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設計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闡明群落的演替過程。
2.說明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3.關注我國實行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退牧還草的政策。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群落的演替過程。
三、教學策略
本節應緊緊抓住“動態發展觀”實施教學。如果說群落的結構可從橫向進行剖析,是現時性的,那麼在群落的演替中,教學要用歷史性的眼光,從縱向進行尋蹤。群落是一個動態系統,它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群落中物種結構相對穩定。但是,當群落結構受到干擾或破壞,一些種群消失了以後,總會有其他一些種群來佔據這個群落的空間,經過一段時間,又會有另一些種群興起,逐漸取得優勢。群落演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總是向著群落恢復相對穩定狀態的方向進行。
有條件的學校,在進行“問題探討”內容的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觀看錄影資料片(或類似題材),引發學生思考。事實上,學生對群落演替的現象並不陌生,只是沒有建立起概念與現象之間的聯絡。在教學中教師應儘可能從學生熟悉的事例出發,引匯出群落演替的各個階段。值得注意的是,要始終圍繞著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聯絡與相互作用,以動態發展觀引發學生對演替的本質進行思考。
“棄耕農田上的演替”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與“發生在裸岩上的演替”過程相比較,分析共同點與不同點。提示學生思考:農田是人類對自然群落進行改造的產物,在農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復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在學習了這兩種演替型別後,教師引出“初生演替”與“次生演替”的概念,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
關於“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的教學,教材中提供了“踐踏對草地群落的影響”的素材,意在從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事例展開教學。“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這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事例,但人們未必從群落演替的角度思考過。教學要在“熟悉的,未必是知道的”題目上做文章,培養學生觀察現象、發現問題的能力。建議有條件的學校,讓學生在野外進行實地考察,然後在課堂中組織討論。
實地觀察時,提示學生根據踩踏情況,將雜草進行分類:經常被踩踏的地方的種類;輕微被踩踏的地方的種類;不太被踩踏的地方的種類。要作較長期的觀察,將觀察的情況列表記錄,必要時將觀察到的情況繪圖,或用拍攝照片方式進行記錄。觀察時要注意:
雜草的種類;
莖稈高度和長勢;
生長的密度和植物蔓延的方向;
周圍樹木生長等其他的情況;
可挖出一些草本植株,觀察其根的形態。
在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相關資料(也可讓學生舉例)分析人類活動對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響。在分析中要把握:(1)人類活動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的,可以對生物之間、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關係;
(2)人類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殺動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於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由此引出“退耕還林、還草、還湖”。建議這部分內容採用上網調查或透過其他渠道收集資料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調查:
(1)我國水土流失造成的嚴重後果,認識到必須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絕不能以犧牲環境和浪費資源為代價求得一時的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處理好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致力於生活環境的改善;
(2)《退耕還林條例》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3)政府在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湖”時的主要政策,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中要一分為二地看待人類對群落演替的影響。引導學生正確看待人類生存和發展與群落演替的良性發展之間的關係。
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影響的另一個重要方面,表現在外來物種的入侵。關於外來物種入侵,在人教版義務教育教材中已有所介紹,故在本節中該概念沒有出現。由於在本節練習中涉及了這方面的知識,應適當介紹相關內容:
(1)人類活動有時會有意或無意地將一種新的.物種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適宜的條件下,這些脫離了原有生物之間相互作用關係的新物種往往會大肆擴散和蔓延開來,迅速成為優勢種,打破原有群落的穩定性,危及已有物種特別是珍稀瀕危物種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對當地經濟、社會造成巨大危害;
(2)與人類對環境的直接破壞不同,外來入侵物種對環境的破壞及對生態系統的威脅是長期的、持久的。當人類停止對某一環境的汙染後,該環境一般會逐漸恢復,而當一種外來物種停止傳入一個生態系統時,已傳入的該物種個體並不會自動消失。由外來物種入侵導致的本地物種的滅絕往往是不可恢復的;
(3)我國目前已公佈了外來入侵物種名單。1982年原產美國的松材線蟲在南京中山陵附近首次發現傳入我國,到2001年,已經在江蘇、安徽等十多個省八十多個縣(市)發現松材線蟲危害,每年致死松樹600多萬株,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十億元。隨著我國對外交流活動的不斷增多,防止外來入侵生物的危害,已成為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而艱鉅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