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恰當的事實論據來證明中心論點教案設計參考

選擇恰當的事實論據來證明中心論點教案設計參考

  【教學目的】透過學習,使學生學會選擇恰當的事實論據來證明中心論點。

  【教學重點】論據選擇的全面性和典型性。

  【課型設計】以學生練習為主的訓練課。

  【課時設計】1課時。

  【教 具】常規教具、教學投影。

  【教學步驟】

  一 開場白:

  上次作文課,我們學習了根據材料提煉觀點。今天,我們來學習選擇恰當的事實論據來證明論點。上週已經讓同學自學了第137頁的“作文訓練──讓事實說話”,下面我們來檢查一下同學們的自學效果。

  二 第一階段訓練。

  1.教師給同學發講義並指導完成講義上所提的問題。

  講義內容:

  貴在有恆

  若有恆,何須三更起半夜眠;

  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這副對子說出了一個道理,若要事業有成,必須有恆心。“有恆”就要刻苦努力,堅持不懈。愛迪生說得好,“如果你希望成功,當以恆心為良友。”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古今中外,凡成大業者,無一人離得開“恆”字。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花了四十年的時間,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完成了鉅著《資本論》。李時珍品嚐百草,足跡萬里,博覽群書,寫出《本草綱目》。百歲老人孫局仙九十年如一日,堅持每天練字,成為全國書法徵稿賽中的佼佼者。丹麥天文學家開普勒之所以能發現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是因為他在30年中,天天堅持了觀察星象。

  “有恆的”,就是要不怕苦。世界上的事情總是艱難曲折。要克服前進路上的困難,必須經得起苦和累的考驗,有時甚至是痛苦的折磨。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為採摘數論皇冠上的“明珠”受的折磨是難以言傳的。

  “有恆”,來源於有志。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古今中外凡在學業、技藝上能持之以恆、頑強奮鬥的人,無不懷有造福人類的遠大抱負和崇高理想。馬克思寫《資本論》就是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砸碎舊世界,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

  今天,在向社會主義現代化進軍中,更需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每個青年都應該為實現現代化這個宏偉目標而刻苦學習,鍥而不捨,努力工作,百折不撓。只有這種人,才能為現代化作出較大的貢獻。反之,經受不住苦和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半途而廢,都將一事無成。

  問題:

  (1)如果將證明“‘有恆’,就是要不怕苦”這個分論點的有關陳景潤的事例換成“紅軍不怕遠征難”的事例,可以嗎?

  (2)如果將證明“‘有恆’,來源於有志”這個分論點的事例換成科學家諾貝爾不顧自己被炸傷,家人被炸死而最終研製成炸藥的事例,可以嗎?

  (3)如果將證明“‘有恆’,就需要刻苦努力,堅持不懈”這個分論點中的“孫局仙練字”換成王獻之刻苦學書,終成書法大家的事例,可以嗎?

  答案:

  (1)不可以,因為從全文看,文章是說的“治學”。

  (2)不可以,因為這個例子更多的是體現諾貝爾為了科學事業不怕犧牲的獻身精神。

  (3)不可以,因為這樣不能照顧到古今中外四個方面。

  2.教師指導同學總結選擇事實論據應注意的事項。

  (1)要能有力證明論點,忌諱模稜兩可。

  (2)要能多方面照顧論點。

  三 第二階段訓練: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資料,指導同學完成。

  投影片內容:

  下面哪些事例可以證明“成功離不開勤奮”這個論點?

  A 民族英雄文天祥從小就喜愛讀書寫作,被俘後在獄中還不忘創作,寫下了有名的.《正氣歌》,表現了自己的錚錚鐵骨。

  B 鄧亞萍身材矮胖,高不足1.50米,但她能針對自己的弱點堅持刻苦訓練。她除了認真完成教練佈置的訓練任務外,還自覺延長訓練時間,提高訓練難度。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終於成為世界頂級的乒乓球運動員。

  C 愛迪生一生的發數以千計,他經常為解決一個難題而連續工作數天不出實驗室一步。他說:“天才就是一分智慧加上九十九分汗水。”

  D “滄海可填山可移,男兒勇氣當如斯”,鐵人王進喜和他所率領的1205鑽井隊正是憑藉著這種精神,在艱苦的條件下打出了我國第一口高產油井。

  E 少年毛主席即胸懷大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他這種“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精神鼓舞著他克服了日後革命征程中的重重險阻。

  F 魯迅是我國現代文豪,有人向他請教寫作秘訣,他說道:哪裡有什麼秘訣,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寫作上了。

  G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雖以殘暴聞名於世,但他勤於政事卻是值得稱道的。傳說他每天必須看120斤的竹簡文書,看不完就不休息。秦國得以結束諸侯割據的狀態,統一全國,和秦始皇的這種勤奮精神是分不開的。

  答案:B、C、F、G

  四 佈置作業:

  任選下列一題,從古今中外四個方面尋找事實論據進行論證,寫一篇不少於500字的議論文。

  題目:

  1.小處不可隨便

  2.適應變化

  3.志當存高遠

  4.開卷有益

  5.開卷未必有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