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老虎》教案

幼兒園小班《老虎》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老虎》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老虎》教案1

  設計意圖:

  冬天,孩子們的衣服穿的較多,大多孩子不愛運動。小班年齡段幼兒特別喜歡爬,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數家長會因為衛生和安全問題,不能讓孩子們盡情地爬。為了激發孩子在冬季能多做運動,鍛鍊手膝著地、自然協調地向前爬,學會躲閃爬,嘗試倒退爬,滿足孩子們冬天運動的需要,我設計了本活動《老虎鬥》。

  活動名稱:

  老虎鬥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老虎的外形及生活習性,知道冬天多做運動可以暖和身體。

  2、練習手膝著地自然協調地向前爬、躲閃爬,嘗試倒退爬。

  3、能遵守遊戲規則,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4、透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5、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老虎頭飾若干(和幼兒人數相同),兩種顏色的老虎尾巴若干(合起來與幼兒人數相同),遊戲音樂(歡快音樂和緊張音樂),舒緩音樂。

  經驗準備:

  對老虎的有關知識有一定的瞭解。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

  師:小朋友見過大老虎嗎?(見過或沒見過)。在哪裡見過?(在動物園裡見過,在書上見過,在電視上見過……)大老虎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幼兒說一說。)小朋友說得真好!大老虎最威風了,小朋友想當老虎嗎?今天我們來玩《鬥老虎》的遊戲,請小朋友來當大老虎,好嗎?(請幼兒戴上老虎頭飾,將尾巴塞進後背的褲腰裡,扮成小老虎。)

  2、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的小手冷嗎?我們先搓搓小手,然後讓我們的身體跟著小手動一動吧!做手指動物模仿操:

  一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呀,爬爬爬。

  兩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白兔呀,跳跳跳。

  三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花貓呀,喵喵喵。

  四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花狗呀,汪汪汪。

  五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大老虎呀,啊嗚,啊嗚,啊嗚。

  3、自由練習手膝著地自然、協調地向前爬,躲閃爬,後退爬。

  (1)師:小一班的小朋友都變成大老虎了,我們一起學大老虎爬一爬吧!(幼兒四散自由爬行。)如果有其他老虎來攻擊時,我們該怎麼辦呢?(請幼兒示範,引導幼兒嘗試躲閃爬。)如果有其他老虎來咬我們的尾巴時,我們又該怎麼辦呢?(請幼兒講出自己的辦法並示範,引導幼兒練習後退爬。)

  (2)師:現在,虎媽媽要考考虎寶寶,聽到歡快音樂,虎寶寶們自由爬行,聽到緊張的音樂,虎寶寶們躲閃爬或後退爬,要注意安全,不要碰撞到別的小老虎或傷到自己哦!

  (3)寶寶們學得真快!我們可以比賽了。

  4、交代遊戲規則,玩遊戲《老虎鬥》。

  玩法:將紅尾巴老虎和藍尾巴老虎分成兩組,聽口令開始揪尾巴。誰將對方的尾巴先揪完,誰獲勝。(教師提醒幼兒在揪尾巴時,小老虎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躲閃爬,倒退爬。)播放遊戲音樂,幼兒遊戲。

  5、結束活動。

  播放舒緩音樂,幼兒進行放鬆活動。

  師:小老虎們玩得開心嗎?(開心。)放鬆放鬆吧,搖搖胳膊,擺擺小手,抖抖肩膀,拍拍腿,休息一下吧!現在還冷嗎?(不冷了)小朋友知道為什麼現在不冷了嗎?(因為剛才我們玩遊戲時做了許多運動,冬天多做運動我們就不冷了。)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在陽光下休息,討論冬天可以讓身體暖和起來的辦法。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裡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裡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小班《老虎》教案2

  活動目標:

  1、欣賞繪本故事,感受故事中小老虎的聰明和懂事。

  2、學習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畫橫豎線,並使之交叉成方格子的技能。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張畫有老虎外形的操作紙

  2、PPT。

  活動過程:

  一、繪本匯入(播放ppt)

  1、這是隻怎樣的小老虎?小老虎身上沒有花紋,怎麼辦呀?

  2、瞧,這兩位是誰呀?爸爸想畫什麼樣的花紋呢?媽媽呢?

  3、說著說著發生了什麼事?爸爸說什麼?媽媽說什麼?

