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
活動目標
一、探究發現不同的紙在水中的變化,感知紙的吸水性。
二、學習耐心、細緻的觀察實驗中發生的現象。
三、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四、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一、教具:四種紙的展板、大記錄表、塑膠紙、紐扣面膜紙。
二、學具:紙娃娃若干、幼兒記錄表、透明水盆、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出主題。
(一)出示四種紙的展板,認識紙。
教師提問:我們每天都會碰到各種紙,看看這裡有些什麼紙?哪些地方可以找到這些紙?
(二)小結: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餐巾紙、報紙、繪畫紙和牛奶盒紙。
過渡:我用這四種紙做了四個紙娃娃。你們看!今天紙娃娃們要做潛水運動員。
教師提問:你們猜誰會"潛水"?為什麼?
二、動手實驗。
(一)介紹材料:每桌有一個透明塑膠箱,四個不同材質的紙娃娃,一份小記錄表。
(二)幼兒做實驗,教師觀察。
三、分享交流實驗結果。
(一)提問:紙娃娃放在水中有什麼變化?
(二)各組幼兒分享自己的實驗結果。
小結:原來不同的紙吸水性也不同,餐巾紙最容易吸水最會潛水,牛奶盒紙最不容易吸水最不會潛水,報紙和繪畫紙也會吸水,但是吸水的時間會長一點。
四、延伸活動,瞭解不同紙的作用和好處。
(一)由紙娃娃吵架引出面膜紙和塑膠紙的對比實驗。
(二)小結:不管是吸水性強的紙還是吸水性弱的紙,它們各有各的好處,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好處。
五、延伸結束。
請幼兒再找找不同的紙,拿到活動室來做實驗。
活動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知道多種植物種子的特點。
2.在觀看影片、配對遊戲中自主瞭解種子不同的旅行方式。
3.產生繼續探究其它種子旅行方式的慾望。
活動準備:
1.根據圖畫書內容製作的動畫課件。
2.圖畫書《一粒種子的旅行》、種子實物若干、放大鏡24個。
活動過程:
一、聊一聊旅行,匯入活動。
教師:孩子們,你們外出旅行過嗎?是怎麼去的?
師:你們有的乘坐汽車、有的乘坐火車、還有的乘坐飛機去旅行。旅行可以讓我們看到不同地方的風景。有一群植物的種子也想去遠處旅行,它們是誰呢,我們先來認識一下。
二、觀察交流,知道植物種子的特點。
1.分組觀察。
教師:請你們到後面的桌子上仔細認一認,有哪些植物的種子,這些種子長得怎麼樣?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交流觀察。
教師:誰來介紹一下你認識的種子,它長得怎麼樣?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3.。
三、觀看影片,自主瞭解種子的旅行方式。
1.觀看影片,自主學習。
2.幼兒交流,播放影片。
師:你看到了哪些植物的種子,它們是怎麼旅行的?
3.教師:
在植物世界中,種子們各有他們特殊的本領。有的藉助風力旅行,有的藉助彈力旅行,有的藉助動物計程車去旅行。
四、配對遊戲,根據種子的特點選擇旅行方式。
1.介紹操作要求。
2.操作。
五、觀看影片,拓展經驗。
1.觀看水力旅行的影片。
教師:其實自然界的植物除了運用風力旅行、彈力旅行、藉助動物旅行,還有些植物會用特殊的方法去旅行,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活動:
教師:鴨腱藤是怎麼旅行的?這些種子真聰明,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旅行。那還有其它很多種子,它們又是怎麼旅行的呢,這個秘密就藏在這本圖畫書裡。圖畫書的名稱是《一粒種子的旅行》。活動結束後,我們可以再讀一讀這本圖畫書,瞭解更多關於種子旅行的秘密。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在科學區投放《一粒種子的旅行》等關於種子旅行的圖畫書,幼兒繼續閱讀了解植物種子的秘密。
2.生活活動:在散步等活動中,引導幼兒繼續觀察瞭解植物種子的特點及旅行方式。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小樹葉探索的興趣。
2.在觀察、操作過程中,初步發展幼兒的對比觀察能力。
3.認識樹葉的基本特徵,瞭解樹葉的多樣性。
活動準備
1.Ppt:樹葉的作用
2.課件:樹葉貼上-昆蟲
3.幼兒採集各種樹葉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環境佈置
活動過程
一、匯入
講述活動《我採集的樹葉》
討論:你採集的是什麼樹葉?它是什麼樣子的?
二、展開
1. 觀察感知樹葉的多樣性。
(1) 提問:這些葉子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相同?
