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託班綜合《小馬的鈴鐺丁零響》教案設計
幼兒園託班綜合《小馬的鈴鐺丁零響》教案設計
設計思路:
1. 託班幼兒對周圍事物充滿濃厚的興趣,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愛模仿的特點非常突出,模仿是這一時期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透過模仿學習掌握別人的經驗。
2. 由於嬰幼兒語言發展水平低,教育的形式以有趣的情景方式出現在嬰幼兒的面前,會直接引起嬰幼兒們的`關注興趣,並使幼兒自然投入整個情景表演中去,讓孩子體驗 “ 前 ”“ 後 ” 將這活動使用有響聲的道具更能引起嬰幼兒的愛好,然後再變化角色,重複體驗 “ 前 ”“ 後 ” ,嬰幼兒的興趣始終保持較強的濃度,這樣的過程,應該說符合我們託班年齡的特點。
目的:
透過情景表演,讓嬰幼兒體驗 “ 前 ”“ 後 ”
活動準備:
與幼兒人數相等的鈴鐺和尾巴
胸飾:馬、狗、貓。
活動重點:
讓嬰幼兒在遊戲中體驗 “ 前 ”“ 後 ”
活動流程:
一、 看錶演
1. 老師向幼兒作交代:我們去了上海動物園,看到了許多動物,我們小朋友都喜歡,今天我是馬媽媽,要帶著小馬去玩了,小馬可高興啦,胸前掛了一隻小鈴,瞧!多神氣啊,身後的尾巴,搖呀搖,小馬在草地上高興地跑呀跑,一邊跑一邊念兒歌: “ 小馬小馬 跑呀跑,前面小鈴丁零響(搖小鈴) 小馬小馬 跑呀跑,後面尾巴搖呀搖(用手搖動尾巴)
2. 馬媽媽提問: “ 小馬小馬,你的鈴鐺在哪裡? ”
小馬回答: “ 我的鈴鐺在前面 ”
馬媽媽又問: “ 小馬小馬,你的尾巴在哪裡? ”
小馬回答: “ 我的尾巴在後面 ”
(可反覆進行)
二、 學表演
1. 老師告訴小朋友:我們大家也來 做小馬 的遊戲,好嗎?請小朋友拿上小鈴和尾巴和小馬胸飾跟著老師一起遊戲,小馬我們去跑步了。小馬跟著馬媽媽一 起跑呀 跑,邊念兒歌 “ 小馬小馬 跑呀跑,前面小鈴丁零響, 小馬小馬 跑呀跑,後面尾巴搖呀搖 ”
2. 老師提問: “ 小馬小馬,你的鈴鐺在哪裡?小馬小馬,你的尾巴在哪裡? ” 讓小兒邊回答邊做以上相應的動作,在遊戲中知道 “ 前 ”“ 後 ”
三、 變換角色
1. 老師向嬰幼兒總述小馬的遊戲
現在我們改換其他動物的遊戲 “ 汪汪 ” 誰來了?(小狗)我們做小狗的遊戲,現在老師是狗媽媽,我們掛上小狗胸飾,掛好小鈴和尾巴,狗媽媽帶著小狗出去玩。
“ 小狗小狗 跑呀跑,小狗的鈴鐺在哪裡? 小狗小狗 跑呀跑,小狗的尾巴在哪裡? ”
幼兒邊回答邊做相應動作。
小狗的鈴鐺在前面, 小夠的 尾巴在後面。
2. 將遊戲再改換成小貓角色,讓幼兒以自身為中心,區別 “ 前 ”“ 後 ” ,創編角色,學念兒歌。
3. 遊戲又回到小馬:小馬說肚子已經餓了,我們一起去草地上吃青草吧。小馬小馬跑呀跑,到草地去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