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與人類活動》教案範文
《氣候與人類活動》教案範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氣候與人類活動》教案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課堂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湘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內容,是天氣與氣候內容學習的一個入門和基礎,對學生認識氣溫和降水等基本要素具有重要意義。我選擇安排了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三個問題:天氣與氣候、天氣預報、我們需要潔淨的空氣。用多媒體強大的資訊展示功能為學生創立積極思考的課堂情景,並透過課堂討論、角色模擬等活動,引導學生髮表見解、展開聯想、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快樂,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來,成為學習的主人。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②學會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初步瞭解天氣預報的相關知識;
③用例項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④學會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
(2)能力目標:藉助多媒體裝置,透過組織遊戲、角色扮演,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會、認識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和聯絡;讓學生了解天氣預報,熟悉常用天氣符號,認識衛星雲圖;從環保的角度讓學生理解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地理知識,學習對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學以致用。
教學重點:
①學會識別常用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學會對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②理解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學會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
教學難點:學會看天氣預報和城市空氣質量日報。
(二)學情分析
天氣和氣候的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絡密切,本堂課所面對的學生是初一年級學生,從年齡特點來看,他們好動、好奇、好表現。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以及學習的認知過程,我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如直觀的圖片和成語競賽,把他們的注意力始終放在本堂課的學習內容上。同時也在課堂上創造各種條件與機會,讓學生抒發各自的見解。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1、教學方法:比較法、課堂小組討論法、圖示法、活動法
2、教學手段:採用多媒體電腦教學手段。
(四)學法指導
1、讓學生課前收集天氣或氣候方面的成語,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節目。透過此類活動,可培養學生初步學會利用課本以外的資源獲取地理資訊的基本技能,培養地理學習能力。
2、透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現代科學研究的社會化趨勢需要群體研究方式,互動能力的培養日益顯得重要。本堂課討論的機會較多有師生之間、小組之間的互動。
(五)教學設計過程
匯入:
播放天氣預報前奏
(課堂小調查)每天收看天氣預報的同學有哪些?
(問)為什麼我們每天要收看天氣預報?(天氣和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舉例說明)天氣是人們經常談論和關注的話題,那麼,天氣與人類哪些方面有關係呢?
(學生活動)學生自由發言,談談天氣對自已的上學、參加活動、生活等方面的影響。(天氣與戶外活動、交通、農業生產、航海、軍事、工程建設、商業………)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感受豐富多彩的大自然,貼近生活,激發興趣。
三國時期諸葛亮“趁濃霧草船借箭”、“借東風火燒曹營”。
引入新課題:
第一模組:天氣與氣候
活動1:成語大賽
比賽規則:要求各組同學透過討論,在3分鐘內寫出有關天氣或氣候的成語,每寫對一個加1分,重複不得分,寫錯扣2分。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從生活的直接經驗和生活世界中感悟地理。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會、認識有關天氣與氣候概念的內涵以及它們的區別和聯絡。
一、天氣與氣候
1、天氣是指某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陰晴、冷暖、風力大小等大氣狀況的綜合表現。
突出特點是多變。
2、氣候是指某個地方多年內的天氣平均狀況。
突出特點是: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天氣與氣候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不同點
相同點
天氣
1、短時間
2、多變
都指一個地方的天氣狀況
氣候
1、長時間
2、相對穩定
(說說看)讓學生描述上課時教室外的天氣狀況。
(過渡)天氣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如何提前知道天氣狀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氣,避免和預防不利天氣的危害呢?
討論:我們可以從哪些途徑瞭解天氣狀況呢?看誰答得快。
看雲識天氣、農諺、廣播、報紙、電話(121)、上網、電視(天氣預報)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是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所以讓學生討論這個問題。對日常生活有幫助,既開闊學生眼界,又活躍思維。
第二模組:天氣預報
(影片)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
收看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並思考一下兩個問題:
①衛星雲圖中的不同顏色表示什麼含義?
②你認識哪些常見的天氣符號?能分別說出它們的名字嗎?
“衛星雲圖”的教學
仔細觀察並議一議,在衛星雲圖上,藍色表示_____,綠色表示_____,白色表示______區。白色越濃,雲層越____,降水量越____ 。
給出一幅衛星雲圖,請判斷我國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大體天氣情況。
(活動)天氣符號搶答競賽
展示:常用天氣符號圖,引導學生透過分類、形象記憶熟悉天氣符號。
重點講解風向的判斷方法。
(設計意圖)圖文合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易於理解、識記。
活動2:讓我們來爭當天氣預報員
學生模擬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播報課件顯示出的城市天氣狀況。
(此模組的總體設計思想)透過活動,學生能夠看懂電視天氣預報。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感受地理知識的實用性,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第三模組:我們需要潔淨的空氣
1、空氣質量與人類健康有什麼關係?
指導學生閱讀內容“空氣汙染對人體的危害”,瞭解空氣質量與人類健康的關係。
2、你會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嗎?
① 何為空氣汙染指數?瞭解空氣汙染指數的含義。
②出示全國主要城市空氣質量。
③瞭解釋出空氣質量報告的意義。
3、怎樣保護大氣環境?
(展示圖片)“北京下土了”、“可怕的沙塵暴” “解決空氣汙染的辦法”
活動3:你將採取哪些措施來來改善海口市的大氣環境?
(角色扮演)
1、海口市民
2、環保局的政府官員
3、工廠老闆
4、農民
課堂小結:透過這堂課的學習,相信大家都能分辨出天氣與氣候的區別,學會讀一些簡單的天氣符號,學會觀察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