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用字母表示數二》教案

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用字母表示數二》教案

  教學內容:

  教科書74頁例3及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周長、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的方法,能熟練地記憶用字母表示的周長、面積和體積公式並能用這些公式計算圖形的周長、面積和體積。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進一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數量關係的優越性。

  教學重點 :

  用字母表示一些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a、a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師:我們前面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和簡單的數量關係,請同學們用前面學習的知識回答大螢幕上的問題。

  多媒體課件顯示:一本剛出的卡通書預計每本x元,每本童話書比每本卡通書貴12元。

  x+12表示(),5x表示();

  如果每本卡通書定價為9元,每本童話書應該定價為()元;

  如果每本卡通書定價為6元,買4本同樣的卡通書要()元,買3本同樣的童話書要()元。

  學生完成後,抽學生的作業在影片展示臺上展出,並說一說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填。

  師:字母不但可以表示數和簡單的數量關係,還可以表示我們學習過的圖形的計算公式,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研究用字母表示周長、面積和體積公式。

  (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 教學例3

  (多媒體課件出示正方體)

  師:能說一說我們學習過的正方體的底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嗎?

  生:正方形的底面積=稜長稜長,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師:這個公式字太多,寫起來比較麻煩,如果用字母來表示這個公式,就比較簡單明瞭。但是用字母來表示正方體的底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與用字母表示數有些不一樣,在幾何圖形中哪個字母表示什麼是規定了的,這樣便於大家都知道這個字母公式的意思。比如在正方體中,就約定俗成地用S來表示正方體的底面積,V表示正方體的體積。

  (多媒體課件在正方形稜長上標a)

  那麼如果用S表示正方體的底面積,a表示稜長,正方體的底面積計算公式又應該怎樣表示呢?

  學生討論後回答:S=aa。

  師:能解釋你為什麼要這樣表示嗎?

  學生回答

  正方體的底面積=稜長稜長

  S=aa

  師:這裡aa還可以寫成a,表示兩個a相乘,讀作a的平方。來,和老師一起讀一遍。

  學生和老師一起讀。

  師:現在同學們知道怎樣用字母表示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了嗎?

  生:S=a。

  師:如果用V表示正方體的體積,用a表示正方體的稜長,那麼你認為該怎樣表示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呢?

  學生討論後回答:V=aaa或V=aaa。

  師:能說說為什麼這樣表示嗎?

  學生回答略。

  師:這裡的aaa可以寫作a,讀作a的三次方或者a的立方。

  學生和老師一起讀一讀。

  師:你能說說正方體的體積還可以怎麼表示嗎?

  生:V=a。

  三、鞏固測評

  課件出示75頁試一試,學生完成後交流。

  四、拓展總結

  作業:練習二十一4-6題。

  說一說2a、3a、a、a各表示什麼意義。

  板書設計:

  用字母表示數(二)

  S=a

  V=aaa或V=aaa V=a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