  4、小老虎心裡怎麼樣?我們來幫小老虎想個好辦法,好嗎?

  5、第二天,爸爸媽媽看到小老虎時都驚訝的瞪大了眼睛!小老虎變成了什麼樣子了?(特寫鏡頭)

  6、現在爸爸媽媽還吵架嗎?為什麼?

  7、小結:原來小老虎在自己的身上、胳膊上、尾巴上,腿上都畫上了爸爸的豎條條,媽媽的橫條條,變成了一隻漂亮的方格子老虎。

  二、畫方格子老虎

  1、教師示範。

  2、幼兒操作,教師適時指導。

  3、鼓勵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作畫,並幫助他們完成。

  三、講評

  1、將幼兒作品貼在黑板上。

  2、虎爸爸虎媽媽喜歡哪一隻小老虎?

  四、延伸活動

  集體欣賞繪本。

  師: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個《方格子老虎》的故事吧!

  活動反思:

  《方格子老虎》這個繪本故事,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很深遠的意義。這個教學活動,給予孩子的不僅僅是繪本書畫面內容所帶來的一些寓意和理解,同時能緊緊地抓住孩子的童趣特徵,圍繞“快樂”這個中心點、興趣點,將繪本教學融入到有趣的遊戲情景中。

  本節活動的整個環節我模仿的是應彩雲老師的課,應老師的繪本教學設計的非常多樣化,能讓看似單一的講述活動融匯遊戲,讓孩子們真正的在遊戲中獲得知識,這也正是符合了《指南》裡面“孩子們的學習活動是在遊戲中進行的”。在應老師的課堂裡面,孩子們說家裡面發生吵架並怎麼樣來解決的時候,她基本上讓每個孩子都說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這也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讓每個孩子表達家人吵架以後怎樣帶給他們快樂,透過大多數孩子的談話,以此環節來達到情感目標的提升。

  總之,這節教學活動,我自己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自己上課的應變能力,對於每次課堂上沒有預設到的生成的問題總是變得不自然,不知所措。又比如孩子說到“我爸爸和我奶奶吵架”,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我們要做一個孝敬老人的人,爸爸和奶奶吵架就是不對的,而我只是很淺顯的說了一句這樣是不對的,我們不能這樣做。模仿別人的課總是覺得沒有自己透過研討出來的活動那麼的自然,我想以後,要更多的上這種公開課,不管每一次的好與不好,但是自己都成長了,都歷練了,真心希望自己能夠進步多一些。

幼兒園小班《老虎》教案3

  【活動目標】

  1、認識豎線,並學習繪畫豎線。

  2、學會相互配合完成作品。

  3、感受共同合作的'樂趣。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準備】

  配合《老虎來啦》的故事圖組,4張畫著老虎但沒有柵欄的白紙,油畫棒每組一盒,老虎吼叫聲配音,背景音樂《兩隻老虎》。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1、師配圖講故事,並提問。

  有一天,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去動物園裡遊玩,他們看到動物園裡有猴子,有長頸鹿,有大象,大家看的很高興,這時候,有個小男孩一邊跑一邊喊:“快來看呀,那裡有大老虎!”小朋友們也跟著跑過去,只見在一座小山腳下,有一隻兇猛的大老虎,正向小朋友這邊跑過來,原來呀,山下的圍欄破了,老虎要跑出來啦,小朋友們嚇得一邊跑一邊喊:“老虎來啦。。。老虎來啦。。。”(播放老虎叫聲配音)

  2、提問:

  孩子們,老虎要跑出來了,那可怎麼辦呀?教師鼓勵幼兒舉手發言,引導幼兒說出修補圍欄的辦法。

  二、教師介紹豎線和示範繪畫豎線:

  1、向幼兒介紹豎線。

  小朋友們,這些圍欄是什麼樣子的?(是線條)這些線條的名字叫豎線。

  2、示範繪畫豎線,個別幼兒板書練習。

  教師邊示範邊講解,從上往下畫豎線,兩條豎線之間的距離要相當。你們想來試試嗎?請個別幼兒板書練習,教師指導並小結:這樣才能把損壞的圍欄修的更好,瞧,老虎又被圍起來了,牠再也跑不出來了!

