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這樣的老師》的個人教學反思

《一個這樣的老師》的個人教學反思

  《一個這樣的老師》是美國作家歐文回憶自己少年時代的學習生活時寫的一篇文章。 它記敘了科學課懷特森老師運用“故弄玄虛策略”教給學生“新懷疑主義”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對學生產生了深遠影響而又與眾不同的老師形象。文章安排材料的方法與學生常見的文章有所不同: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描寫人物,這是本文寫作上的一大特點。文中既有對懷特森老師語言、動作、神態的正面描寫,也有對“我”的心理活動、懷特森老師教育效果的側面描寫。二者相互結合,懷特森老師的特點就更加鮮明突出了。

  本堂課設計的教學思路是:以“我”的心理變化為線索,在閱讀中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品味人物形象,瞭解懷特森老師獨特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以及對學生的深遠影響,並能夠寫出對他的評價,同時體會側面描寫對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本課教學時我給足時間讓學生充分文字。比如“請靜心默讀1—10自然段,勾出我心裡活動的句子。”讓學生自主學習勾畫“我”的心理心裡活動的句子並且批註上自己讀出了怎樣的心情。由於給的時間充足,學生在彙報的時候效果較好。品味人物形象能夠抓住老師的神態進行探究、品味,是本堂課中我最滿意的亮點。文中兩次寫到懷特森老師的笑,看似無意卻有不同含義。喜歡老師的時候,那笑是那樣的親切;老師“捉弄”人的時候,那種笑就變成了助燃劑。還有就是關注詞語“狡黠”,品味這個詞語的含義,結合學生此時的心理活動進行想象,指導學生有聲有色地朗讀,讀出驚訝、讀出憤怒、讀出排比句表達的強烈的情感。

  同時這堂課上我還有許多的遺憾:在品味懷特森老師的.神態時,要把“我”的心理活動結合起來,學生對老師的憤怒越深、誤解越深,越能表現老師的智慧、用心良苦和獨特的教育思想。然而在課堂上這種對比還顯得比較不強烈,原因在於朗讀指導不足,一是方法、二是對教學環節的設計不夠精巧,影響了學習的效果。整篇文章洋溢著兒童情趣,然而課堂上的情趣卻不甚濃郁,除了品味人物的語言神態與人物心情部分之外,我的課堂較少站在兒童的視角去設計教學環節,如果在“那是很有趣的”第13自然段創設一個情境的話或許孩子們更能體會的懷特森老師的獨特的教學方法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學習方式的改變,還帶來了快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