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熱與熱化學方程式教案
反應熱與熱化學方程式教案
第1講反應熱與熱化學方程式
Ⅰ.知識回顧
一.反應熱焓變
1.反應熱通常情況下的反應熱即焓變,用ΔH表示,單位___。
舊鍵的斷裂___能量;新鍵的形成___能量,總能量的變化取決於上述兩個過程能量變化的相對大小。吸熱反應:__者>__者;放熱反應:__者<__者。
2.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與反應物和生成物總能量的關係
放出熱量吸收熱量
前者為反應
3.放熱反應ΔH為“或ΔH吸熱反應ΔH為“”或ΔH?H=E(的總能量)-E(的總能量)
?H=E(的鍵能總和)-E(的鍵能總和)
4.常見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⑴常見放熱反應①②⑵常見吸熱反應①②
5.反應熱的測量儀器叫量熱計
二.熱化學方程式及其書寫
1.熱化學方程式是指。
既表明了化學反應中的變化,也表明了化學反應中的。
2.書寫注意事項:
⑴應註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固體(),液體(),氣體();不用↑和↓(因已註明狀態)。(若為同素異形體、要註明名稱),因為物質呈現哪一種聚集狀態,與它們所具有的能量有關,即反應物的物質相同,狀態不同,△H也不同。
⑵要註明反應溫度和壓強。因為△H的大小和反應的溫度、壓強有關,如不註明,即表示在101kPa和25°C。⑶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不表示分子個數,而是表示,故化學計量數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分數。相同物質的化學反應,當化學計量數改變時,其△H也同等倍數的改變。
如:2H2(g)+O2(g)=2H2O(l)ΔH=-571.6kJ/mol
H2(g)+1/2O2(g)=H2O(l)ΔH=-285.8kJ/mol
⑷△H的表示:在熱化學方程式中△H的“+”“-”一定要註明,“+”代表,“-”
代表。△H的單位是:或。
⑸熱化學方程式具有加和性,化學式前面的計量數必須與△H相對應;反應逆向進行時,△H值不變,符號相反。
三.燃燒熱和中和熱
1.燃燒熱是指kJ/mol。
幾個注意點:
①研究條件:25℃,101kPa
②反應程度:完全燃燒,產物是穩定的氧化物。
③燃燒物的物質的量:1mol
④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外界壓強一般指25℃,101kPa.所謂完全燃燒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質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轉變成對應的穩定物。如:C→CO2(g)、H→H2O(l)、S→SO2(g)
2.中和熱是。
中和熱的表示:(一般為強酸與強鹼)H+(aq)+OH-(aq)=H2O(l)△H=-57.3kJ/mol。
弱酸、弱鹼電離時要吸熱,△H>—57.3KJ/mol
3.中和熱的測定
實驗原理:△H=-4.18m(t2?t1)
n(H2O)?10KJ/mol-3
實驗用品:
實驗步驟:⑴準備(保溫);⑵量取鹽酸(定量、測溫);⑶量取燒鹼(定量、測溫);⑷混合(測溫);⑸
計算,分析誤差。
四.蓋斯定律:
對於一個化學反應,無論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焓變是______________的。這就是蓋斯定律。也就是說,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有關,而與具體的反應進行的途徑無關。
五.能源
百年時間,但化石燃料是一種的資源。所以必需重視開發新能源。
新能源有等,這些新能源的特點是。
思考:把下列14種能源按要求填入下表,並指出哪些是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水力、汽油、鈾、薪柴、酒精、天然氣、液化氣、熱水、煤氣、蒸汽、風力、電
II.突破重難點
重難點1.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焓變
【例題1】已知反應X+Y==M+N為放熱反應,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X能量一定高於M;
B.Y的能量一定高於N;
C.X和Y的總能量一定高於M和N的總能量;
D.因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所以一定不必加熱就可以發生。
重難點2.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例題2】已知在25℃,101kPa下,1gC8H18(辛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態水時,放出48.40kJ熱量。表示辛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C8H18(l)+12.5O2(g)=8CO2(g)+9H2O(g)ΔH=-48.40kJ/mol
B.C8H18(l)+12.5O2(g)=8CO2(g)+9H2O(l)ΔH=-5518kJ/mol
C.C8H18(l)+12.5O2(g)=8CO2(g)+9H2O(l)ΔH=+5518kJ/mol
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ΔH=-11036kJ/mol
【變式訓練】25℃、101KPa時,1g甲醇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液態水,同時放出22.68kJ熱量,寫出該物質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重難點3反應熱計算
【例題3】拆開lmolH—H鍵、lmolN-H鍵、lmolN≡N鍵分別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則
1molN2生成NH3的反應熱為591UP有效學習的平臺(),1molH2生成NH3的反應熱為。
