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優質科學教案說課稿《斜坡開汽車

幼兒園大班優質科學教案說課稿《斜坡開汽車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優質科學教案說課稿《斜坡開汽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探索斜坡高度與汽車下滑速度的關係。

  2、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在實驗中的發現。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分工合作帶來的快樂。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過程

  活動開始前,我在教室裡讓幼兒自主玩小車,在此基礎上,幼兒能說出許多玩小車的方法,知道我們用了力小車就會開動。接著匯入設疑:假如不用力,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小車自己開動?可能多數幼兒回答不出,這時我出示跑道和積木,引導和幫助幼兒解決這一難題。幼兒會根據我提供的材料搭出高的斜坡和低的斜坡,而後讓幼兒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操作交流演示,分享成功。這一活動,主要在於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解決不要力氣讓小車自然下滑的方法,引出斜坡。

  第二個環節就是探討、感受汽車下滑速度與斜坡高度的關係。南京師範大學張俊教授曾說過:科學思維是一種實證的思維方式,即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理性思考。幼兒有了思考就得讓他去實踐,凡事都要試一試。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就是透過猜想“小車從不同高度的斜坡上滑下來速度怎麼樣”,而後付諸於實踐操作,最後討論交流自己的發現去驗證猜測。在幼兒操作中,我所做的就是觀察與傾聽,必要時和孩子們一起玩,做幼兒探究活動的支持者和鼓勵者,最大限度地放手讓幼兒透過親身經歷去發現,讓幼兒體驗發現的樂趣,成功的快樂。透過這個遊戲,幼兒會發現小車從高的斜坡上滑下來速度快,斜坡越高,汽車下滑的速度越快。同時證明有時候猜想不一定正確,一定要透過實驗才能知道答案。

  最後就是斜坡在生活中的運用,科學活動來自於生活,為生活所服務,從而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的斜坡。同時出示毛糙的跑道,引導幼兒探討比較小車從光滑的斜坡和毛糙的斜坡上滑下來速度的不一樣。

  根據《綱要》中“科學活動是培養孩子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索問題”,要求教師:“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實際操作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1、活動設計著眼於幼兒發展水平、經驗與需要。

  我班幼兒正處於大班上學期,他們善於探索,喜歡研究新鮮事物,樂於合作,表達能力強,無論在科學活動中還是區域活動中,總是能看到他們鑽研、探索的身影。

  2、活動內容源於幼兒生活。

  本次活動是從幼兒生活經歷中引發出來的。在幼兒戶外活動時,在幼兒自主玩小車的過程中我觸發靈感,形成了一個在不同坡度上開汽車的實驗設想,並利用簡單的生活用品,如:搭建斜坡用的kt板和積木,這些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的東西,讓幼兒更多體會到科學的真實,為他們剝去科學的神秘外衣。

  幼兒生活中的隨機經驗是最自然、最能使幼兒對科學產生一種切身的體會與認識,有益於萌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3、以探索方式進行科學實驗

  本次探索活動,實際上是幼兒一次自我學習、自我成長的過程。在實踐中,幼兒將根據材料的提供,變化坡面高度、反覆實驗比較不同高度對汽車滑行速度的影響。活動中是兩兩合作進行的,我主要是以引導方式,啟發幼兒解決問題,從而給幼兒自主探索實踐留了足夠的時間與空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