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局教學質量計劃”教育工作的計劃

關於“教育局教學質量計劃”教育工作的計劃

  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進步教育教學質量

  1、構建德育優先的育人體系。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重點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誠信教育、文明習慣養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按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確定不同教育階段的德育目標、內容和方法,中小學校著力抓好思想政治、語文、歷史、地理等課程建設,高等院校深進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工作。豐富校園文化建設內涵,推動“廉政文化進校園”、“儒家文化進校園”,在全市中小學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牽手奧運,共創***”教育活動。做好家庭教育和關心下一代工作,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的教育新格式。

  2、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加快構建科學完善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讓素質教育理念充分體現在各學科課程之中。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省定課程計劃組織教學,開全課程,開足課時。普通高中在開齊開全必修課的同時,創造條件開設儘可能多的選修課程。依據課程標準組織教學,不得隨意增加難度和降低要求。規範地方課程,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將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環境教育、傳統文化、人生指導等內容作為必修課列進地方課程,並分年級同一安排課時。注重校本課程建設,制定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做好校內、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快建設一批素質教育基地,組織學生參加有益的生產勞動、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大力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確保青少年學生天天有1小時體育鍛煉時間,評選全市第二批“藝術體育教育百所示範學校”。

  3、完善考試評價制度。完善對政府、學校、校長、教師和學生的評價機制和評價標準,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濟寧市中考改革實施方案》,啟動初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將高中招生指標半數以上分配到初中學校。20**年春季開學起,全面推行中小學日常考試無分數評價,學校不得公佈學生考試成績,不得給學生排名次。落實高考招生報名社會化,禁止有關錄取數目的考核、獎勵與公佈,將高中正常教學行為和學生參加高考區分開來,減輕學校升學壓力。建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制度。

  4、開展“學校治理創新年”活動。以教育法律法規為基礎,以“規範、創新、提升”為主題,加快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建立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素質教育要求和學校工作實際的治理體制和執行機制。貫徹落實《山東省普通中小學治理基本規範(試行)》,20**年在全市中小學深進開展“學校治理創新年”活動。規範辦學行為,實行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按時就近免試進學,遏制擇校風。規範教學行為,對全市普通中小學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嚴格控制學生到校時間和上課時間。規範學生行為,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開展“園林式學校”建立活動,做到淨化、綠化、美化和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加快建設節約型校園,堅持開源節流、勤儉辦學,管好用好辦學經費和學校財產,維護好學校的後勤設施。開展“學校治理先進縣”、“學校治理示範校”建立評選活動。

  二、統籌發展各類教育,著力提升辦學水平

  5、鞏固提升基礎教育。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高質量高水平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學前三年教育進園率達到50%,年內建立省級示範幼兒園5所,繼續開展“省級示範幼兒園開放周活動”。做好特殊教育學校招生和殘疾兒童隨班就讀工作。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進學率達到85%以上。

  6、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擴大職業教育招生規模,20**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3.5萬人。加快職業教育資源最佳化重組,辦好一批規模大、條件優、質量高、有特色的職業學校,努力實現職教中心建設、高職院校建設、示範院校建設、骨幹專業建設、辦學模式改革“五項突破”,推進職業教育跨越發展。實施“2531”工程,加快建設縣市區職教中心。抓好職業教育示範專業和實訓基地建設。積極建立國家、省級示範性職業院校,推動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貿易職工大學、鄒城高階職業技術學校、嘉祥職業中專、曲阜職業中專、兗州職教中心建立“全國百所示範高職院校”和“全國千所示範中等職業學校”,梁山職業中專、高新區職業中專建立省級重點職業學校。年內10至15個專業創辦成省級示範專業。以骨幹職業院校為龍頭,遴選部分效益較好的規模以上企業參與,建立職教團體。繼續實施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四項工程”和“百萬職工大培訓”、“百萬農民大培訓”兩大社會教育工程,年內培訓在職職工、下崗失業職員和農村勞動力80萬人次,其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0萬人次。落實學生頂崗實習制度,推行半工半讀,推進職業學校學歷證書與技術等級證書“雙證互通”的施行。舉辦第七屆中等職業學校綜合技能競賽。加強鄉鎮成教中心、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和社群教育實驗區建設。

  7、加快發展高等教育。加快教育功能區建設,推進省屬和市屬高校協調發展。支援曲阜師範大學、濟寧醫學院擴大辦學規模,進步辦學層次;加快山東省貿易職工大學遷建步伐,完善濟寧學院建設,擴大濟寧職業技術學院辦學規模,扶持曲阜遠東職業技術學院和山東工貿職業學院(籌)發展;抓好濟寧市技術學院遷建,努力申辦技師學院,加快濟寧市第二高階技工學校(籌)建設步伐。支援高等院校科學定位、發揮上風,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重點學科、品牌專業和名師隊伍。