(2) 小結:葉子的顏色很豐富,有黃色、紅色、綠色等;
形狀也各種各樣,有手掌形、扇形、針形、橢圓形等;
大小也不一樣,但每片葉子都有葉肉、葉脈、葉柄。
2.引導幼兒按意願給樹葉分類。
(1) 同時出示綠色針形樹葉和黃色手掌形樹葉,啟發幼兒找出不同。
(發展幼兒對比觀察力)
(2) 幼兒自主給樹葉分類,並介紹分類依據。
(如大小、顏色、形狀;透過自主分類鞏固對已有經驗的掌握)
3.樹葉的種類
心形: 形如心臟,基部寬圓而微凹,先端漸尖,如甘薯、牽牛、紫荊、麻的葉。
(如果是心形倒轉,叫做倒心形,如酢漿草的小葉。)
掌形:葉片三裂或五裂,形成深缺刻,全形如手掌,如棉花、蓖麻、葡萄、槭樹、梧桐的葉。
扇形:形如展開的摺扇,頂端寬而圓,向基部漸狹,如銀杏的葉。
菱形:葉片成等邊的敘方形,如菱、烏桕的葉。
披針形:也叫槍鋒形,葉基較寬,先端尖細,如桃、 柳、竹的葉,(如果是披針形倒轉,叫做倒披針形,如小櫱的葉。)
卵形:形如雞卵,下部圓闊,上部稍狹,如桑、向日葵、的葉。(如果是卵形倒轉,叫做倒卵形,如玉蘭、花生的小葉。)
圓形:形如圓盤,長寬接近相等,如,旱金蓮的葉
針形:葉片細長如針,如油松,馬尾松,白皮松,仙人掌的葉。
鱗形:形如鱗片,如側柏的葉。
4.引導幼兒瞭解樹葉的作用
課件演示:樹葉的作用
蠶寶寶愛吃的桑葉
有助消化的山楂樹葉子
保健身體的核桃樹葉子
可以驅蚊的桉樹葉子
還可以做肥料
5. 欣賞樹葉畫
課件:樹葉畫—昆蟲
三、延伸活動
瞭解特殊公用的樹葉
(如可以吃的樹葉、有特殊本領的葉子等)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動物的尾巴。
2、瞭解動物尾巴的作用。
【活動準備】
歌曲《小畫家》磁帶、故事《神奇的尾巴》磁帶,各種動物身體和尾巴分開的圖片(金魚,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活動過程】
一、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咱們來一起聽一下吧!(歌曲《小畫家》)
提問:1、歌曲中的小畫家是誰啊?(丁丁)2、丁丁畫的什麼?畫的怎麼樣啊?(螃蟹四條腿,鴨子小尖嘴,兔子圓耳朵,大馬沒尾巴)3。丁丁是不是一個優秀的畫家?
教師小結:丁丁做事不認真,沒有認真觀察,只說大話,所以沒有畫好,我們小朋友可不要向他學習。
二、找尾巴: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個“寶盒”呢!你們來猜猜裡面有什麼?(教師故作神秘狀)“寶盒寶盒魔力大,裡面到底都有啥?”孩子們,猜出來了嗎?現在我讓一個小朋友來把寶物拿出來!
出示動物尾巴:(一個小朋友拿一個)
金魚的尾巴:什麼顏色?像什麼?(嘴唇,花瓣)金魚的尾巴有什麼用處啊?
松鼠的尾巴:什麼顏色?像什麼?(桃子,雨傘,小船)
燕子的尾巴:像什麼?(剪刀,岔子,牛角)
猴子的尾巴:像什麼?(蛇,蚯蚓,繩子)
老牛的尾巴:像什麼?(勺子。氣球,蝌蚪)
出示每種動物尾巴的時候給幼兒講講尾巴的用處。
師:“魔法盒裡還有啥,讓我再來摸摸她”,幼兒繼續摸出動物的身子。
咦?這是誰啊?它怎麼了?(引出尾巴沒有了)它的尾巴去哪了?我們來幫它找找吧!(讓幼兒自己去幫各種動物找到尾巴,把它們連起來)
最後出示壁虎的尾巴:咦?這是誰的尾巴呀?它的身子去哪了?(課前把壁虎的身子藏好)咱們來幫它找找吧!這時放故事《神奇的尾巴》
三、欣賞故事:
提問:
1。故事裡都有誰啊?
2。它們發生的什麼事?
