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方案簡報(精選6篇)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方案簡報(精選6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大家都看到過簡報吧,簡報的寫作必須注意做到簡短、明快,用盡可能少的文字說清楚必須說明的問題。你知道簡報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方案簡報(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方案簡報1

  今年以來,為切實保障廣大老年群體的合法權益,維護文旅市場秩序,市文廣旅遊局積極推動文旅領域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工作。至10月底總結收官,共出動執法人員1930人次,檢查經營單位640家次,處理問題隱患4條,取得顯著成效,營造了安全健康有序的文旅消費環境。

  加強組織領導,全面動員部署。工作初期及時成立專項行動工作小組,結合行業特點和整治重點制定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和宣傳方案,召集各縣區文旅部門舉行全市文旅系統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定期指導督促各縣區文旅部門切實開展專項行動,精心組織,真抓實幹,全力剷除文旅市場領域養老詐騙滋生土壤。

  廣泛宣傳發動,引起群眾關注。多渠道提高群眾對專項行動的知曉率,在人民數字聯播網、淮安市電視臺《今日觀察》欄目、《淮安日報》、“九派新聞”資訊以及各類網路新媒體上進行宣傳;透過懸掛橫幅、現場宣傳以及A級景區、星級酒店、旅行社等場所電子屏滾動宣傳、執法檢查時向市場主體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擴大專項行動的影響。

  加強執法檢查,打擊違法行為。工作期間加大執法日常檢查,摸排老年旅遊、藝術品經營等領域涉及養老詐騙問題隱患,並聯合清江浦區文旅、市監、公安、城管等部門單位聯合集中檢查。對發現的經營單位涉嫌未備案,待售藝術品未標明作者、材料、售價等隱患問題,及時進行交辦處理,維護了健康有序的文旅市場環境。

  下一步,市文廣旅遊局將繼續加強文旅行業監管,持續排查文旅領域涉詐線索,提升執法頻率,強化執法效能,嚴打違法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市民群眾營造良好的文旅市場消費環境。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方案簡報2

  自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濰坊市奎文區嚴格落實責任,創新宣傳方式,依法嚴厲打擊,深入排查整治,依法依規懲處欺詐老年人的違法犯罪行為,充分維護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拓寬宣傳渠道,營造良好氛圍。透過擺放反詐展板、組織反詐宣講、參與橫幅簽名等多種形式開展防範養老詐騙集中宣傳活動,充分提升了群眾知曉率。建立網格宣傳工作機制,發動網格員透過微信群、朋友圈推送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公告、防養老詐騙知識、典型案例等,幫助老年人提高風險意識和法治意識。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累計組織現場活動300餘場;發放宣傳資料22萬餘份,其他宣傳海報、橫幅等8萬餘份;在微信公眾號、網站等新媒體發稿3000餘篇,點選、轉發255.7萬次,宣教覆蓋120萬餘人次,切實營造了養老詐騙“人人喊打”的良好社會氛圍。

  堅持戰果導向,強化依法打擊。把握重點環節,加大打擊力度,提升打擊質效,堅持“一案一策”,嚴把事實關、證據關、程式關和法律適用關,層層壓實責任。將打擊整治養老詐騙與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打擊治理電信網路詐騙相結合,確保打擊有力、懲治有效。同時,對12337平臺轉辦線索和街道、部門自行摸排線索進行再梳理、再研究,確保有苗頭的線索絕不放過,堅決杜絕漏人漏事、核查不深不細,防止發生損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問題。截至目前,共辦結12337平臺轉辦線索100條,偵破涉養老詐騙案件4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1名,打掉團伙19個,批准逮捕3起15人,提起公訴3起5人,一審判決1起2人,涉案資金12705餘萬元,追贓挽損12705餘萬元。其中,奎文公安分局組織精幹力量,全力偵破一起全市大案、要案,出動警力200餘人,異地辦案50余天,抓獲犯罪嫌疑人70餘名。

  提高整治質效,防範安全隱患。在全區範圍內圍繞保健品、旅行社、金融保險類公司和非法養老機構,對商務樓宇入駐企業情況進行梳理排查,分行業、分類別形成工作臺賬,全面排查涉養老詐騙風險隱患,專項行動以來,共摸排發現問題隱患36條,現已全部查結。針對區文旅局、區金融監管局發出的關於濰坊某國際旅行社及國家文旅部轉交的關於某商貿有限公司濰坊分公司涉嫌養老詐騙的舉報線索,區專項辦組織相關部門、街道進行集中研判處置,嚴密防範其在奎文從事非法經營活動,危害群眾財產安全。目前,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已對一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完成處罰,另一旅行社已解除房屋租賃合同。專項行動期間,區專項辦組織召開部門聯席會議6次,開展聯合執法行動27次,妥善處置了數起涉老詐騙風險隱患,切實守好了老年人的“錢袋子”。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方案簡報3

