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的教學反思

課文《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的教學反思

  篇一: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教學反思

  《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波斯貓不知道快樂是什麼,因而去找燕子、蜜蜂、青蛙詢問,最後還是不明白快樂是什麼。而學生透過學習這篇課文,從燕子、蜜蜂、青蛙的話去懂得“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

  教學了這篇課文,我覺得以下的幾點是我在教學中做得比較成功的:

  1.以讀為主,以學生為本。《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我就讓學生透過有目的性的自讀、小組讀、個人讀、男女賽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透過充分的朗讀來理解燕子銜泥造窩、蜜蜂採蜂釀蜜、青蛙捉蟲保衛莊稼的辛苦。體會他們快樂,明白波斯貓為何不快樂及 “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整節課,我非常注重朗讀的指導,除了老師範讀外,我還以各種形式來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如:為了讓學生掌握波斯貓聽完燕子的回答後那種瞧不起的的態度,我做了個瞧不起”的表情,讓學生仔細觀察,並模仿老師並帶著表情邊朗讀,既降低了難度又達到了效果!在指導朗讀青蛙回答波斯貓“捉害蟲、保衛莊稼是我最大的快樂!”這一句話,我先讓學生觀察圖,青蛙回答時做了什麼動作,看出它的心情如何?然後全班同學和老師朗讀這句話也帶著動作一起朗讀,朗讀指導就水到渠成了!

  2.教學過程中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意,深入感悟文中的情感。學生讀得好,說得更好,一位女生說,她從“一口一口”體會到燕子銜泥造窩的辛苦;另一男生從“千千萬萬”感悟到蜜蜂採蜜釀蜜的辛勞,讀時聲情並茂。老師再用資料補充:一隻青蛙一天捉70多隻害蟲,一年能捉15000多隻害蟲此時,讓學生感受青蛙為人類的貢獻。學生的情感油然而生,飽含激情的朗讀至今另我難忘。

  3.學習中穿插遊戲。為了鞏固上節課的生字詞,幫助本課的朗讀,我在講授新課前設計了一個“和諧號”多人座火車,讓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複習上節課的生字詞,學生的興趣非常濃,積極性高,效果很好!

  4.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篇二: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教學反思

  《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波斯貓不知道快樂是什麼,因而去找燕子、蜜蜂、小青蛙詢問,最後還是不明白快樂是什麼。而學生透過學習這篇課文,從燕子、蜜蜂、小青蛙的話去懂得“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 教學了這篇課文,我覺得以下的幾點是我在教學中做得比較成功的:

  一.以讀為主,以學生為本。

  學習本課時,我讓學生透過有目的性的自讀、小組合作讀、個人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透過充分的朗讀來理解燕子造窩、蜜蜂釀蜜、小青蛙捉害蟲的辛苦。體會他們的快樂,明白波斯貓為何不快樂及“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快樂”的'道理。並且我在教學中注重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熟讀的基礎上說自己對“燕子、蜜蜂、小青蛙為什麼覺得快樂。而波斯貓卻不覺得快樂”的理解。學生因為對課文熟悉了,有的學生就說:“燕子一口一口地銜泥來造窩,創造窩的過程很辛苦,所以他很快樂。”有的學生說“燕子的窩是自己造的,是透過自己的勞動才得到的,所以它很快樂。”有的學生說:“蜜蜂透過千千萬萬朵花中才來花粉,才可以釀成蜂蜜,他勞動得很辛苦,並且它的勞動創造出了成果,所以它特別快樂。”有的學生就說:“小青蛙整夜整夜捉害蟲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想到能幫助人們除害,知道勞動有了回報,就覺得是它最大的快樂。”有的說:“波斯貓不勞動,總依賴主人給它東西吃,所以它不會覺得快樂的。”這樣,透過讀、說,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懂得了“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

  二.注意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本課的說話訓練,我採用了“巧設問題,激發說話動機”的方法。在學生學完這一課時,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說話練習,我想對波斯貓說什麼?波斯貓聽了大家的話會說什麼?做什麼?學了本課,我明白了什麼?這一個個問題看似連珠炮,其實環環相扣,學生的思維火花被引燃了,說話的興趣被激發了。當學生的

  思維閘門一開啟,他們就會想象奇特,豐富多彩。有的說,波斯貓,我要告訴你,只有靠勞動的來的成果才是快樂的。有的說:聽了大家的話,波斯貓說:“原來快樂這麼容易就能得到”。說著它就去捉老鼠了,每捉到一隻老鼠,它的心情就特別高興,還感覺到了主人給他的蜂蜜特別甜、炸魚特別香。有的說,波斯貓知道了勞動能創造快樂,所以他天天去捉老鼠,幫助主人把家裡的老鼠都捉完了,他還去鄰居家捉,他從此就過上了快樂的日子,知道了快樂是什麼滋味了。透過這一訓練,學生把讀書、說話、情感陶冶三結合起來,對文字有了一個更深的感悟:勞動能創造快樂。

  執教後,我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有個別同學在這麼有趣的學習氣氛中還是不能集中注意力?一個嚴肅的問題再次出現,那就是如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學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