3。它們的尾巴斷了怎麼辦了?(知道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長出新的尾巴,蚯蚓的尾巴斷了,可以長成新的蚯蚓)
【活動延伸】
遊戲《揪尾巴》
動物的尾巴可真神奇,現在我們也來變成小動物,一起來玩揪尾巴的遊戲吧!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由於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種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
2、透過各種操作活動,使幼兒初步感知不同物體下落速度不同是與物體重力和空氣浮力有關。
3、嘗試改變物體下落的速度,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培養幼兒動手試驗和觀察的能力。
活動準備:
操作材料:各種糖紙、羽毛、報紙、雪花片、球、小沙包、手絹、紙杯
輔助材料:剪刀、透明膠、夾子、雙面膠、泥工、綵帶。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感知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
(1)師:“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東西,請你們來玩一玩,把這些玩具往上扔,看看你會發現什麼。”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3)你剛才扔的是什麼東西?你扔這些東西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它落下來的速度是什麼樣的?
2、再一次拋接物體,發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啟發幼兒任意選兩樣玩具同時拋接,發現物體下落速度不同。
(2)引導幼兒兩兩相伴,同時拋接物體,發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3、啟發幼兒探索改變物體下落速度的方法。
(1)師出示兩張相同的紙,啟發幼兒能讓我們以不同的速度落下來。
(2)幼兒嘗試探索:如將紙折成飛機就扔得高些,落下來也快些。夾子夾住羽毛使羽毛落得快。
4、為什麼物體都會往下落?
師:“扔上去的物體為什麼會落下來呢?”(是由於地球的引力。)
5、小結:今天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知道物體由於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後都會下落。輕而大的物體扔不高,落下來也慢;重而小的物體扔的高,落下來也快,透過改變,也會改變它的速度。
6、組織幼兒觀看人在太空中的錄象。
7、活動延伸: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繼續感知。
活動評析:
教師能關注幼兒的興趣愛好,根據幼兒生活經驗的內容來制定活動主題,在活動中,教師按循序漸進的原則,設定了三個操作活動,讓幼兒從最初的玩到有目的的玩,再到探索的發現,環環相扣,來讓幼兒感知物體的下落與地心的引力、物體的重量和空氣的浮力有關;透過嘗試改變物體下落的速度,發揮幼兒創造性,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活動建議:
1、教師的教育隨機性有待進一步加強。
2、教師的示範操作需要尊重客觀現實。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動物之間相互依存的共生現象。
2.體驗找朋友的樂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動畫片《犀牛與犀牛鳥》;
2、《好朋友》PPT課件;
3、共生動物卡片若干;
4、《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看動畫片《犀牛和犀牛鳥》:
1、播放動畫片《犀牛和犀牛鳥》,教師講述故事。
2、重點理解:犀牛和犀牛鳥是怎樣互相幫助成為好朋友的。
3、犀牛鳥幫助犀牛吃掉了身上的蟲子,犀牛就不癢癢了。犀牛身上的蟲子是犀牛鳥喜歡吃的食物,犀牛鳥就不會餓了。就這樣他們相互幫助成為了好朋友。
二、觀看課件,交流經驗:
1、觀察共生動物課件中的圖片,分小組交流:誰和誰是好朋友?他們是怎麼樣相互幫助的?
2、將各組發現的各種共生動物的現象彙集交流,看一看各組的發現分別是什麼,有沒有相同的發現,分享、歸納各種共生現象。
小結:兩種不同動物會用自己的本領來相互幫助共同生活,它們就像一對好朋友。
三、配對遊戲:
幼兒人手一張動物卡片,聽音樂《找朋友》去找卡片上動物的好朋友;音樂停,找到相應的朋友握握手,相互間說一說,好朋友是怎麼樣相互幫助的。
活動反思:
本節科學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們瞭解玻璃在生活中的用途,感知玻璃透明、易碎、能遮擋等特點。在活動一開始,我出示了金魚缸,引導幼兒觀察裡面的小魚,為什麼你能看到小魚?金魚缸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孩子們馬上談到了玻璃,直觀感知玻璃透明,便於觀看的特性。
在請孩子們介紹自己帶來的玻璃製品的時候,大家能夠很清晰地說出自己的物品的作用、特性等,在不斷介紹的過程中對玻璃製品的作用有了更加進一步的瞭解。