  三、最佳化整合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8、實施佈局調整工程。按照省教育廳新的辦學標準,堅持公道佈局、最佳化配置、擴大規模、進步效益的原則,調整農村學校佈局結構,推動高中學校進城、初中學校進鎮,抓好學校佈局規劃和新建擴建,加強城鎮新建住宅區學校配套建設和治理,20**年基本完成包括濟寧城區在內的全市中小學新一輪佈局規劃設計。10、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15計劃”,20**年建立省級規範化學校小學30所、初中20所,改造薄弱學校100所。實施農村中小學教學儀器更新配備工程,從20**年起利用3年時間,全市農村中小學儀器配備達到國家基本配備標準,20**年完成500所。實施農村中小學圖書配備工程,從20**年起利用3至5年時間,全市農村中小學圖書達到國家基本配備標準,20**年完成200所。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取熱和學生宿舍、食堂、廁所改造“一熱三改”工程,改善寄宿制學校學生生活條件。加強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工作,加快普通高中dis數字化探究實驗室建設步伐,年內評選50所“實驗室建設規範化學校”。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評定標準,縮小城鄉、學校之間辦學差距。開展“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範縣市區”建立活動。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人才強教機制

  1、實施“名校長建設工程”。抓好中小學校長任職培訓、進步培訓和高階研修培訓,選調優秀校長和校級後備幹部到先進地區學校學習和掛職鍛鍊,選派優秀校長到薄弱學校任職。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逐步取消新聘校長的行政級別。

  3、加強教科研隊伍建設。注重發揮教科研職員的人才上風、研究上風、資訊上風,指導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科研和教學研究,組織開展優秀論文、優質課評選、教師基本功比賽、公然課、觀摩課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加大科研興校和校本教研推廣力度,加強國家級課題和省創新教育等重點課題的研究,積極推進資訊科技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

  五、健全發展保障機制,進步經費保障水平

  4、建立教育優先發展保障機制。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進,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完善市級領導聯絡學校制度,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全面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5、不斷強化督政督學。創新教育督導制度,強化教育督導職能,抓好素質教育、教育投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職業教育、學校治理、教師隊伍建設等專項督導。加強教育督導機構和隊伍建設,實行督學責任區制度。完善縣級政府教育督導評估和考核機制,督促各級各類學校提升學校治理水平。組織實施20**年度縣市區教育工作綜合督導評估,做好迎接省政府20**年度教育工作綜合督導工作。推動市中區、鄒城市建立“山東省教育工作示範縣市區”。制定實施《濟寧市教育強鄉(鎮)建立工作實施方案》和評估標準,啟動教育強鄉(鎮)建立工作。

  6、建立義務教育保障機制。在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的基礎上,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本費。進步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小學每生每年由240元進步到295元,初中每生每年由340元進步到445元。20**年春季學期起,進步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由每生每年補助300元進步到小學500元、初中750元。建立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集中氣力消除現有d級危房,20**年改造農村中小學d級危房5萬平方米。

  7、健全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堅持以縣為主、政府投進為主,建立與公共財政相適應、滿足教育發展需求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市、縣增加配套資金,逐步使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確保“三個增長”,把握好“兩個比例”。依法足額徵收、按時撥付城市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加大對市屬高職院校的投進。推進校企合作、引進外資、社會捐資、勤工儉學及教育資源置換工作,拓寬教育融資渠道。

  18、加大貧困學生資助力度。成立濟寧市學生資助治理中心。堅持“政府主導、財政支援、部分配合、社會參與”的原則,對中職學校家庭困難學生實行資助政策,完善高等教育國家獎學金、助學金制度,落實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動員社會各界開展捐資助學,保障各級各類學校貧困學生都能得到相應資助,確保每個學生特別是貧困家庭學生都能上得起學、上好學。

  六、積極推行依法治教,打造平安***教育19、推進教育法制建設。實施教育“五五”普法規劃,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嚴格落實教育行政執法責任制,推行政務校務公然,完善行政許可制度,規範教育審批行為,健全學校教代會制度,維護學校、師生正當權益。做好《法治教育》課程開課工作,開展“法律進機關、進學校、進課堂”活動,抓好教育行政執法職員、法制教師和法制副校長“三支隊伍”建設。評選表彰依法治校示範校,建立省依法治校示範校。

  20、抓好平安學校建設。堅持“安全第

  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積極開展“安全知識進校園”宣傳活動,加大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整治工作力度,嚴格實行學校安全工作責任制,完善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注重學校安全檔案建設,加強大型集體活動安全治理。加大對縣市區的學校安全檢查力度。

  1、完善行風建設體系。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從嚴教育治理監視教育系統領導幹部,完善懲辦和預防***體系,加強預防職務犯罪和治理貿易賄賂工作。規範教育收費行為,開展“建立規範教育收費示範縣活動”。實施招生錄取“陽光工程”,抓好規範化考點、考場建設,確保國家教育考試公平、公正。做好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加大普及普通話和用字規範化工作力度,做好二類城市語言文字評估工作,評選市級語言文字示範校。繼續做好新農村建設幫扶工作。

  2、加強機關自身建設。深進學習貫徹黨的十*大精神,大興學習之風、調研之風、實幹之風,打造學習型、創新型、***型機關。轉變機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精簡會議檔案,進步辦事效率,建立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教育行政治理體制。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年內舉辦縣市區教育行政幹部培訓班。抓好教育資訊宣傳,在全社會形成“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民以支教為榮、師以從教為樂”的良好局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