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潛水艇大班科學教案

瓶子潛水艇大班科學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瓶子潛水艇大班科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目標:

  ⒈在動手實驗中,探索潛水艇沉浮的簡單原理。

  ⒉能與同伴合作實驗,並大膽交流自己的發現。

  準備:

  ⒈潛水艇沉浮的影片。

  ⒉人手一份實驗記錄單、筆。

  ⒊繫有線的玻璃小瓶子若干、玻璃彈珠若干、透明水箱(6個)。

  過程:

  一、運用影片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⒈(播放潛水艇沉浮的影片)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

  ⒉師:潛水艇為什麼可以沉入水中,又可以浮出水面?是什麼幫助潛水艇一會沉、一會浮的?我們用瓶子當潛水艇一起來做個沉浮的小實驗就知道了。

  二、實驗一:嘗試讓瓶子潛水艇下沉的小實驗

  ⒈師:如果把瓶子潛水艇放入水中,它會怎樣呢?誰來試一試!

  (猜測後,請個別幼兒講解並演示)

  師:發現情況,敵人來了!我們怎樣讓浮起來的瓶子潛水艇沉入水底呢?

  (幼兒大膽講述能讓浮起來的瓶子潛水艇沉入水底的各種方法)

  ⒉師:大家想到了好多方法,這兒有一些玻璃小彈珠,看它們能不能讓輕輕的瓶子潛水艇沉下去。

  要求:兩人合作實驗,輕輕地投珠子,記住投入幾顆時瓶子潛水艇就沉下去了,每次投入珠子後把瓶蓋擰緊再放入水中實驗,仔細觀察後認真地記錄在第一張記錄單上。

  介紹記錄單:上面一格是瓶子所在的位置,下面一格是記錄所放珠子的個數。

  ⒊幼兒合作操作,做瓶子潛水艇沉下水的小實驗並進行記錄。

  ⒋交流操作結果:

  師:你是怎樣讓浮在水面上的瓶子潛水艇沉到了水底?為什麼?

  師:那怎樣讓它再浮起來呢?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把一定數量的玻璃彈珠放進去,瓶子變重了,它就沉下去了,取出玻璃彈珠後它又變輕了,就浮起來了。

  三、實驗二:嘗試讓沉入水底的瓶子潛水艇懸浮在水中的小實驗

  (播放潛水艇在水中懸浮潛行的影片 ,幫助幼兒理解“懸浮”的概念)

  ⒈師:潛水艇能在水中沉浮自如,現在,潛水艇要偵察敵情,它要在水中潛行,你們能不能讓瓶子潛水艇也懸浮在水中,有什麼辦法?請你和好朋友去試一試,然後把你們的實驗結果記錄在第二張記錄單上。

  ⒉幼兒合作操作並記錄,教師提醒幼兒嘗試:放置幾顆才能使潛艇不沉到底又儘量少露出水面?

  ⒊交流實驗結果。

  師:你們成功了嗎?請介紹一下你們的好方法?

  師:有誰失敗了嗎?沒關係,我們一起來尋找失敗的原因。(視實際情況請幼兒上來演示操作過程,引導幼兒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師小結:當我們改變了瓶子潛水艇中珠子的數量時,潛水艇的重量其實也發生了改變,所以它能控制在水中的位置。四、經驗遷移:瞭解魚在水中自由沉浮的原因⒈師:其實潛水艇沉浮的本領是從一種動物身上學來的,請小朋友猜一猜是哪種動物?

  ⒉師:潛水艇還真的是學了魚的本領才能沉浮的,那到底魚身上有什麼奇特的東西讓魚沉浮自如呢?

