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的教案設計
《井底之蛙》的教案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疲倦、邀請、瞠目結舌、渺小”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井底之蛙為什麼覺得自己很渺小。
3.對照課文,注意朗讀古文的語調,領悟寓意。
重難點、關鍵:
朗讀課文,體會井底之蛙為什麼覺得自己的很渺小。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有關大海的錄影片段。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彙報預習,匯入新課
1.由學生彙報課前預習——所蒐集的寓言故事概要及其寓意。
2.教師小結:寓言是藉助一則故事來揭示較為深刻的道理。
3.引入新課:出示掛圖(一隻坐於井底的青蛙),板書課題:井底之蛙。師引導:今天學習《井底之蛙》來看看這則寓言有什麼寓意,要告知我們。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生字卡片抽讀、正音。
2.自由讀文,畫出不理解字詞,同桌合作互釋對方不懂字詞的意思。
3.全班交流:提出同桌合作仍無法理解的字詞意思,全班討論解決。
4.指名分節讀文,師點撥。
三、再讀課文,感悟大意。
1.默讀課文,思考你讀懂了什麼內容?
2.課堂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學生自由說,教師相機疏理。
四、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學習第一節
1.師導:青蛙生活在井底有什麼快樂之處?用“_______”畫出。
2.齊讀青蛙之樂的名字“我生活在這裡真快活……算是到了極點。”
3.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青蛙之樂(獨佔水井、進退自如、生活舒適……)
4.指導朗讀第一節,要求讀出誇耀的語氣,注意抑揚頓挫的節奏。師指導。
(二)學習第二節
1.師導:海鱉生活在大海快樂何在?用“”畫出。
2.指讀海鱉之樂的語句,“用千里之遙,不能形容海的遼闊……這也可以說生活在東海的`大快樂吧!”
3.出示古文片段,自由讀一讀,注意古文語調節奏,師指導讀。
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
4.課堂討論:鱉生活在海里快樂是什麼?
5.觀看有關海的錄影片段,直觀感受大海之大。
6.指導朗讀海鱉的話,要求有抑有揚地讀出海鱉的快樂。
五、精讀課文,理解寓意。
1.質疑:對照井蛙與海鱉的快樂,說說井蛙為什麼瞠止結舌?
2.課堂討論:井蛙覺得自己渺小的原因是什麼(見識短淺)
3.延伸:你認為現實生活中有類似於井蛙一樣的人嗎?舉例說說(生暢所欲言)
4.指導抑揚頓挫地誦讀古文。
六、總結課文,昇華情感。
師結合板書總結:課文裡的這隻青蛙,安於井的現狀,把自己的一個角落當作整個世界,後來聽鱉到海之大才發現自己孤陋寡聞,夜郎自大,認識到自己很渺小。
七、指導書寫
強調“渺小”“邀”書寫時應注意結構緊湊。“澇”下方不是“方”。
八、作業
1.寫生字。
2.誦讀課文。
3.預習下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