  重慶市檢察院近日召開黨組會,總結全市檢察機關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情況,研究部署常態化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工作。

  會議強調,全市檢察機關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常態化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作為政治大事、本職要事、民生實事,持續保持高壓震懾態勢,不斷深化養老領域相關行業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以完善“六大長效機制”為抓手,及時建章立制固化成效,堅決打好整治養老詐騙持久戰。

  據悉,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重慶市檢察機關堅持打騙、防騙、治騙“三管齊下”,依法嚴懲養老詐騙違法犯罪,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涉詐亂象問題。截至目前,該市檢察機關共批捕涉養老詐騙案件292人,起訴221人,追捕追訴79人,立案監督13人,移送犯罪線索8條。該市檢察機關組織檢察干警深入養老機構、社群、廣場、學校等開展宣傳活動150餘場次、受眾21萬餘人,結合辦案向金融監管、醫療保障等單位制發檢察建議、法律風險提示函12份,提起老年人權益保障民事公益訴訟5件。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方案簡報4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燈塔市人民檢察院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檢察院決策部署,廣泛宣傳、精準打擊,全力整治,推動專項行動有力有序開展。

  針對養老詐騙犯罪特點及老年群體的具體情況,該院採用“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在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開設“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欄,在宣傳舉報渠道、揭露詐騙手段的同時,深入社群、村鎮等老年人集中的場所,面對面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在依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犯罪的同時,該院結合辦案實際情況,聯合公安、民政、市場監管等部門,深入分析養老詐騙案件背後的原因,查詢發現養老領域存在的管理漏洞和風險隱患,及時通報情況、制發檢察建議,督促有關部門加強制度建設,堵塞監管漏洞,消除潛在風險,加強溯源治理。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方案簡報5

  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部署會4月19日召開,部署各級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整治養老詐騙違法犯罪,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公安部要求,要以開啟路、多措並舉,迅速掀起打擊整治工作高潮。要強化線索摸排,廣泛發動群眾,強化部門協同,及時發現核查處置養老詐騙違法犯罪線索。要以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專案”、銷售“養老產品”、宣稱“以房養老”、代辦“養老保險”、開展“養老幫扶”等為名,實施詐騙、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合同詐騙、製售偽劣商品和生產、銷售、提供假藥、劣藥等侵害老年人財產權益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為重點,深入開展破案攻堅,全力快破現案、攻堅積案、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要掛牌督辦一批案情重大、影響惡劣的大要案件,層層傳導壓力,壓緊壓實責任,推動破案攻堅取得實效。要注意發現和識別養老詐騙犯罪團伙中可能存在的黑惡勢力,結合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依法嚴懲。要嚴格規範執法,防範化解風險,確保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要加強宣傳防範,廣泛宣傳養老詐騙違法犯罪典型案例,揭露犯罪“套路”手法,提高老年人識騙防騙能力。要對犯罪嫌疑人資金流向一查到底,全力追贓挽損,最大限度減少受害群眾損失。要強化組織部署、協作配合和督導考核,抓實抓細各項部署和工作措施,健全完善長效機制,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據瞭解,20xx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養老詐騙案件45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萬餘名。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方案簡報6

  按照上級部門部署要求,我行嚴肅對待、認真組織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組織各部室業務人員認真學習檔案,現將活動落實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舉措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我行接到通知後,深刻理解宣傳意義,加強宣傳組織領導。聯合全行業務部門組織開展的打擊治理電信網路詐騙、跨境賭博等宣傳活動,全面廣泛開展宣傳,切實增強人民群眾防詐拒賭意識和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突出宣傳主題,營造輿論氛圍。本次宣傳以“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為主題,增強針對性,加大受眾覆蓋面。宣傳過程中要緊扣主題,按照當地監管部門要求,發放宣傳手冊、開設宣傳專欄、製作釋出宣傳作品、設定迴圈播放警示宣傳語等。

  二、特色宣傳活動

  支行透過開展反詐小課堂,講解養老詐騙常用詐騙手段,使全體參會員工對電信詐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提升了自我防範意識。並透過前往社群積極推動養老詐騙行動開展,提高老年人的防騙意識。

  三、工作成效

  透過此次打擊養老詐騙活動,積極營造濃厚的反詐氛圍,增強群眾識詐防詐“免疫力”和提高人民財產免受損失的法律意識。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在下一步工作中,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諸城市支行會繼續落實宣傳責任,透過在營業大廳電子螢幕滾動播放宣傳片、在營業室擺放宣傳傳單,提示辦業務客戶認識和養老詐騙、開展進社群等基礎化宣教等多種形式,增強客戶的防騙技能和自我保護意識,形成長效機制,切實提高社會公眾的風險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打擊各類養老詐騙,以實際行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