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的特徵課文教學反思

種群的特徵課文教學反思

  《種群的特徵》這節課講授完畢後給我的感受就是有很大的挫敗感。想想自己備課時間長達一星期,期間上網看了幾位老師的影片教學,再加上自己還在另外一個班試講過一遍。但是,在正式上場時卻還是不盡如人意,總體上感覺是很失敗的。

  1、標誌重捕法的講解:

  關於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書上介紹了樣方法和標誌重捕法兩種方法,但在我備課時發現如果兩種方法都講,一節課的時間根本不夠,於是將本節課分成2課時,第二課時重點講解標誌重捕法。對於這種調查方法的講解,我的講授方法參考了網上影片中一位老師的做法:抓黃豆。但在這個環節,由於自己考慮不夠周到,本想讓學生體驗標誌重捕法的過程和該方法得到的結果的可信度,可是在實際操作中由於細節方面沒注意(比如換人抓取之前應當將黃豆搖勻),導致結果偏差很大,沒有說服力。

  2、時間安排:

  本節課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太少,原先設想的方案在正式講課中都沒有很好的貫徹執行。本想讓學生自學為主,自己講授為輔,可是做完抓黃豆的'實驗後,發現時間不夠了,就縮減學生看書的時間,自己為了趕進度,加快了講課速度,但即使這樣最後也還是沒有按時下課,弄得自己很狼狽。

  課後對於這節課內容上的處理,我與組上其他老師討論後一直覺得以後這樣處理更好:仍然分成2個課時講授,一種方案是第1課時只講調查種群密度的2種方法,即樣方法和標誌重捕法,重點讓學生得到有關實驗技能方面的訓練;第2課時再學習其他幾種種群的特徵;另一種方案是第1課時仍然先處理樣方法的有關內容,第2課時先讓學生自學其他幾種種群的特徵,老師再總結,時間大概20分鐘,後半節課重點學習標誌重捕法,可以開展與學生的互動活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總之,我還是在這次公開課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看到了自己在講課過程中所暴露出的不足,今後我還得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