在討論玻璃的特性時,在老師製作的課件的幫助下孩子們知道了玻璃能透進太陽光但是可以防風防雨,玻璃能夠便於觀察、觀看等等,也知道了玻璃容易碎裂這個特性。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很高,積極主動探索,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中自娛自樂。活動中調動了多種感官,在看看、聽聽、玩玩中增長經驗,並體驗與同伴一起分享快樂的樂趣。下課之後,孩子們紛紛到玻璃製品展覽區去觀看,還不斷的`探討,學習興趣依然十分濃厚。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瞭解水的變化,知道水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冰;能用語言表達自己觀察到的水的三態變化。
2、激發幼兒對水的變化的興趣和好奇。
3、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4、透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在家裡冰箱做過結冰的實驗;酒精爐、燒水的壺或其他容器每組一套。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水變冰的變化激發幼兒的興趣。
幼兒講述自己是怎樣把水變成冰的。教師小結:水在0℃以下會結冰。
2、幼兒操作實驗,觀察水遇熱的變化。
①激發幼兒討論水遇熱會發生什麼變化。介紹操作材料及用法,讓幼兒透過操作,觀察、討論水在加熱後發生的變化。
②提問:你們發現水燒熱後有什麼變化?水氣是從哪裡來的?(水變成水蒸氣。)水變成水蒸氣後到哪裡去了?(飄散到空氣中去了。)
3、引導幼兒討論並實驗怎樣把水蒸氣變成水。
③提問:我們能不能讓水蒸氣變成水?(讓幼兒把冷的物體放在水蒸氣上,觀察蒸汽凝結成的小水珠;幼兒把手放在水蒸氣上感受手的潮溼。)
④小結:水冷了就會變成冰,熱了就會變成水蒸氣,冷了又會變成水。
4、啟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一步觀察水的變化。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家用較扁的盆裡放滿水,置於乾燥的地方,幾天後觀察水的變化。(水變少了,水在常溫下會蒸發成氣體。)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還應認真的觀察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在於他們的談話中發現他們的興趣和經驗,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對活動的組織調控能力還有待提高,調整的教育行為還比較謹慎,不夠大膽。如在這次活動中的生成課程轉換得比較猶豫,及時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還不足,活動後立即反思顯得條理性不夠強。
小百科:水,化學式為H?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可飲用。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8
【活動設計】
膨脹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每位幼兒在生活中都會遇見的,但是幼兒一直不會用一個合適的詞語來說明這個現象。例如:在班級的植物角中,我用水泡了一些黃豆、綠豆,讓幼兒觀察這些植物生長需要哪些條件。這些豆子用水泡過後,就變大了,幼兒看見後就說它們都鼓起來了,而不知道黃豆、綠豆是因為遇水產生了膨脹。另外在新《綱要》中也明確指出了,科學的教育內容因從身邊取材,這樣就有益於孩子們真正地理解科學、熱愛科學。孩子們會感到“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針對幼兒這方面知識比較貧乏,以及新《綱要》的精神,選擇了此次活動。本次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透過操作和討論的方式,感知物體的膨脹現象,初步瞭解物體膨脹的條件。從而激發幼兒學會用比較觀察的方法。萌發對物體膨脹現象的興趣和探索慾望。
【活動目標】
1、透過對幾種不同材料的嘗試探索,讓幼兒瞭解有的物體遇水會膨脹,有的不會。會膨脹的物體膨脹速度是不同的。
2、學習實證研究的方法,學會做實驗記錄。
【活動準備】
1、用來探索的多種材料:塑膠雪花片,鑰匙,紫菜,木耳———
2、實驗用的冷水、熱水、盛水的玻璃缸。
3、記錄實驗結果的表格、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講述。
1、教師一手拿一杯泡有胖大海的茶,另一手拿一顆胖大海,請幼兒觀察。
2、引導幼兒說出:胖大海“大了”“脹了”。
3、教師歸納:對,放在水裡的胖大海“膨脹”了。
(評析:透過一個對比讓幼兒自然地認知“膨脹”這個概念。)
二、想象記錄。
教師呈現多種材料:塑膠雪花片,鑰匙,紫菜,木耳————請幼兒猜一猜:哪些材料放到水裡能膨脹,哪些不能,在記錄紙上作記錄。
(評析:幼兒生活經驗有限,他們的猜測會有對有錯。在這個環節當中老師請幼兒作記錄實際是將猜測變為“研究假設”。)
三、操作探索。
1、把材料投放在冷水裡:
請幼兒看幾種材料放入水中後發生什麼變化?(引導幼兒在記錄觀察結果後再集體分享:讓幼兒分清什麼材料放在冷水裡會膨脹,什麼不能。)
2、想象記錄:
師:你覺得木耳、紫菜等能膨脹的材料如果同時放在水中什麼東西膨脹得快?什麼東西膨脹得慢?
