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側面積與表面積一課的教學反思

圓柱側面積與表面積一課的教學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們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那麼在實際教學中,如何給學生提供一個發現、研究、探索的機會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必須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把生動的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下面就《圓柱的側面積與表面積》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一、創設問題的情景

  在新授時我打破以前拿出一個圓柱放在桌上直接進行側面積公式推導模式,而是提供給學生兩個空心紙圓柱,一個矮胖型,一個瘦高型,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誰的側面積大一些”。學生們看到兩個圓柱表現得非常積極,興趣十分濃厚,思維也很活躍。有的說:“我認為矮胖型側面積較大。”我就追問他為什麼?他說:“矮胖型圓柱比較粗,我認為圓柱側面積與它的粗細程度有關。”有的說:“我認為瘦高型的圓柱側面積較大。”我也追問他為什麼?他說:“瘦高型圓柱比較高,我認為圓柱側面積與他的高低有關。”當然還有一部分認為它們的側面積相等或無法判斷的,因為他們認為圓柱的側面積與圓柱的粗細和高低都有關係,甚至還把小的那個圓柱放在大圓柱內,再把大圓柱底面捏起來讓我看。對子上面的回答我都沒有給予直接肯定或否定,關鍵是我認為透過學生們對兩個圓柱的觀察都已認識到了非常重要的兩點,即圓柱側面積大小與圓柱粗細和高低有關。透過這樣創設情景設疑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直覺思維,而不是像以前對照公式直接去講解。與此同時我再設一疑,這兩個圓柱到底誰的側面積大,你們能否透過動手來證明呢?

  二、動手操作,實踐領悟

  在允許學生想一切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測時,學生們再一次表現了良好的學習興趣,個個動手動腦,有的沿高直往下剪,把圓柱側面剪開得到了一個長方形的展開圖;有的斜著剪下來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有的剪成各種不規則圖形;還有的剪成若干個三角形,梯形等等,體現了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差異性。也使學生一下子明白其實求圓柱的側面積完全可以轉化為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既然圓柱的側面積可以轉化成這麼多以前學過的圖形,那你們覺得把它轉化成哪一種來求更為合理呢?

  三、討論交流,合作探索

  因為任何知識獲得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內在規律、性質聯絡.在學生自己發現圓柱側面積可以轉化成何種圖形來求最簡單、合理.而且對於一些不能剪開的`圓柱,如鐵圓柱、石圓柱、玻璃圓柱……,也發現了他們的底面積即長方形的長,圓柱的高即長方形的寬之間的對應關係。求圓柱側面積只要用圓柱底面周長乘以高。透過這樣的討論交流不僅可以讓學生髮現,掌握圓柱側面積計算公式,更進一步認識到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與圓柱的內在聯絡,從而使學生思維也從具體形象走向抽象概括。

  四、實踐應用,發展能力

  在學生自主發現圓柱側面積=底面周長×高後,我馬上給出題目:一個圓柱底面直徑0.3米,高2米,求它的側面積?讓學生獨立進行解答。側面積會求了又如何求圓柱的表面積呢?獨立解決,一個圓柱高是15釐米,底面半徑5釐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最後我還啟發學生思考:學了這個公式,你能用它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如有的學生提出圓柱側面包裝紙的用料問題,只需求一具側面;如製造一種圓柱形無蓋茶杯或水桶的表面積,只需計算一個底面加一個側面;再如圓柱形汽油桶表面積,就要求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這樣就拉近了所學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絡,從而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這節課在教學時我並沒有把大量時間放在如何講解側面積公式及其公式應用上,而是讓學生大膽猜想,自主探索,也培養了他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合作,使他們的思維發生碰撞,充分發揮內在潛能,從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精神,動手操作能力與創新精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