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類的水解教學反思
鹽類的水解教學反思
鹽類是指含有鐵、鈣、鋅、鉀、鈉、碘等成分的營養物質,我們吃的食鹽只是鹽類的一種,是含有鈉的鹽。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鹽類的水解》教學反思資料,歡迎大家閱讀了解。
鹽類的水解教學反思1
本課時主要透過實驗驗證鹽溶液的酸鹼性,並從表觀現象出發,引導學生根據溶液酸鹼性與溶液中H+、OH–濃度的關係這一核心思路,綜合應用第1節的知識和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知識,分析溶液中各種離子間的相互作用,探究鹽類水解的原理,這樣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能有效地擴充套件知識,使學生髮生認識上的飛躍。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讓學生明確鹽類水解的原理,掌握鹽類水解的規律,會判斷鹽溶液的酸鹼性,並能正確的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鑑於本節課理論性較強,教學設計時突出以下特點:
(1)體現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理念。
(2)利用實驗,由宏觀結論運用化學知識從微觀角度解釋問題,從舊知走入新知,使課堂氣氛輕鬆愉快。
本節課歸結起來優點主要有:
(1)學生主動探究意識強。本節課由於採用實驗探究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氣氛活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於培養他們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表述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同學互助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去閱讀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動手演示,口頭表述,上黑板展示,充分培養學生的能力。
(2)對於教材中實驗的改進非常成功。把家庭小實驗以小組的形式預先佈置給學生,學生不但測了實驗中要求的四種鹽的酸鹼性,有的同學甚至測了洗髮水、洗衣粉等溶液的酸鹼性。
用精密試紙使學生對溶液得到酸鹼性判斷非常準確。
本節課不足之處有:
(1) 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我想可能是學生比較緊張,另外有一個思考題設計的比較難
(2)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鹽類水解的原理,但是鹽類水解的方程式書寫還不夠熟練。
(3)幻燈片在播放時跟不上講課的速度。
(4)實驗時間較長,以至於沒能按計劃完成相應的練習。
鹽類的水解教學反思2
學生的認知能力是學生科學素質中一種重要的科學能力,也是化學學科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化學概念是抽象概括的知識,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思維和想象能力。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單純灌輸,較少的考慮到學生的接受途徑是否恰當。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意貫徹新課程教學的理念,採用啟發、探究式教學方法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知過程中思維更加活躍,行為更加主動,獲取知識的需求更加強烈。
教材中《鹽類水解》一節內容較抽象,討論的'是學生看不見、摸不著的微觀分子、離子間結合情況,邏輯性強,具很強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涉及的知識面較寬、綜合性較強,是前面已學過的電解質的電離、水的電離平衡和水的離子積,以及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的綜合應用。因此教學時應特別注意引導啟發學生靈活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鹽類水解的有關問題。因而在本節內容教學時設計成以實驗探究匯入,問題探究模式層層遞進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概念學習的引入
設計學生實驗,教師語言,創設問題情景,為學生形成概念提供感性認識。教師引言“酸溶液呈酸性,鹼溶液呈鹼性,那麼鹽溶液顯什麼性呢?碳酸鈉屬於鹽類,為什麼稱之為純鹼?”學生分組探究實驗《測定鹽溶液的酸鹼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親身參與到活動中來,提高注意力,促進完成教學目標,不僅營造了寬鬆、融洽、民主的課堂氣氛,更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探索能力、表達能力與合作精神。
二、概念學習的建立
設計學生思考的階梯,運用準確、邏輯性強的語言,引導學生逐步把有關知識抽象為概念。
問題探究1:本課時設計這樣一組思考題,讓學生們看書、分析、討論CH3COONa溶液呈鹼性的原因,從而歸納出鹽類水解的概念。
1、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
2、CH3COONa溶液中哪些離子間能相互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
3、如果生成難電離的物質,則對水的電離平衡有何影響?
三、概念學習的深化
教師設問步步深入,增大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引導學生透過歸納分析的方法,抽象出化學概念的本質。
(問題探究2)根據CH3COONa、NH4Cl水解的過程,試分析鹽類水解的實質。
(問題探究3)試分析鹽的組成與鹽溶液酸鹼性的關係。
透過以上問題的分析,得出鹽類水解的實質,歸納出鹽類水解的規律。
四、概念學習的運用
練習決不是知識的簡單重複,設計應有坡度,使學生既能及時鞏固剛學的知識,又能達到“思、悟、創”的統一。
練習:判斷下列鹽類是否水解?溶液的酸鹼性?寫出水解離子方程式
Al2(SO4)3、NaClO、KCl、Na2CO3、FeCl3、(NH4)2SO4
(問題探究4)結合H2CO3的電離情況,思考如何書寫Na2CO3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本節課中,教師透過創設情境(設計超乎學生想象的實驗),激發學生求知慾望,揭示課堂教學的主攻方向,再以富有啟發性、階梯性的問題的設定,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探究概念的本質,並抽象形成概念,然後以恰當的練習,使概念得以深化、鞏固,並學習運用。在這過程中,學生們的思維品質,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到提高。這種強調學習主體的思維過程的教學方式,不但讓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了獲得知識的方法,也較好地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