3、幼兒操作:提醒幼兒注意材料要同時放入水中。
4、讓幼兒理解:不同的材料在冷水中膨脹的速度是不同的。
(評析:這是一個證實或證偽的過程,它孕伏了科學研究的重要理念:以事實為依據,用事實說話。)
5、再次想象:出示木耳:你覺得它放在冷水裡和熱水裡哪裡膨脹得快?(引導幼兒經過假設後再一次實驗,看看自己的猜想對不對,同時,再次提醒幼兒注意材料要同時放在熱水中,進一步認知同一種材料在冷水中或熱水裡膨脹的速度是不同的。
(評析:透過一個個活動設計,一方面逐步引領幼兒深入探索生活中的膨脹現象,另一方面使幼兒從較規範的研究方法中學會觀察、習得知識和研究方法。)
四、討論交流。
師: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很多材料遇水會膨脹的問題,你們想想:還有哪些材料遇到什麼情況也能膨脹?(遇熱、遇潮、遇空氣等。)
(評析:這是將幼兒的認知放大、拓寬,引向生活的重要一步;是讓幼兒認識、瞭解、熟悉、理解生活的重要一步。)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給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自主操作,充分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教學從嚴格掌控到逐步放開,幼兒探索的思維空間和學習自主權逐漸擴大,也體現了教師教學的規範性和嚴謹性,更體現了幼兒在做中學、試中學、想中學的主體性。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9
設計意圖:
五彩的彩泥是幼兒喜歡的手工材料之一,經過他們的擺弄,創作出了許多稚趣盎然、神采奕奕、千姿百態的作品,給童年帶來了無限的樂趣。有一天,一個孩子問我:“老師彩泥怎麼來的?”這小小的問題引起了一群孩子的好奇,激起了他們探索的慾望。於是我決定引領幼兒運用各種方法自己配製彩泥。
活動目標:
1、能用各種方法探究配製彩泥的秘密。
2、嘗試做簡單的實驗記錄。
3、樂意參加科學活動,體驗實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各種水彩顏料、麵粉、水、蔥、芝麻、豆類等配方材料以及毛巾、盤子、筆、兩張事先畫好配方的表格、記錄紙兩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問題匯入法:這是什麼?(教師出示一團彩泥)
這團彩泥是我自己配方後製成的,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二、幼兒第一次嘗試用多種方法配製彩泥
1)幼兒實驗前教師先介紹配方表格記錄紙
表格上畫有許多材料(同文字相配),你用了什麼材料,用了多少,請在表格的相應位置打“∨”。
2)每個幼兒根據自己的方法開始配製彩泥。教師巡迴指導,觀察每個幼兒配製的情況,並做好記錄。
3)實驗結束,請每個小朋友把配方完整記錄。
4)幼兒相互交流自制彩泥的心得,並交流配方:
(1)、幼兒介紹配製成功的配方(展示成功記錄表)
(2)、幼兒介紹配製失敗的配方(展示成功記錄表)
(3)、共同尋找失敗的原因(成功和失敗的表格進行比較)
三、幼兒第二次嘗試用各種方法配製彩泥
1、每個幼兒借鑑別人成功的經驗,重新配製彩泥。教師巡迴指導,觀察每個幼兒配製情況,並在第二張記錄紙上做好記錄。
2、實驗結束,請每個小朋友把配方完整記錄。
3、展示彩泥配製成功的記錄表2,彩泥配製失敗的記錄表2。
4、幼兒對記錄表進行比較交流。
四、延伸活動
1、彩泥配製成功的幼兒進行手工活動創作。
2、個別創作失敗的幼兒允許他們再次嘗試,從種感受配方的秘密。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輪廓線表現螞蟻的結構,並透過頭和身體的方位變化表現螞蟻的各種動態。
2、創造性地想象螞蟻過冬的有趣情景,培養幼兒對自然現象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張“螞蟻的家”、紅黑藍三色粗細筆。
2、欣賞作品三張:螞蟻搬花生、螞蟻宴會、蟻后生寶寶。
3、展示板背景:螞蟻過冬。
活動過程:
一、導人情景
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動物們開始準備過冬了。每種動物都有自己過冬的好辦法。今天我們來做地下考察隊,一起走到地下去訪問小螞蟻。
二、欣賞討論
1、出示背景“螞蟻過冬”。
小螞蟻的家在地下的洞裡,一個螞蟻洞有許多洞穴,四通八達,進出非常方便。現在,我們一起走進小螞蟻的家裡去看一看,好嗎?
