯提出了“水是萬物的本原”的論點,春秋時代《管子》書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萬物的根源”的學說。上述觀點。

  A.是完全正確的,屬於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B.不符合客觀實際,屬於唯心主義的觀點

  C.是一種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存在不足之處

  D.否認了意識是物質的產物和反映

  七、教學反思

  1.巧設教學情境,化抽象為具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特點,研究相應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教學預期效果。根據本課特點,採用了情境式教學法。在情境的選擇過程中,使用了教材現有的`相關連結和專家點評中的材料以及古今中外著名哲學家的著作、言論,並以學生喜愛的漫畫、flash等形式來呈現,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易於被學生所接受,又能體現新課程要求。

  2.構建表格框架,化雜亂為有序。對於相似知識點較多的教學內容,學生容易混淆,分不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採用表格方式進行處理,可起到化繁為簡的效果。在進行課堂小結時,以知識框架形式呈現,可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整體化。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高中政治教案範文合集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什麼是唯物主義?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是什麼?什麼是唯心主義?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是什麼?瞭解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

  2、能力目標

  理解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個對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懂得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分別是什麼。

  教學難點: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的基本觀點和侷限性。

  三、教學方式

  講授法、學生歸納總結法

  四、教學反思:學生對這一問題有很強的想象能力,但沒有一個理性的把握。要求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對一些問題自己總結,本框內容比較複雜,要詳細分析,並要控制好課堂紀律。

  (一)匯入:

  某位學者問一位民工:“你是做什麼的?家在哪裡?追求什麼?”

  民工回答:“打工,家在深山裡,追求富裕。你追求什麼?”

  學者說:“我追求精神的滿足,是唯心主義者;你追求物質的滿足,是唯物主義者。”

  你同意這位學者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劃分嗎?談談你的看法。

  總結:不同意。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展開的。唯物主義承認存在決定思維,唯心主義承認思維決定存在,不能以追求物質滿足看成是唯物主義,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滿足看成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者也追求精神的滿足,唯心主義者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只能在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意義上使用,如果給它們加上別的意義,就會造成混亂。

  (二)進入新課:

  一、唯物主義

  1、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分歧):

  對思維(意識)和存在(物質)何者為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

  ⑴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

  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

  ⑵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

  意識是本原的,物質依賴於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

  解決探究

  2、唯物主義發展的三種形態

  三種形態正確性侷限性共同點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否認世界是神創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A.具有猜測性,

  B.沒有科學依據;

  C.把物質歸結為物質的具體形態在物質與意識的關係問題上,都堅持物質決定意識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克服了古代唯物主義的樸素性和直觀性,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A.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

  B.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辨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認識都是唯物辯證的正確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最廣大人們群眾的根本利益。

  是現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古希臘的泰勒斯,作為西方哲學思想的第一開創人,他首先擺脫了神創論的觀點,提出並探討了世界的本原問題。他認為“水”是萬物的本原。接著,赫拉克利特又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火”。而在中國,則存在“五行”學說(水、火、木、金、土雜,以成萬物)。這些古代的哲學家把哲學物質歸結為某種或某幾種具體形態,堅持了以“物”為本。但是這卻把世界的複雜簡單化。他們對世界觀本原的認識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由於當時科學發展的限制,不可能被科學證實。這便是哲學的第一個基本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見上表,

  (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17世紀自然科學的發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種事物是不同元素組成的,元素是組成化合物的基本單位,各種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為原子。原子是當時科學所能達到的對物質結構的最深層次的認識,因而,人們就認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單位,原子的屬性就是一切物質形態的不變的屬性,各種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轉化。

  哲學家用這一理論來研究世界的本質,得出:世界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質。這就是近代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3)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

  當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然科學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時,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原子論開始站不住腳。對它影響最深的是物理學領域的兩大發現。

  A、放射性現象:具有放射性現象的元素在放射過程中,一種元素會轉化為另一種元素。比如鐳。在放射過程中,它會生成惰性氣體氦和氡。由此可見,原子是不是不變的?

  B、電子的發現:原子是不是最小的微粒呢?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高中政治教案範文合集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1)唯物主義及其表現形式;(3)唯心主義及其表現形式。

  理解:(1)正確認識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2))區分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2、能力目標:(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2)比較、分析的能力;(3)抽象思維能力。?

  3、態度、價值觀目標:本課學習,瞭解哲學發展的歷史,明確哲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生活、學習中自覺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

  二、教學的重點、難點:

  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及主要代表觀點

  三、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學生講壇”提前佈置,由2名學生在收集資料,認真備課的基礎上分別講解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相關知識,教師在此基礎上補充。

  (提示:觀點介紹中要把握基本觀點、觀點的侷限性、代表人物或是著名命題舉例等三個方面)

  (一)唯物主義

  1.基本觀點――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本原,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

  2.三種基本形態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A.基本觀點――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

  B.侷限性

  a.這些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

  b.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如水、火、氣、土等,這就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了。

  C.代表人物――古希臘的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德謨克利特(集大成者);在中國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其代表人物是王夫之、範縝、張載等。舉例:泰勒斯認為“水”是世界的本原;阿那克西米尼認為“空氣”是世界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認為“火”是世界的本原;德謨克利特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西周時已形成的“五行學說”,把世界的物質本原歸結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到後來宋明時期張載、王夫之等哲學家提出的“元氣學說”,把世界的物質本原歸結為“元氣”。萬物氣聚則生,氣散則死。

  (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A.基本觀點――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從而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它克服了樸素唯物主義物質觀直觀猜測的缺陷,有了科學的根據,並用這種物質觀批判宗教唯心主義,具有歷史的進步意義。

  舉例:又稱資產階級唯物主義,產生17世紀英國,發展於18世紀法國,到達頂峰是19世紀德國

  B.侷限性

  a.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

  b.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並不是唯物的(“意見支配世界”)

  C.代表人物――霍布斯、培根、洛克、狄德羅、霍爾巴赫、費爾巴哈等人

  舉例:這種機械性的特點典型地表現在關於“人是機器”的論述之中,他們的分析方式是: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話。英國哲學家霍布斯《利維坦》“物質世界是一個大機器,是各種機械的集合,一個活生生的人也不過是一架完全按力學規律運動的機器而已,心臟不過是發條,神經不過是遊絲,關節不過是些齒輪,甚至連慾望、忿怒、愛情、恐懼等情感活動,也是純粹機械原因引起的。”

  (3)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