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教學反思參考
斜面教學反思參考
本課教學的“斜面”是一種新的簡單機械,學生對於斜面還是有一定認識的,也能結合生活經驗,猜測斜面是一種省力的簡單機械。本課的目的在於透過實驗,透過資料,使學生了解斜面的作用,瞭解不同坡度的斜面的作用有何區別。
一、設疑匯入,激發探究興趣
在本課堂的匯入中,我播放學生喜愛的《頭文字D》動畫片的賽車過盤山公路的錄象。提問:雖然動畫片很精彩,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山上的公路和平地上的公路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這樣修建?”同時我故意讓一個身材嬌小的女生搬一桶純淨水到高處,引出難題,學生們很容易想到利用木板搭一個斜坡來幫助女生解決難題。在經歷了將水桶直接提到高處和沿著斜面運到高上,結合該名女生的體會,學生們直觀形象地發現前後兩次搬運水桶所花的力氣是有區別,結合生活經驗,教師點出課題:斜面。他們會進一步思考:斜面應該是有省力的作用。學生們的思考,猜測,質疑,正是本堂課行進的基礎,本課的目的在於透過學生對“斜面”提出問題,假設問題,進而設計展開實驗,透過資料,使學生了解斜面的作用,瞭解不同坡度的斜面的作用有何區別。
二、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實驗後,我發現學生透過分析資料得出的'結論是:斜面越低越省力,越高越不省力。描述不恰當,估計可能對斜面各個部分不瞭解。於是我組織學生討論:“越低”、“越高”是指哪裡?是指坡高嗎?接著介紹斜面各個部分:坡長、坡度、坡高。然後提出如果在同一高度,放三塊不同長度的板,你認為那一個更省力?並讓學生上臺驗證。然後再指導學生用坡度來描述斜面省力規律:“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三、聯絡生活實際,再鞏固
實驗後,瞭解斜面在生活中的應用,是一個重要環節。教師應儘可能多地讓學生討論、思考、發現,找找生活中各種斜面的應用,學生談到刀刃、斧頭之類物體時,最好能夠出示實物讓學生觀察一下,以加深印象。對於螺絲釘是一種斜面的應用,學生更多的是從“螺紋像盤山公路”這一感性認識上得出的結論,我們就補充一個以前常識教材中的小實驗,將一張直角三角形紙(斜面上塗色以方便觀察)繞在筆桿上,就能直觀形象地看到斜面原理在螺紋上的應用了。還結合
生活現象問學生:去五金店買螺絲釘,老闆拿出來兩種螺絲釘,一種螺紋較密,一種螺紋較疏,你會選擇哪一種?為什麼?這個問題同樣可以透過上面那個簡單的實驗方法得到驗證,使學生了解到螺紋密,是因為斜面的坡度小的原因,可以更省力。(不過延長了距離,需要多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