2、開啟一號家。
這是一群工蟻的家,工蟻們在幹什麼呢?(工蟻們在搬一顆花生)小螞蟻搬的花生怎麼這麼大?(因為我們人很大,看上去這顆花生很小,可是小螞蟻很小,看上去這顆花生很大)這麼大一顆花生,工蟻們是怎麼搬的呢?(有的用頭頂,有的躺在地上用力推,還有的用手拉)你認為哪個工蟻用的力氣最大?(用頭頂的工蟻)(教師邊演示邊提問)螞蟻的身體哪一部分不是用圖形來畫的?(身體部分是用彎彎曲曲的線來畫的)螞蟻有三對足,第一對足是從頭和身體連著的地方長出來的,就像人的手一樣;第二對足是從腰間長出來的;第三對足是從身體下面長出來的。腿是筆直的嗎?(彎彎的,前腿朝後彎,後腿朝前彎。)大家一起用力氣,這群勤勞的工蟻從秋天開始搬食物,除了搬花生還可以搬什麼呢?(蛋糕屑、小米粒、玉米粒、小蟲子等)現在家裡的食物堆得滿滿的,足夠螞蟻們吃上一個冬天了。
3、開啟二號家。
這是一群兵蟻的家,兵蟻們正在舉行宴會,它們是怎樣開宴會的呢?(它們坐在桌子邊,有的螞蟻舉起酒杯,有的在喝酒)坐著的螞蟻和站著的有什麼不一樣呢?(坐著的螞蟻第二段身體應該彎彎的,站著的是平平的)(演示頭和第一段身體)畫第二段身體老師也覺得有點難,該怎麼畫小螞蟻才會坐下呢?(幼兒:該把身體橫過來畫)兵蟻的家裡真熱鬧。
4、開啟三號洞穴。
蟻后生小寶寶了,螞蟻家族又添了許多新成員,螞蟻剛出生,蟻后正在照顧小寶寶呢!蟻后、螞蟻過冬。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能細緻觀察樹葉葉脈的結構特徵,初步瞭解葉脈的作用。
2.能較清楚的講述自己觀察到到現象,對植物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樹葉(8、9)
2.塗色:樹葉
3.每人一片梧桐葉。幼兒用水彩筆,蠟筆。
塗色
活動過程
1.欣賞樹葉-圖片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樹葉漂亮嗎?你認識這些樹葉嗎?
(楓葉,銀杏葉,梧桐葉。)
提問:仔細看看,樹葉上有什麼?
(引發對葉脈的關注。)
2.觀察梧桐樹葉的葉脈,探索其結構。
(1)教師:我們仔細看看梧桐樹葉的葉脈到底是怎樣生長的。
請每人拿一片樹葉觀察
(啟發幼兒觀察葉子的正面,反面。)
(2)觀察交流
教師:小朋友看清楚了嗎?說一說葉脈是什麼樣的。
(3)認識主脈和側脈
提問:你發現葉脈了嗎?有幾根非常明顯的葉脈?
(告訴幼兒是主脈)
主脈是從哪裡生長出來的?一直長到什麼地方?
除了主脈,還有其他的葉脈嗎?
(讓幼兒知道是側脈)
側脈是怎樣生長的?
(4)仔細觀察細脈
教師:除了主脈和側脈,還有其他的葉脈嗎?
你看到什麼啦?你發現了葉脈的什麼秘密?
(引導幼兒順著葉柄向下看,發現葉脈由粗到細、像許多的管子連線在一起、像一張大網等秘密。)
3.討論葉脈的作用。
(1)提問:葉脈為什麼會長得像一張網?
為什麼會粗細連在一起,一直生長到葉片的各個部分?
葉脈有什麼用?
(2)小結:植物透過根在泥土裡吸收水分和養料,然後傳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
為了傳送養料,植物從根的末端開始,經過莖到葉子的位置,這些管子藏在莖裡面,
平時是看不見的,但是到了葉子裡面就變成了更細更小的分叉的管子,它們就是葉脈,
我們從外面就能看到。
支撐葉子:葉脈就像我們身體裡的骨頭,把葉子支撐起來。
4.知識拓展
(1)教師:除了梧桐樹葉長有葉脈,其他的樹葉也有葉脈嗎?
幼兒自己選擇不同形態的葉子進行觀察、比較。
(2)討論交流:它們有葉脈嗎?它們的葉脈是怎樣生長的?和梧桐樹葉的葉脈一樣嗎?
(3)小結:樹葉的形狀不同,葉脈生長的形狀也會不同,但是它們都會有葉脈,
葉脈可以幫助樹葉輸送養料和水分,還可以起到支撐樹葉的作用。
5.塗色:樹葉
引發幼兒對植物的學習興趣。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瞭解不同動物奇特的用餐方式,和探索動物秘密的興趣。
2、嘗試用誇張、詼諧的肢體動作來表現各種動物用餐的樣子。
活動準備:
1、課件 2、請小朋友事先去了解一些動物們進餐的方式活動準備:
一、教師表演吃東西的樣子,請幼兒猜測,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師:今天張老師帶來幾樣好吃的,你們來猜猜看我在吃什麼?用什麼方式吃的?
