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和行為》教學反思

《動物和行為》教學反思

  本節課對課本內容進行大量擴充,增加了介紹研究的動物行為學的科學家故事以及嘗試研究自己學習行為的探究實驗,突出主體性,促進學生在活動學習,在快樂的氣氛中更加嚮往生物學研究。

  1、活動引入,一箭三雕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史中的璀璨明珠,其中也蘊含著許多動物行為學的素材。本節課的引課環節採用活動法,“看圖片,猜古詩,說行為”。猜謎遊戲使學生興趣高漲,全體參與到課堂;優美的古詩詞使學生陶醉在如畫的意境中,心情愉悅感悟課堂;說行為活動又使學生了解到動物行為多樣性,好奇求知嚮往課堂。

  2、突出主體性

  本節課的重點是區別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同時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採用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各抒己見,鼓勵不同意見,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的積極性,很好的突破了難點。課堂上突出主體參與性,透過教學喚起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才能實現知識、能力和人格的協同發展。

  3、注重拓展

  為了使學生全面的瞭解動物的行為,僅介紹課本的幾個例子是遠遠不夠的,拓展介紹了鳥類有趣的行為,分析了1970年Harris鳥類遷徙行為實驗和洛倫茨野雁印隨行為實驗,提升興趣,鼓勵學生主動觀察、研究動物行為。

  4、情感提升

  羅傑斯的自我實現理論認為教育的目標是要培養健全的'人格,必須創造出一個積極的成長環境。本節課突出體現教育教學(此文來自)的主旨,教育為主,育人為主。學生情感的提升比掌握多少知識更為重要,認識到學習行為的重要性,再來校正自己的學習行為才更有效。因此把情感教育無聲的滲透在課程學習當中,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勇於嘗試,明確學習行為的重要性,珍惜年少時光,博學篤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