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喜氣洋洋過新年》新年系列主題活動教案範文

幼兒園小班《喜氣洋洋過新年》新年系列主題活動教案範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喜氣洋洋過新年》新年系列主題活動教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喜氣洋洋過新年》新年系列主題活動教案1

  活動設計背景

  新年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重大節日,過年是孩子們最嚮往最高興的事,抓住這機會,挖掘其中的教育價值,讓孩子們更多的瞭解和感受一些我國的傳統文化,民間習俗。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有關過新年的風俗習慣。

  2、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受節日的氣氛。

  4、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我國節日的傳統文化,體驗節日的氣氛。

  教學難點:能表述在以往過新年一些習俗,還能大膽表達自己迎新年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新年環境佈置。

  2、音樂磁帶《新年好》。

  3、對聯、紅包、手工爆竹、掛曆、餈粑等教具

  活動過程

  一、談話:認識新年

  (1)出示日曆討論:“一月一日”是什麼節日?

  (2)你們知道這個節日是什麼意思嗎?(是我國新曆的新年)

  二、經驗交流

  價值取向:交流以往過年的經驗,感受新年的歡快的氣氛。

  1、師:新年就要到了,我們寶寶過年時會和爸爸媽媽做些什麼事情呢?(指名幼兒表述)

  2、師:你看到了人們是怎麼慶祝新年的?(幼兒自由交流)

  提升:過新年的時候人們會穿上新的衣服,買好多好吃的東西,貼上對聯,燃放煙火、互相拜年,寶寶還會得到很多壓歲錢,來慶祝新年,新年裡,每個人都覺得非常高興。

  3、師:寶貝們怎樣使用壓歲錢?(自由交流)師提醒幼兒應該怎樣合理的安排使用壓歲錢。

  4、教師和幼兒分別送上新年的祝福。

  三、歌表演:《新年好》

  過新年的時候大家會做很多的事情,都是為了平平安安,開開心心地迎接新的一年。來,讓我們也一起唱起歌,跳起舞,慶祝新年吧!

  活動反思

  在本次孩子們的參與是積極的,情緒是熱烈的。首先是教室環境,不少孩子都帶來了有關新年的物品來佈置教室。幼兒大膽地交流以往過年的經驗,同時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我國的傳統文化和過年的習俗,渲染了新年的氣氛。在新年環境和新穎教具的影響下孩子們熱情高漲。最後環節我們是歌表演,進一步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幼兒園小班《喜氣洋洋過新年》新年系列主題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體驗民族風情,感受迎新春熱鬧歡快的氣氛。

  2、大膽嘗試用手勢指揮和小樂器合奏等方法表演歌曲,體會合作演奏的樂趣。

  3、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1、略多於幼兒人數的小樂器,如:小鈴、圓舞板、鈴鼓等。

  2、大鼓和鑔各一。

  活動過程:

  一、談論迎新春主題

  1、剛過了元旦,再過幾天就要過一個我們中國人的節日,這是什麼節?

  2、在中國的新年(春節)里人們做些什麼?

  二、演唱歌曲《過新年》

  1、演唱歌曲。

  隨著歌聲想象人們是怎樣過年的,如何表現熱鬧的歡慶場面。

  2、再次演唱,想象新年敲鑼打鼓的情境,教師運用情景語言糾正幼兒的口型,做到吐字清晰。如:

  師:鑼鼓敲起來的時候會發出什麼聲音呢?

  幼:咚咚咚、嗆嗆嗆。

  師:這是一隻新鼓,敲出來的聲音真精神,新的鑼亮閃閃,很明亮。(邊演示邊請幼兒注意教師發“咚”和“嗆”時的口形)