1、教師做舔冰淇淋、咬漢堡、吸麵條的動作。根據幼兒猜出來的答案,一一出示圖片。
2、幼兒自由表達所瞭解的各種動物用餐的相關資訊。
師:原來我們吃東西有這麼多的方式,那動物們有哪些方式呢?
二、語言表達與肢體表現。
1、看動物們"享用美餐"的圖片,引導幼兒用語言說出牛在咀嚼草、啄木鳥啄蟲子、蟒蛇吞吃老鼠、獅子撕咬獵物。
師:我們小朋友真棒,說了這麼多動物的用餐方式,張老師今天要給你們介紹幾種動物吃東西的方式,先來看看牛,你仔細看看它的嘴巴,猜猜它是用什麼方式在吃?
2、鼓勵幼兒模仿動物的樣子,用誇張詼諧的肢體動作進行表現。
你們來學一學它吃動西的方式。
你還知道那些動物也是用這個方式吃的?
:原來動物有這麼多的方式,有咀嚼的、啄的、吞的、撕咬的,其實還有些動物特別的聰明,會利用工具享受美食,我們一看。
三、遷移、想像。
1、繼續看圖片,觀察黑猩猩利用樹枝掏螞蟻、海獺用石塊敲開貝殼等情景。
黑猩猩利用了什麼工具,怎樣享受美食?
:黑猩猩利用樹枝掏螞蟻來享受美食。
這是誰?你認識嗎?它是怎麼吃的?
:海獺利用石頭敲碎貝殼用餐的。
2、討論,我們人類利用哪些工具來吃東西呢?
師:動物們真聰明,會利用工具來吃東西,那我們人有利用那些工具來吃東西呢?你知道哪些工具?(筷子、刀叉、吸管、勺子等)師:動物們的用餐方式真有意思,不同的動物他們有不同的用餐方式,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一一看。
四、觀看動物用餐影片,拓展視野。
:動物世界是在太有意思了,其實動物們除了奇特的用餐方式外,還有許許多多的秘密呢,等著我們去發現,我們回到教室後進一步探索他們的秘密吧!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廢品再利用的意義,懂得愛護環境。
2、啟發幼兒積極思考,提高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透過活動使幼兒體驗成功,增強自信。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懂得廢物利用,節約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知道廢物利用所帶來的社會價值,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固體膠,製作手工的廢舊物品材料若干。
2.用廢舊物製作的小物品。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1.什麼是垃圾?(不要的東西,沒有用的東西)
2.垃圾的來源?(生活,工業,農業,商業)
(二)廢品給我們帶來的危害。(看圖片)
(三)垃圾的處理方法(掩埋法,焚燒法),以及它們的弊端。
小朋友又能做些什麼呢?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激勵幼兒立足於生活實際,從我做起,爭當環保小衛士。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環保小衛士呢?老師有一個好辦法:我們可以將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廢品做成漂亮的禮物送出去,你們覺得呢?
(四)廢舊物品用途多
1、小朋友你們見過什麼樣的廢舊物品?它們能製作成什麼東西?
孩子們回答。
教師總結:有煙盒、藥盒、火柴盒、粉筆盒、鞋盒等,紙杯、掛曆紙、蛋殼、舊電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它們能做成飛機、輪船、汽車、火箭、坦克、企鵝、高樓、大橋等。
2、小朋友,你們真聰明,現在我們一起來看課件:請幼兒觀看用廢舊物品做的物品圖片、玩具。
3、出示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的玩具《紙燈籠》,引起幼兒的製作興趣。
(1)教師:看,這是什麼?知道這件寶貝是用什麼做的嗎?(廢舊的宣傳單),小朋友想要一個這樣的燈籠嗎?快動起手來吧!