【例題4】已知:BaSO4(s)+4C(s)=BaS(s)+4CO(g)?H??571.2kJ·mol?1
Ba(s)+S(s)+2O2(g)=BaSO4(s)?H??1473.2kJ·mol?1
Ba(s)+S(s)=BaS(g)?H??460kJ·mol?1
請回答:C(s)和O2(g)反應生成CO(g)
【變式訓練】已知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2
若1molCH4還原NO2至N2,整個過程中放出的熱量為867kJ,則△H2=。
【例題5】蓋斯定律在生成和科學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義,有些反應的反應熱雖然無法直接測得,但可以利用蓋斯定律間接計算求得。
⑴由於C燃燒時不可能完全生成CO,總有一部分CO2生成,反應C(s)+1O2(g)=CO(g)的反應熱無法直接2
測得,但該反應的反應熱可由以下兩個反應的反應熱計算求得:
C(s)+O2(g)=CO2(g)ΔH=-393.5kJ·mol—1CO(g)+1O2(g)=CO2(g)ΔH=-283kJ·mol—12
寫出C轉化為CO的熱化學方程式:。
⑵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的反應熱小而且轉化速率慢,有時還很不完全,測定反應熱很困難。透過下列兩個
反應可以間接求得石墨轉化為金剛石的反應熱:
C(s、金剛石)+O2(g)=CO2(g)ΔH=-395.4kJ·mol—1C(s、石墨)+O2(g)=CO2(g)ΔH=-393.5kJ·mol—1①石墨和金剛石相比,的穩定性更大,石墨轉化為金剛石的熱化學方程式為。②理論上能否用石墨合成金剛石?,若能,需要的條件是;若不能,理由是。
【教師點撥】
【例題6】已知1molCO氣體完全燃燒生成CO2氣體放出283kJ熱量;1mol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放出286kJ熱量;1molCH4氣體完全燃燒生成CO2氣體和液態水放出890kJ熱量。
⑴
⑵若1molCH4氣體完全燃燒生成CO2氣體和水蒸氣,放出熱量890kJ。(填“>”、“<”、“=”)⑶若將amolCH4、CO和H2的混合氣體完全燃燒,生成CO2氣體和液態水時,則放出熱量Q的取值範圍是。
⑷若將amolCH4、CO和H2的混合氣體完全燃燒,生成CO2氣體和液態水,且CO2和水的物質的量相等時,則放出熱量Q的的取值範圍是:。
重難點4中和熱
【例題7】含1molBa(OH)2的稀溶液與足量稀鹽酸反應,放出熱量114.6kJ.下列熱化學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A.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H=+114.6kJ/mol
B.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H=-114.6kJ/mol
C.1/2Ba(OH)2(aq)+HCl(aq)=1/2BaCl2(aq)+H2O(l)△H=-57.3kJ/mol
D.1/2Ba(OH)2(aq)+HCl(aq)=1/2BaCl2(aq)+H2O(l)△H=+57.3kJ/mol
【例題8】5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透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
(2)燒杯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
(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熱數值(填“偏大”、“偏
小”、“無影響”)。
(4)實驗中6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
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熱
(填“相等”、“不相等”),簡述理由
。
(5)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值會(均填“偏大”、“偏小”、“無影響”);用50mL0.50mol/L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值會(均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例題9】燃燒0.10g酒精(C2H5OH)生成液態水和CO2,放出的熱量能使100g水升高溫度7.12℃,計算酒
-1精的燃燒熱。(水的比熱容為4.184J·g-1·℃)
III.鞏固練習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僅指反應放出的熱量
B.熱反應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只表示物質的量,不表示分子個數
C.所有的燃燒都是放熱反應
D.熱化學方程式中分子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可以是分數
2.()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中,化學反應的△H前者大於後者的是
1①C(s)+O2(g)===CO2(g)△H1C(s)2(g)===CO(g)△H22
②S(s)+O2(g)===SO2(g)△H3S(g)+O2(g)===SO2(g)△H4
1③H2(g)+O2(g)===H2O(l)△H52H2(g)+O2(g)===2H2O(l)△H62
④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s)△H8
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氫氣、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熱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H2(g)+1/2O2(g)=H2O(l);△H=-285.8kJ/mol
CO(g)+1/2O2(g)=CO2(g);△H=-283.0kJ/mol