  引導幼兒以找新的小鼓和小鑼的方式,互相傾聽誰的聲音最好聽。

  三、嘗試用不同的節奏伴奏

  1、敲鑼。聽琴聲,按照拍律拍節奏,表現模仿敲鑼的動作。

  2、打鼓。聽琴聲,按照拍律拍節奏,表現模仿打鼓的動作。

  3、小朋友聽了真高興。聽琴聲,用拍手轉動手腕錶現小朋友歡天喜地的動作。

  每一次嘗試輪換著請一位幼兒按大家商定的節奏,用自己的手勢來指揮。

  四、合作表演

  幼兒在以上三種表現方法中,按自己的意願任選一種,分成三組,由三位幼兒分別當指揮,合作進行表演。

  五、打擊樂演奏

  1、選取小鈴、圓舞板、鈴鼓小樂器,分別模仿敲鑼、打鼓、拍拍手,共同表演。

  2、增加大鼓和鑔,共同商量何時介入,怎樣介入。

  3、嘗試介入大鼓和鑔,與小樂器合作演奏樂曲。

  幼兒園小班《喜氣洋洋過新年》新年系列主題活動教案3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音樂課程標準》為指導思想,結合新的教學理念、以新的教學大綱為依據,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採用遊戲、比賽等適合低年級學生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把快樂教學引入課堂之中,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愉悅的心情,積極主動的完成教學目標。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透過各種音樂活動陶冶學生美的情操,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課的內容

  1、認識並學習小堂鼓、小鑔、小鑼的演奏方法。

  2、學習歌曲《過新年》

  三、教材分析:

  1、《過新年》是小學音樂三冊上的一首歡快、熱烈的兒童歌曲。四二拍,五聲C宮調式,一段體結構。歌曲採用了漢族民間音調和秧歌舞的節奏特點,曲調歡快、活潑,尤其是歌中模擬鑼鼓音響的襯詞“咚咚嗆”的反覆出現,為歌曲增添了熱烈歡快的節日氣氛,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孩子們喜氣洋洋過新年的歡樂情景。

  2、本學期教材中雖然要求學生認識1、 2 、 3 、5 、 6 、1六個音,但在初學這首歌曲時就開始學唱歌譜,對學生來說依然有些困難,而新的課程標準中也要求淡化識譜教學,所以歌譜教學部分以用“la”模唱為主,不出現具體的唱名,以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四、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遊戲、模仿、比賽、爭第一,但他們注意力容易轉移,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應該以趣味性的遊戲和靈活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來調動、保持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之想學、願學、愛學、樂學。

  五、課的特點

  1、本課淡化對識譜及演唱方法等音樂技能的學習,重視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以模仿、遊戲等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學習中去,使學生在欣賞歌曲、演唱歌曲的過程中發現音樂的美、感受到音樂的美、體驗到音樂的美,使之想聽、愛唱、願學、樂學。

  2、本課努力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和諧、平等、友好的情緒中去探索、去學習、去體驗音樂帶來的樂趣。

  3、本課中,學生一人一雙竹筷,一人一對手絹,大大提高了學生對音樂實踐活動的興趣。

  六、設計方案:

  課題

  第十一課 過新年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歡快、熱烈的情緒演唱歌曲《過新年》。並結合律動表現歌曲的歡樂情緒。

  2、聽歌曲錄音或教師範唱感受歌曲、模唱歌曲。

  3、認識民民族打擊樂器鑼、鼓、鑔,能掌握其演奏方法,並能為歌曲伴奏。

  4、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鼓點創編、自編動作等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1、歌曲教學;

  2、三種樂器的認識及演奏方法

  教學難點

  歌曲的三、四句

  教具準備

  1、 鼓、鑼、鑔

  2、小竹筷若干雙,手絹、綢子若干;

  3、鋼琴

  學習過程

  學習環節

  學生活動

  教師指導與點撥

  時間

  一、激發興趣

  隨音樂照鏡子

  1、講解遊戲《照鏡子》的規則。

  2、指導學生做遊戲。

  2分鐘

  二、認識三種樂器,解決節奏難點

  1、學生模仿小堂鼓的演奏方法。

  2、練習螢幕上的節奏。

  3、學習小鑔和小鑼的演奏方法。

  1、師:請你閉上眼睛仔細聽,是誰在唱歌呢?(師演奏小堂鼓)

  2、講解小堂鼓的演奏方法

  3、指導學生演奏鼓點。(展示歌曲裡的鼓點。)

  約6分鐘

  學習環節

  學生活動

  教師指導與點撥

  時間

  4、用三種樂器演奏螢幕上的節奏。

  4、講解小鑔和小鑼的演奏方法

  5、指導學生練習各種節奏。(展示)

  三、學習歌曲

  1、學生回答問題

  2、欣賞範唱。

  3、隨音樂做動作。

  4、做遊戲《對對子》。

  5、完整演唱歌曲。

  6、加三種樂器伴奏,一起來演唱。

  1、師:我們一起敲鑼打鼓真開心。那誰能告訴我,在什麼情況下,人們要敲鑼打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好聽的歌《過新年》。(展示《過新年》的MTV。)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