(2)動手製作。
1、師:現在在小朋友面前的是老師用廢舊的紙裁好的各種圖形,小朋友可以從中選擇喜歡的圖形進行製作。
2、教師進行示範,幼兒進行操作。(製作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要多鼓勵幼兒自己想辦法解決。)
(五)教師小結:
小朋友,小燈籠漂亮嗎?老師這還有很多這樣的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廢舊材料做成的,你們千萬不要小看身邊任何一件看似沒用的東西,說不定用處可大了,所以,以後在日常生活中要蒐集一些廢舊材料,準備二次利用。這樣既美化了環境,又能變廢為寶。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材料,探索取出瓶中乒乓球的不同方法,體驗探索的樂趣
2.在操作中感知一種物體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用標記記錄探索的過程和結果,並能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幼兒實驗材料:把乒乓球放在杯中;筷子、勺子、鐵絲、吸管、報紙(小組一份);幼兒記錄單,大記錄單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一隻乒乓球被管老師不小心掉到了杯子裡,你能把乒乓球取出來嗎?有什麼辦法呢?(幼兒相互交流)
二、引導幼兒嘗試利用材料取出乒乓球
1、提出問題:那如果手不能直接伸進去,也不能把乒乓球直接倒出來,在杯子不動的情況下,用什麼方法可以把乒乓球取出來?(幼兒想辦法)
2、介紹材料和記錄單。
(1)老師這裡有很多的材料,有勺子、筷子、細鐵絲、報紙、吸管,請你猜猜哪些可以把乒乓球取出來呢?(幼兒猜測,教師在記錄表上記錄)
(2)到底他們能不能把乒乓球取出來呢?你可以每一種材料都去試一試,然後把你的發現用標記記錄在記錄單上。
(3)幼兒探索操作
(4)交流探索、記錄的結果。誰願意來說說你的發現。
(5)總結性提問:從記錄單上我們可以看出勺子……能取出乒乓球,有的鐵絲能取出乒乓球,有的報紙卻不能取出乒乓球,這又是為什麼呢?你是怎麼用鐵絲取出乒乓球的?解決鐵絲取出乒乓球:可以改變形狀。
3、探索用細鐵絲、報紙把乒乓球取出來。
(1)發散性提問: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讓細鐵絲、吸管、小棒把乒乓球取出來呢?(幼兒自由講述辦法)到底你們說的行不行呢,只有試試看才知道。(第二次操作)
(2)幼兒探索用細鐵絲、報紙把乒乓球取出來。教師巡迴指導,並用數碼相機拍下幼兒實驗的情況
(3)再次交流探索操作的結果。怎麼樣,都成功了嗎?你這次用了什麼把乒乓球取出來的?用了什麼方法?
(4)展示照片,看,xx是用什麼方法把乒乓球取出來的?
(5)小結:只要我們肯動腦筋,多去嘗試,細鐵絲、報紙也能把乒乓球取出來。
4、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是從杯子裡取出了乒乓球,如果杯子裡掉進去的是鐵球呢?在不動杯子子的情況下能用什麼方法取出呢呢?我們以後遊戲的時候去試一試。
膨脹食材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小車製作,體驗製作完成小車後的成就感。
2.大膽動手製作會跑的小車,積極參與想辦法解決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製作車輪會轉的小車,探索車輪與車軸連線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經驗準備:小朋友有玩過玩具汽車的經驗。
物質準備:一輛會跑的玩具小汽車,在不同位置鑽孔的牙膏盒和沒有鑽孔的紙盒,鑽好孔的瓶蓋,大小不同的圓形紙片,各種圓形積塑玩具,泡沫板,吸管,一次性筷子,橡皮泥,剪刀,雙面膠,透明膠,音樂《雪之夢》。
三、活動過程
1.觀察小車,瞭解小車的基本結構。
(1)指導語:看這輛小汽車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的?
(2)小結:小車由車身和車輪構成。(該部分略作詳細觀察車輪與車軸之間的關係,車輪與車身的高度)2.幼兒思考怎樣做一輛會跑的小車。
出示準備的材料,讓幼兒說一說,各種材料適合做什麼,打算怎麼做。
指導語: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想請你們親手做一輛會跑的小車,請你們在做之前先看一看桌子上的材料,和你的身邊的朋友他說一說,你打算用哪些材料來做什麼?怎麼做?
3.幼兒動手製作會跑的小車。(第一次操作)教師按半成品車、部分零件已組裝配套、單一的材料分為幾組擺放,幼兒自願選擇小組,嘗試製作會跑的小車。
4.幼兒檢查自己製作的小車。
(1)幼兒介紹自己做的小車。
指導語:你們的小汽車都做好了嗎?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各小組在自己組內介紹自己做的車)(2)檢查小車能否跑起來。
指導語:請同伴相互檢查,你做的小車能跑起來嗎?看看能跑的小車和不能跑的小車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在相互檢查和比較中,讓幼兒發現車輪和車身位置、車輪之間距離的關係。
(3)小結:車輪要安在車身合適的位置上,車輪之間的距離要適當,小車才能跑起來。
5.幼兒改造自己的小車。(第二次操作)教師鼓勵幼兒合作修理小車,讓跑不動的小車都跑起來。
6.教師再次總結。
(1)先讓在第二次操做中成功幼兒說一說,他是怎樣改造自己的小車的。
(2)教師做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