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苔蘚植物》教案設計

初一生物《苔蘚植物》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透過觀察常見的苔蘚植物的形態結構等特點,進而瞭解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徵及對自然界的意義。

  能力目標

  1、透過對苔蘚植物的觀察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實驗能力。

  2、透過對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比較,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歸納、綜合等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了解苔蘚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學生進一步樹立生物科學的價值觀。

  2、通過了解苔蘚植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的特點,使學生樹立植物體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教學建議

  一、本節知識結構

  二、教材分析

  苔蘚植物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等特點,是學生了解苔蘚植物主要特徵的基礎,同時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苔蘚植物只能適於生活在陰溼的環境中,不能擺脫水的限制,使它在進化上所處的位置仍然比較低等。因此,葫蘆蘚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的特點及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徵,對學生理解苔蘚植物在進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這部分知識是本節的`重點。

  三、教法建議

  如果環境允許,課前可組織學生採集周圍環境中生活的苔蘚植物。教師也應該準備葫蘆蘚或小牆蘚的實物或浸製標本、掛圖、照片等。

  圍繞苔蘚植物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性、形態結構等內容組織學生學習和討論。除了利用掛圖以外,還應該指導學生用放大鏡觀察苔蘚的實物,如:植株的形態和顏色、莖的長度(注意不包括蒴柄和孢蒴),莖的質地、莖有無筋絡(輸導組織)、葉的厚薄和大小、有無葉脈。然後要求學生撥開土粒,尋找苔蘚植物的假根,讓學生描述它的形態。觀察結束後,讓學生憑藉已經學過的知識,說出莖、葉和假根的功能。要特別關注苔蘚植物的假根只有固著土壤的作用,它不能吸收水和無機鹽。要仔細觀察苔蘚植物的葉的厚度,最好能將其與種子植物的葉進行比較,以理解苔蘚植物的葉除了進行光合作用外,還兼備從環境中吸收水和無機鹽的功能。教師幫助學生分析出苔蘚植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與它生活的陰溼環境是相適應的。

  討論苔蘚植物與自然界以及與人類的關係時,要引導學生自己收集資料,全面分析問題,讓學生逐步建立這樣的觀念,即對自然界中的生物,人類一方面要利用,另一方面要保護。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

  1、苔蘚植物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等特點;

  2、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徵。

  難點:

  苔蘚植物與生活環境相互的適應性。

  設計思想:

  由於學生對苔蘚植物具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所以可以由學生切身的體會入手,展開教學。藉助實驗觀察,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而得出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徵。對於苔蘚植物對自然界的意義,學生可能瞭解的並不多,可以利用豐富的資料讓學生進行分析。這個活動可以安排在課前讓學生進行收集。

  手段:採用觀察實驗、分析討論、教師歸納總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本課題參考課時為1課時)

  一、匯入:

  1、提出問題:"同學們平時都聽說過有一類植物叫做苔蘚植物,有很多同學還親眼見過。那麼就請同學們談談你所接觸到的苔蘚植物有什麼樣的特徵?"

  2、組織學生自由發言,介紹自己對苔蘚植物所瞭解的情況。(如在其中出現錯誤,教師在後面的講解中一定要進行糾正)

  3、教師總結,引出課題:"在同學們的敘述中有些說的很好,但也有一些是我們的誤解,下面我們就透過對苔蘚植物的觀察,對這一類植物進行全面的、深入的瞭解。"

  二、講授新課:

  (一)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徵

  1、出示錄影或投影:

  向學生演示常見的苔蘚植物,如:葫蘆蘚、牆蘚、地錢等,向同學們簡要的介紹這些植物的名稱及生活環境。

  2、請學生講述苔蘚植物的生活環境,提出問題:"苔蘚植物為什麼必須生活在陰溼的環境中?"引出下面的實驗。

  3、組織學生按照實驗五的方法步驟進行實驗觀察:

  觀察重點:

  (1)識別實驗中所給的苔蘚植物是錄影或投影中介紹的哪一種?

  (2)觀察所給苔蘚植物的外形、顏色,並對植株的高度進行測量。

  (3)觀察所給苔蘚植物的根、莖、葉的特點。

  (4)認真填寫觀察記錄表。

  4、組織學生彙報觀察結果。

  5、組織學生透過觀察結果的彙總、分析,得出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徵。如果學生分析的不全面,教師可進行補充。

  重點強調:

  (1)苔蘚植物分為兩大類,一類有莖、葉的分化,一類沒有莖、葉的分化

  (2)苔蘚植物的莖、葉中都沒有輸導組織。

  6、提出問題:"苔蘚植物為什麼必須生活在陰溼的環境中?"

  組織學生討論、發言

  總結:苔蘚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蘚植物的莖和葉中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水分。所以苔蘚植物不能脫離開水的環境。

  (二)苔蘚植物的經濟意義:

  1、出示苔蘚植物經濟意義的錄影或投影,或由學生介紹本小組收集的有關資料(這項活動應在課前佈置學生完成)。

  2、組織學生討論、歸納出苔蘚植物的經濟意義。

  3、教師對學生得出的結論進行補充。

  三、總結;

  提出問題:苔蘚植物的哪些結構與它的生活環境相適應?哪些特點說明它沒有種子植物進化的高等?

  組織學生回答並及時進行糾正。

  板書設計:

  第二節 苔蘚植物

  一、常見的苔蘚植物:

  實驗:觀察幾種苔蘚植物

  二、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徵:

  1、一類有假根與莖、葉的分化,如葫蘆蘚;

  另一類只有假根與葉狀體,沒有莖、葉的分化,如地錢。

  2、適於生活在陰溼的環境中,靠孢子繁殖後代。

  三、苔蘚植物對自然界的意義:

  1、可以避免林地、山野水土流失。

  2、可作為監測空氣汙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