C8H18(l)+25/2O2(g)=8CO2(g)+9H2O(l);△H=-5518kJ/mol
CH4(g)+2O2(g)=CO2(g)+2H2O(l);△H=-890.31kJ/mol
相同質量的氫氣、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燒時,放出熱量最少的是
A.H2(g)B.CO(g)C.C8H18(l)D.CH4(g)
4.()已知充分燃燒ag乙炔氣體時生成1mol二氧化碳和液態水,並放出熱量bkJ,則乙炔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2C2H2(g)+5O2(g)=4CO2(g)+2H2O(l)ΔH=-4bkJ/mol
B.C2H2(g)+5
2O2(g)=2CO2(g)+H2O(l)ΔH=2bkJ/mol
C.2C2H2(g)+5O2(g)=4CO2(g)+2H2O(l)ΔH=-2bkJ/mol
D.2C2H2(g)+5O2(g)=4CO2(g)+2H2O(l)ΔH=bkJ/mol
5.()化學反應可視為舊鍵斷裂和新鍵形成的過程。共價鍵的鍵能是兩種原子間形成1mol共價鍵(或其逆過程)時釋放(或吸收)的能量。現已知H—H鍵鍵能為436kJ/mol,H—N鍵鍵能為391kJ/mol。根據熱化學方程式N2(g)+3H2(g)
A.431kJ·mol—12NH3(g);ΔH=-92.4kJ·mol—1,計算N≡N鍵的鍵能是—1—1—1B.946kJ·molC.649kJ·molD.896kJ·mol
6.()25℃,101kPa時,強酸與強鹼的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的中和熱為57.3kJ/mol,辛烷的燃燒熱為5518kJ/mol。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2+——A.2H+(aq)+SO2BaSO4(s)+2H2O(1)?H=-57.3kJ/mol4(aq)+Ba(aq)+2OH(aq)===
B.KOH(aq)+1/2H2SO4(aq)===1/2K2SO4(aq)+H2O(l)?H=-57.3kJ/mol
C.C8H18(1)+25/2O2(g)===8CO2(g)+9H2O(g)?H=-5518kJ/mol
D.2C8H18(g)+25O2(g)===16CO2(g)+18H2O(1)?H=-5518kJ/mol
7.()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ΔH的絕對值均正確)
A.C2H5OH(l)+3O2(g)=2CO2(g)+3H2O(g)ΔH=-1367.0kJ/mol(燃燒熱)
B.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kJ/mol(中和熱)
C.S(s)+O2(g)=SO2(g)ΔH=-269kJ/mol(反應熱)
D.2NO2=O2+2NOΔH=+116.2kJ/mol(反應熱)
8.()已知:2CO(g)+O2(g)=2CO2(g)ΔH=-566kJ/mol
Na2O2(s)+CO2(g)=Na2CO3(s)+1/2O2(g)ΔH=-226kJ/mol根據以上熱化學方程式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O的燃燒熱為283kJ
B.右圖可表示為CO生成CO2的反應過程和能量關係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ΔH>-452kJ/mol
D.CO(g)與Na2O2(s)反應放出509kJ熱量時,電子轉移數為6.02×10
9.()已知熱化學方程式:
H2O(g)=H2(g)+
H2(g)+1
21223O2(g)△H=+241.8kJ/molO2(g)=H2O(1)△H=-285.8kJ/mol
當1g液態水變為水蒸氣時,其熱量變化是。
A.△H=+88kJ/molB.△H=+2.44kJ/molC.△H=-4.98kJ/molD.△H=-43kJ/mol
10.已知: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現有甲烷和一氧化碳混合氣體0.75mol,完全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液態水18g,並放出515kJ熱量,則CO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11.已知CaCO3(s)═CaO(s)十CO2(g)△H═+175.7kJ·mol-1;C(s)十O2(g)═CO2(g)△H═-393.5kJ·mol-1求ltCaCO3分解生成生石灰理論上需含雜質為10%的焦炭多少千克?
12.已知下列反應的反應熱為:
(1)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
(2)C(s)+O2(g)==CO2(g)△H2═-393.5kJ/mol。
(3)H2(g)+1/2O2(g)==H2O(l)△H3=-285.8kJ/mol
試計算下列反應的反應熱:C(s)+2H2(g)+CO2(g)==CH3COOH(l)△kJ·mol-1。
13.已知:O2(g)=O2+(g)+e-△H1=+1175.7kJ·mol-1
PtF6(g)+e-=PtF6-(g)△H2=-771.1kJ·mol-1
O2+P1F6-(S)=O2+(g)+P1F6(g)-△H3=+482.2kJ·mol-1
則反應O2(g)+PtF6(g)=O2+P1F6-(S)的△H=__________kJ·mol-1。
14.CO、CH4均為常見的可燃性氣體。
(1)等體積的CO和CH4在相同條件下分別完全燃燒,轉移的電子數之比是。
(2)已知在101kPa時,CO的燃燒熱為283kJ/mol。相同條件下,若2molCH4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所放出的熱量為1molCO完全燃燒放出熱量的6.30倍,CH4完全燃燒熱化學方程式是:。
(3)120℃、101kPa下,amL由CO、CH4組成的混合氣體在bmLO2中完全燃燒後,恢復到原溫度和壓強。①若混合氣體與O2恰好完全反應,產生bmLCO2,則混合氣體中CH4的體積分數為(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