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洛倫茲力的應用》的教學反思
有關《洛倫茲力的應用》的教學反思
洛倫茲力是高考的重要考點,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對這一節的教學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有興趣來學。
教這一節時,首先要明確學習目標:
1、知道帶電粒子垂直入射勻強磁場會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
2、掌握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軌道半徑公式和週期公式;
3、知道速度選擇器和質譜儀的工作原理和計算方法;
4、知道迴旋加速器的基本構造及工作原理。
其次,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我設計以下問題:洛倫茲力的大小表示式、方向判斷及帶電粒子以速度平行或垂直射入勻強磁場後,粒子的受力情況;猜想帶電粒子垂直飛入勻強磁場的運動情況;透過什麼方法能觀察到電子的軌跡?
再次是合作探究,設計如下:
觀察洛倫茲演示儀,播放影片。
電子射線透過充有稀有氣體的玻璃泡時,可以顯示電子的徑跡。
展示洛倫茲力演示儀,解釋工作原理。
觀察不加磁場時帶電粒子的軌跡,並分析成因。與學生討論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受洛倫茲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且在同一平面上。洛倫茲力在速度方向沒有分量。帶電粒子運動速度大小不變。引導學生回顧勻速圓周運動的條件,對比帶電粒子運動的情況。勻速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恰好由洛倫茲力提供。因此猜測帶電粒子運動軌跡為一個圓。
圓周運動由運動週期和軌道半徑描述,從軌道半徑的角度出發,我們寫出洛倫茲力大小
表示式,以及帶電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所需向心力表示式。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由此得出
軌道半徑與其他物理量的關係。
然後觀察演示儀驗證猜想。
回顧軌道半徑表示式,影響軌道半徑大小的因素包括入射速度,磁場強度,帶電粒子的質量和帶電量。
改變入射速度和磁場強度分別會如何改變軌道半徑的大小?
最後,介紹質譜儀和迴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質譜儀工作分兩步:帶電粒子從電場中獲得速度;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過程。測得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半徑,結合已知電場和磁場強度,即可得粒子荷質比。
從粒子的層面,進一步深入到研究原子核內部結構,引出迴旋加速器的介紹。可以設計問題引導:1、怎樣給粒子加速;2、怎樣節省空間;3、怎樣確保加速。
最後設計了典型例題以供學生練習。
對本節課的反思:
1、 對這節課的教學安排要兩節課,才能完成教學任務。
2、 學生對場的結構已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對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遵循的規律也有一定的瞭解,掌握瞭解決問題的簡單一般方法,但是對場的知識的綜合應用還存在了定難度。
3、 對研究粒子的現實意義還不夠清楚。
4、 本節中涉及到的速度選擇器、質譜儀和迴旋加速器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見,學生印象不深。
5、 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多展示圖片,並反覆強調這些儀器的工作原理極有可能出現的考題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