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記金華的雙龍洞》的教學反思

課文《記金華的雙龍洞》的教學反思

  本課是葉聖陶先生寫的一篇遊記。按照瀏覽的先後順序寫的,學生只要通讀一遍全文,對文章的結構層次還是不難理清。四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在教學本課時鑑於文章的篇幅較長,不同於2課抓住某種景物寫具體,寫生動,讀起來順口,自然流暢,因此,只要在初讀時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在理清文章層次的基礎上,進行逐句逐段地學習。引導學生用“選讀”或“跳讀”的方式,抓住重點字詞,用“總—分—總”的方法去歸納所描繪的景物特點。本文語言樸素,真實可感,於是我在課前孕育了寫作,為學習新課作鋪墊,“溫故而知新”。

  首先“以舊促新”。課前,我將學生帶出了校園,去參觀了羊橋村的樂和家園。出發前,我初步為去參觀的目的地理了一條簡單的線路圖,“出發時間心情—一路所見所聞—目換地(樂和家園)。”引導學生抓住“樂和家園”的房屋建設,以及文化娛樂場所,特別是“樂和家園”的建設規劃圖示,按觀察的先後順序記錄,然後進行寫作,在評講學生習作時,進行適當的寫作特點的滲透。新課時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寫作方法去對比作家葉聖陶先生的著筆,學生非常感興趣,我巡視了整個教室,很大部分孩子都能作些旁批,勾畫重點字詞,我並進一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讀書的收穫,畫出簡單的線路圖,很快有學生理清了文章的結構思路:一路(美景)——洞口(寬)——外洞(大)——孔隙(險)——內洞(奇)。我並進一步的出示要求“這些都是作者所看到的景物,透過這些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在這裡,我作了較難的閱讀要求:作者所看到的與所描寫的,都是文章的主要內容。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這是作者著筆的目的,也就是寫作目的,其實每位作者動筆的目的,也就是想寄予某種思想感情。則“主要內容+寫作目的=中心思想”這裡,我又闡述了一般記敘文歸納中心思想的幾種模式。

  其次,和作者分享快樂。課文是按遊覽的先後順序,記敘了作者去金華的雙龍洞所看到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的熱愛,對大自然的熱愛,葉老的.著筆就像一位和藹可親的導遊,和我們一起迎著溪流,聞著花香來到神奇的雙龍洞。(由看到——體驗——熱愛)。要求學生帶著這種如聞似見的感覺,再次走進文字,認真研讀“一字一詞一句”讀熟,感情到位。想想作者在記敘遊覽的過程中,是怎樣找到沿途,洞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並把這些特點寫清楚的?由此小結作者所採用的寫作特點,也是要求學生掌握的寫作方法。比如:文中作者就抓住典型景物寫出在遊覽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做到有詳有略,詳略得當,從自己的切身感受中突出景物的特點,運用設問,假設等句式和說明,比擬的方法進行具體形象地描述。

  那麼,怎樣按遊覽的順序描寫景物?這是本課中要滲透的知識點,並要求學生要會用。一篇文章寫的好不好,順序是關鍵。有了順序才會給人留下清晰的印象,才會使事物的條理記敘的更清楚。首先弄清遊記的文理線索。在《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中作者就很好地抓住了文理線索。一是作者遊覽的先後順序:路上——洞口——外洞——內洞——出洞,二是水流的路線:從深黑的石洞流進內洞,再經過外洞流出洞口,然後隨著山勢流下山去。這兩條線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文章敘述清晰,一目瞭然。其次要做到有始有終,結構完整,如文中作者開篇點明遊覽的時間及目的地,中間部分記敘了遊覽的經過,文章結尾寫了自己遊覽結束,出了雙龍洞,敘述完整,讓人印象深刻。遊覽的先後順序,將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昆明湖的美麗景色娓娓道來,耐人尋味。

  綜合拓展也重要。每學一篇課文,都要拓展一些與課文有關知識銜接。比如:葉聖陶名言,每學一篇課文後進行類似文理訓練,力求真正做到“讀寫結合”每篇課文都有一些亮點,這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去捕捉,去發現,然後實踐訓練。如“春遊”“秋遊”。

  說實話,本課的教學不是很理想,我說的是頭頭是道,也條條有理,但學生的感覺似霧裡看花。從作業上看,基礎還是過關的,習作不好,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從語言上“機械僵硬”,似乎在努力地完成一道填空題,根本就不會抓住事物寫具體。我在想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就是因為我的引入有些深了,過分地去強調了寫作的特點,特別的要求,這就讓學生產生了一種不自信的感覺,打不開思路,也敞不開心菲,連成績好的好像也無話可說了。這說明了一個問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不能強牽附會,不能要求過高,不能用作家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生活,尊重孩子的心力承受力,否則“滔滔江水也是付之東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