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集市和超市》教案及反思
三年級上冊《集市和超市》教案及反思
集市是好多商家集結在一起形成的市場,超市是某一個商家開發的市場,裡面什麼品種都有。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三年級上冊《集市和超市》教案及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預習提示
1、自己認真看圖,看懂兩幅圖意。
2、閱讀語文天地各型別的習題。
教學目標
1、透過親身觀察、參觀集市和超市,引導學生留心生活,認真觀察,培養學生勤於觀察思考的習慣以及全面認識事物的能力;
2、在單元學習時,理解並積累有關商業用語,培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
3、透過學習與活動,使學生懂得購物應該有計劃,有方法;
4、閱讀《第一次買東西》,聯絡自己第一次購物的經歷,進行交流;
5、創設情景,進行口語交際的練習,使學生在學習和社會交往中養成合作的良好品質。
學情分析:我校處於丘陵地區學校,對於集市非常瞭解,同樣因離華陽很近,所以接觸大型超市的機會也很多,對於本課內容,孩子們並不陌生,老師帶著他們回憶自己瞭解的集市和超市,並從中歸納總結並積累相關知識。這些貼近孩子們生活,孩子們有興趣容易瞭解和積累。
教學重難點
學生在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中,認識社會,瞭解經常發生在生活中的貿易行為;同時增長一些生活經驗,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教師: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參觀集市和超市;
2 、學生:課前利用休息時間,深入集市和超市進行觀察,並做好有關資料的蒐集和整理工作;
教學過程
一、匯入,瞭解購物場所。
1、孩子們透過你們收集資料和親身體驗,我們一般上哪兒購物?還有哪些地方可以購物呢?(學生回答)
2、讀一讀相關詞語。(集市、超市、專賣店、連鎖店、購物中心、農貿市場、跳蚤市場、商業大廈、購物廣場)
二、瞭解集市和超市。
1、提前佈置學生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購物或者跟爺爺奶奶去集市買東西,並作好記錄。(可以拍照片,可以錄影,也可以自己用筆記錄。)
2、準備好各自的`準備資料,全班交流自己在集市和超市的所見所聞。教師透過多媒體展示學生的資料。
3、你們還想知道些什麼?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單元主題質疑,透過質疑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新能力。)
二、歸類練習,積累提高:
1、交流購物心得,練習對商品進行簡單的歸類:
(1)學生在親身參觀、感受集市和超市的景象後,在小組裡進行參觀心得的交流。
(2)你怎樣快速的找到你想要的物品?
在認識集市和超市中的商品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商品進行歸類的練習,從而讓學生更廣泛地積累、瞭解與學生自己實際生活聯絡緊密的一些日常商品,如“糧食類”、“副食類”、“文具類”等等;完成語文天地中有關習題。
2、開展“量詞寶寶找媽媽”活動:
(1)學生在認識、介紹各種商品時,會接觸大量的、與物品名稱密不可分的量詞。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地廣泛地接觸、積累量詞;
(2)開展“量詞寶寶找媽媽”活動。幫助學生在遊戲中,積極主動地充滿情趣的進行量詞與相關詞語的搭配練習;
3、支付方式
1、超市選好東西了,我們可以回家了吧!(要付錢)對了,上哪兒付錢啊?(收銀臺)。請問,老師可以選擇哪種支付方式?為什麼?
2、學生交流。
3、出示詞語:信用卡、刷卡、發票、打折、零錢。(讀一讀)
4、買完東西還要注意什麼嗎?(購物小票或者發票)
四、制定購物計劃,設計購物清單。
放學回家與自己的父母商量制定自己的一次購物計劃。透過讓學生參與此項開放式的實踐活動,一方面可以知道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購物應該有計劃,明白只有和家人商量購物才能使計劃更經濟實效;另一方面又可以加深學生與父母的交流,體現親情與合作,可謂“一舉兩得”。下一節語文課我們再來看看孩子們的購物清單,看誰最會購物。
五、總結。
今天,我們初步學習了《集市和超市》這一單元,瞭解了商品的大致分類和形容商品的名量詞,懂得了購物前最好制定購物計劃,這樣,我們的購物才會合理、有序。課後請同學們收集有關生活中經常運用的商業詞語或者符號,下節課我們再來交流。下課。 教後反思:
確定這個主題源自於三年級語文的開放單元《集市和超市》,在教學時我發現學生對這方面的內容很感興趣,而我校又靠近張林菜市場,在校門口有一個較大的集市以及一些小型的超市,這是個很有利的條件,所以我決定把集市和超市這個內容挖掘出來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題材。在活動中我盡力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進行一次購物實踐,同時以小小偵探家的身份分組對集市和超市進行調查,讓學生透過調查對集市和超市的特點有進一步的瞭解,交流購物時的一些注意事項,讓學生在調查及購物活動中學會一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藉以培養他們細心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感情。
在課堂上,學生都能暢所欲言,把他們在調查中的發現及購物時的一些切身體會與同學進行交流。但由於我對這堂課的目標定位不是很明確,導致不能很好地把握課堂的一些生成。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