  三、幼兒分組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1、小朋友們看,你們身後有三隻老虎,他們的圍欄都壞了,老虎快要跑出來了,好危險呀,你們能幫忙把圍欄修好嗎?那好。老師給你們分組,你們拿著畫筆像老師一樣,從上往下畫豎線,修好圍欄,圍住老虎好不好?

  2、幼兒分組作畫,配樂,教師巡視指導,重點指導幼兒握筆、繪畫方向和鼓勵幼兒相互合作。

  四、活動結束。

  1、相互欣賞作品,檢查圍欄是否修好。

  2、小朋友們可以去其他組看看圍欄修的好不好,哪一組修的最好呢?

  3、收拾畫筆,準備入廁。

  活動反思:

  《方格子老虎》這個繪本故事,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很深遠的意義。這個教學活動,給予孩子的不僅僅是繪本書畫面內容所帶來的一些寓意和理解,同時能緊緊地抓住孩子的童趣特徵,圍繞“快樂”這個中心點、興趣點,將繪本教學融入到有趣的遊戲情景中。

  本節活動的整個環節我模仿的是應彩雲老師的課,應老師的繪本教學設計的非常多樣化,能讓看似單一的講述活動融匯遊戲,讓孩子們真正的在遊戲中獲得知識,這也正是符合了《指南》裡面“孩子們的學習活動是在遊戲中進行的”。在應老師的課堂裡面,孩子們說家裡面發生吵架並怎麼樣來解決的時候,她基本上讓每個孩子都說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這也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讓每個孩子表達家人吵架以後怎樣帶給他們快樂,透過大多數孩子的談話,以此環節來達到情感目標的提升。

  總之,這節教學活動,我自己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自己上課的應變能力,對於每次課堂上沒有預設到的生成的問題總是變得不自然,不知所措。又比如孩子說到“我爸爸和我奶奶吵架”,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我們要做一個孝敬老人的人,爸爸和奶奶吵架就是不對的,而我只是很淺顯的說了一句這樣是不對的,我們不能這樣做。模仿別人的課總是覺得沒有自己透過研討出來的活動那麼的自然,我想以後,要更多的上這種公開課,不管每一次的好與不好,但是自己都成長了,都歷練了,真心希望自己能夠進步多一些。

幼兒園小班《老虎》教案4

  目標

  1、初步學會舞蹈,激發幼兒對跳舞的興趣。

  2、能按音樂節拍做動作,初步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學習基本動作“踵趾步”。

  準備

  1、佈置環境:小樹林

  2、老虎頭飾兩個,音樂《兩隻老虎》。

  活動指導

  一、幼兒學小鳥飛律動入室。

  二、練聲曲:師生問好,要求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

  三、複習歌曲:小兔與狼,要求有表情地演唱,並大膽表演。

  四、幼兒學習舞蹈:兩隻老虎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學唱歌曲。

  師:我們大家來聽一首歌,看看你們有沒有聽過(播放歌曲)

  第一遍:幼兒聽後,提問:這首歌裡面唱到了誰?這首歌曲叫什麼名字?

  第二遍:幼兒整首跟唱歌曲。

  2、以情景"兩隻老虎在樹林裡跳舞"引出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地方?(小樹林)聽說,這個樹林裡住著兩隻可愛的小老虎,我們來看看它們正在做什麼?

  (1)播放音樂,"兩隻老虎"在跳舞、(由兩名教師表演)

  (2)幼兒欣賞後,提問:你們剛才看到了兩隻老虎在幹什麼呀?(它們在跳舞)它們是怎樣跳的?(幼兒自由模仿動作)

  3、教師有表情地示範舞蹈、

  師:老師也來學一學小老虎跳舞,小朋友們先坐著看看伍老師學得像不像,好嗎?

  4、引導幼兒學習舞蹈、

  師:小朋友,老師跳得像不像啊?你們想不想也來學一學?那你們要先學會一腳的本領,先看老師做一遍。

  (1)教師示範基本動作——踵趾步。

  (2)幼兒練習,重點指導幼兒左腳腳跟點地,右腳膝蓋彎曲,上身挺直。

  (3)教師清唱歌曲,引導幼兒完整跟跳舞蹈動作。

  (4)幼兒聽音樂,有表情地完整跳一遍舞蹈。

  (5)分弟弟妹妹請幼兒表演舞蹈。

  (6)讓幼兒邀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一起隨音樂舞蹈。

  五、幼兒隨音樂開火車律動出室。

  師: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開火車把老虎送回家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