  ⒊觀看PPT,瞭解魚鰾的作用:

  ——教師小結:原來潛水艇就是學了魚身上的魚鰾來讓自己沉浮的。

  ⒋師總結:聰明的人類從動物身上學到了很多本領,發明了很多東西來方便我們的生活。

  活動設計說明:

  科學源於生活,啟於生活,生活是科學教育的源泉,科學教育根植於幼兒的日常生活。以下結合《源於生活的幼兒園科學活動》網路講座精神談談我在設計大班科學活動《瓶子潛水艇》中的一些做法。

  一、活動內容生活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學習特點也要求幼兒科學教育的內容取之於幼兒生活 ,因此我在選擇該科學教育的內容時,以幼兒的社會生活為基石,抓住了幼兒身邊較熟悉的事物——潛水艇來組織本次活動。那是在一次觀看動畫片的活動中,孩子們看到了潛水艇,很快便引起了幼兒的興趣,尤其是一些男孩子,興奮地告訴我:“我在電影裡看到過!”還有的說:“我家有一本書,那上面就有潛水艇。”幾個小朋友都好奇地問我:“為什麼潛水艇可以一會兒沉入水中一會兒又浮出水面?”為了滿足幼兒的探索需求,讓孩子瞭解潛水艇下沉和上浮的原理,我設計了這次科學實驗活動,讓孩子在實驗活動中主動探索、發現潛水艇沉浮的秘密。

  二、活動材料生活化

  材料是科學活動的載體,我們應慎重考慮科學活動中的材料選擇,並激發幼兒與材料發生相互作用,促進幼兒積極地去發現、去尋找、去探索科學奧秘的願望。根據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提出幼兒園科學活動選擇材料應該生活化的觀點,我努力挖掘了幼兒所熟悉的生活中的可利用材料:繫有線的玻璃小瓶子若干、玻璃彈珠若干、透明水箱等,激發幼兒參與科學探索活動的積極性,有效提高了幼兒與材料的互動。

  三、活動形式生活化

  ⒈融入電教裝置,活動匯入生活化。

  潛水艇對於多數幼兒來說可能認識,但對於它的功能、原理等也許還不瞭解。本活動我結合生活教育理論,運用現代教育媒體——潛水艇影片作為匯入,以其具有的直觀、引人入勝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形象鮮明生動而又易於接受和理解,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透過生活中潛水艇的`沉浮現象,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彌補了幼兒科學活動說教為主的不足,透過視聽資訊的傳遞讓科學活動更富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實際。

  ⒉創設情景,過程組織生活化。

  在科學活動過程的組織中,我靈活運用生活化的策略 ,密切幼兒生活,以觸動幼兒的內心體驗為核心,從創設情景中入手,根據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搭建幼兒內心體驗的新平臺,以深刻體驗為基礎,豐富幼兒的經驗。在先後兩次實驗中,我創設了遊戲化、生活化、趣味化的情景,透過幼兒與同伴合作實驗、記錄與相互交流,幫助他們建構了嚴謹的科學概念。幼兒發現了往瓶子潛水艇中投入一定數量的珠子能使瓶體變重,讓瓶子潛水挺沉下去;而改變瓶中珠子的多少,也就是改變瓶子的輕重,從而能控制瓶子潛水艇在水中的位置。幼兒輕鬆地理解了潛水艇的工作原理——靠改變潛艇的自身重量來實現。潛艇它有多個蓄水倉。當潛艇要下潛時就往蓄水艙中注水,使潛艇重量增加超過它的排水量,潛艇就下潛。幼兒在身臨其境的觀察、探究、實驗和操作過程中,理解了科學對人們生活的實際意義,充分體驗到了與同伴合作以及實驗成功所帶給自己的喜悅,從而培養了幼兒真正的內在探索動機,保持了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四、科學活動應更好地為生活服務。

  該活動來源於幼兒生活又迴歸於幼兒生活,在活動的最後環節透過潛水艇這個點,幼兒感受到了其實生活中動物身上有很多本領是可以讓人類去學習的,當人類學習了動物的本領並運用到生活中去的時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整個活動中,幼兒充分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使得整個探索過程具有無可估量的教育價值。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能靈活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科學活動幫助幼兒積累了解決問題的經驗,從而加強了知識與生活的聯絡,讓科學知識更好地為生活服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