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題活動豆寶寶教案

小班主題活動豆寶寶教案

  設計思路

  春天,是個萬物復甦的季節,也帶給孩子們許多的樂趣。在自然角中,我們收集了各種的豆子,有圓圓的赤豆,白白的扁豆,小小的綠豆,扁扁的蠶豆等等,孩子們最近沉浸在探索豆子的樂趣中,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認識了豆子,還用豆子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活動,數學活動“有趣的豆寶寶”就是用蠶豆和豌豆這兩種生活中的'材料進行的排序活動。活動的題材來源於生活,既再現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又有所提升。

  數學是抽象的,需要幼兒透過遊戲和操作去理解和掌握。因此,整個活動以“春媽媽”這一角色融入到幼兒中,透過“剝一剝”、“比一比”、“排一排”、“做一做”引導幼兒觀察豆子的形狀、大小並進行排序活動,讓幼兒感受到活動的趣味性。

  活動目標

  1、在跳跳、做做、玩玩中體驗春天的快樂氛圍,喜歡春天的美好。

  2、嘗試簡單的排序,在操作中學會保護自己。

  3、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細鉛絲、每組一份蠶豆和豌豆、春姑娘的花環、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 跳“春”的律動

  師:“我是春媽媽,願意和我跳個舞嗎?”

  師:你想用什麼動作來表示春天來了?(小花、蝴蝶、柳樹等)

  師:我們和春媽媽一起來跳個舞。

  2、做“春”的禮物

  (1)剝一剝

  師:“春天來了,許多有趣的豆寶寶也出來玩了!,可這些豆寶寶還在被窩裡睡覺,我們把她們叫出來好嗎?”

  1、提出操作要求:把豆寶寶放在紅色簍子裡,剝下的豆莢放在藍色簍子裡。

  2、幼兒操作開始剝豆子

  (2)比一比

  指導幼兒認識蠶豆和豌豆

  師:“籃子裡的豆寶寶有幾種?”

  師:“你認得它們嗎?它們叫什麼名字?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比一比蠶豆和豌豆有什麼不一樣”

  教師小結 :蠶豆長的大,豌豆長的小;蠶豆是扁扁的,豌豆是圓圓的。

  師:“你喜歡吃蠶豆豌豆嗎?”“你吃過什麼東西是用蠶豆、豌豆做的?”

  師:“以後,你們食堂裡、家裡吃蠶豆豌豆時都要喜歡吃,它們是營養豐富的蔬菜。今天,春媽媽給你們帶來了蠶豆豌豆做的好吃的東西。”

  (3)排一排

  師:“看,老師把豆寶寶變成什麼了”?“仔細觀察項鍊上的豆寶寶是怎麼排隊的”?

  教師示範做項鍊,師:“先拿一個蠶豆寶寶穿進去,再拿一個豌豆寶寶穿進去,要小心點,最後把鐵絲兩頭連線起來。一條豆寶寶做的項鍊就做好了。

  啟發幼兒思考,“豆寶寶還可以怎麼排隊呢?”

  (4)做一做

  A、幼兒動手操作,把豆寶寶穿在鉛絲上,教師提醒幼兒使用鉛絲時要注意安全。

  B、先做好的幼兒和教師講講豆寶寶是怎麼排隊的,教師幫忙把鉛絲兩頭連起來。

  3、秀“春”的禮物

  A、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師用相機給幼兒留念。(放各種節奏的音樂,讓幼兒跟著節奏走場展示自己的作品 。

  B、師:“你們想不想看自己的表演?”

  C、放錄影給幼兒看。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把表達與表現有機的進行整合,為孩子們創設了條件,使孩子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樹立了以“兒童發展為本”的理念,尊重孩子,把孩子們自己發現的問題交由孩子們自己解決,大家各抒己見,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表達表現自己的認識,讓孩子與老師,孩子與孩子,孩子與環境發生互動,互相學習,互相感染,真正發揮了幼兒學習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得到了提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