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範文(通用14篇)
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範文(通用14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範文(通用14篇),歡迎大家分享。
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1
學習目標
①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避開、敏銳、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②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和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絡,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③蒐集並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資訊蒐集與處理能力。
課前準備
①生字詞卡片或抄寫有生字新詞的小黑板。
②教師蒐集有關仿生學的圖文資料,準備蝙蝠圖片、雷達圖片。
A案
第一課時
●以圖為媒,引入新課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請說一說你對它們的瞭解。
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絡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蝙蝠和雷達》。(板書課題)
●朗讀課文,讀通讀順
①自由朗讀課文兩遍,難讀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②兩人一組輪流讀課文,互相認讀生字詞。
③出示寫有生字詞的小黑板,指名開火車從讀生字詞,提示學生注意形聲字和“蝙、熒”等字的讀音。
●默讀課文,歸納大意
①課文主要講什麼?請大家默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②指名說,教師根據說的情況,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學是抓住課題聯絡課文歸納的,有的同學是把課文各部分意思連起來歸納的。
●填表助學,自主閱讀
①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關聯詞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說明了什麼;文中提出什麼疑問?請讀出疑問的語氣。
③默讀四、五、六自然段,填寫下表。(表中加黑部分為需填寫的內容,答案供參考,只要學生抓住要點即可,語言是否簡潔不做重點強調)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讓它在拉有許多繩子繫有鈴鐺的屋子裡飛。
鈴鐺一個也沒響,繩子一根也碰著。
蝙蝠夜間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到處亂撞,鋃鐺響個不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蝙蝠到處亂撞,鋃鐺響個不停。
③交流:先在小組,再在班上交流填與表格的情況。
④讀讀課文,同桌互相看圖表,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再指名上臺介紹。
⑤小結:
a.出示句子“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說說從句子中體會到什麼?(感悟“反覆、終於”)
b.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雷達與蝙蝠有什麼聯絡?下節課我們再來閱讀探究這些問題。
●範寫生字,練寫字詞
教師示範難寫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導學生注意本課生字大多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部首隻佔三分之一,右邊佔三分之二,字要寫得勻稱整潔。
第二課時
●複習舊課,匯入新課
①聽寫本課生詞。自我批改,錯的訂正一遍。
②指名說一說課文大意後引入新課:這節課我們重點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以及雷達與蝙蝠之間的聯絡。
●合作閱讀,突破重難點
①自由讀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問題。
②以演促讀,理解蝙蝠探路的辦法。
指三名同學表演,一生當“蝙蝠”,一生當“蝙蝠嘴裡發出的超聲波”,一生當障礙物。
③以畫促讀,理解蝙蝠探路與雷達之間的聯絡。
a.請用圖示求表示蝙蝠幅探路和雷達探測。(下列圖示供參考)
b.填空,看圖說一說雷達和蝙蝠之間的聯絡。
飛機上的雷達就像是騙幅的()。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小結全文,延伸拓展
①默讀全文,說說你從本文中受到什麼啟示?適當交流“我也要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設計一個小發明。”
②閱讀文後“資料袋”,教師出示有關仿生學的圖片,補充相關文字資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閱讀與探究興趣。
③佈置學生課外蒐集關於仿生學的資料,有興趣的話,結合綜合性學習,設計小發明並動手實驗。
B案
第一課時
●初讀,整體感知
①自由讀課文,同桌相互逐段讀課文。
②小黑板或課件出示生字詞,打亂齊讀,指名讀,正音,說說已理解的生詞意思。
③自由讀,說說課文要講什麼?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揭示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把各部分意思連起來;抓住課文要點或者引用能概括大意的原話。
●研讀,感悟重難點
①小組合作探究:科學家做的三次試驗及其結論;蝙蝠是怎樣探路的,雷達是怎樣探測障礙物的。
③小組推薦代表向全班彙報研讀收穫,代表發言,小組成員或其他組代表補充發言。
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或過程中,教師課件演示(如製作動畫片、畫圖示)三次試驗的情景和蝙蝠探路、雷達探測的示意圖,使學生直觀感受;然後讀一讀課文,填寫課後的填空題,明確雷達與蝙蝠之間的聯絡。
●抄讀,積累字詞句
①出示所有生字,學生觀察字形結構(大多數是左右結構),教師範寫難寫的“避、揭、礙”等字,學生在生字本上寫一寫所有生字。
②學生勾出新詞語和重點語句,讀一讀,抄一抄。
第二課時
●讀課文,複習鞏固
①聽寫字詞。
②仿照寫句子。(即使……也,終於等)
③讀課文,說說文章主要內容。
●講讀,學當“解說員”
①創設情境:有一群低年級小朋友,非常想知道蝙蝠與雷達之間的科學秘密,今天,我們就來當一當“小小解說員”。現在請大家根據提示讀一讀課文,準備準備吧!
解說要點:
a.提出問題──飛機在夜裡為什麼能安全飛行?
b.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揭開了蝙蝠夜間探路的秘密。
C.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解決了飛機夜間安全飛行的難題。
②同桌互講,再自薦或推薦在全班講。如果有條件,可帶學生到學前班(或低年級班)當“小小解說員”。
③小結評議上臺同學的解說情況,主要是表揚與激勵。
●趣讀,學做資料卡片
①指名讀課後的“資料袋”,瞭解什麼是仿生學,教師出示課件(圖文並茂),補充介紹相關資訊,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與探究興趣。
②學生拿出各自所帶的課外資料,教師下發“資料卡片”,指導學生閱讀、精選、仿照課後“資料袋”製作自己的資料卡片,注意內容要精選自己讀得懂的,不要長篇大論原文全抄。教師下發的“資料卡片”可設計為:
類別仿生學小資料蒐集人_________日期_________編號_________
③展示交流資料卡片:先在全班展示──宣讀、實物投影展示,張貼在“學習園地”或“展示臺”中等,再各自找小夥伴交流。
●回讀,觀察小練筆
①學生自由地朗讀全文,回顧學習過程,談自己的收穫與體會。
②課堂小練筆:描述“配合”的情景。
a.齊讀句子“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引出“配合”一詞。
b.請兩名學生表演一幕雙簧(可事先排練並“保密”),其他學生觀看後寫一、二段話,描述兩個小演員相互“配合”的情景。
c.宣讀交流,點評兩三篇。
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2
教學要求:
1、弄清飛機夜裡安全飛行與蝙蝠飛行的聯絡。
2、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終於”“清楚”造句。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弄清飛機夜晚安全飛行和蝙蝠飛行之間有什麼聯絡。
教具準備:
自制軟體、鵬博士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蝙蝠是什麼?你見過嗎?你見過雷達嗎?簡介蝙蝠、雷達。這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二、按要求讀課文。
1、提出要求:
認真閱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飛行的,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與雷達之間的聯絡的,分別做上記號。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三、根據提出的要求進行討論。
(一)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飛行的?(三、四、五、六)
1、蝙蝠飛行有什麼特點?課文有哪幾個句子最能說明蝙蝠飛行的這個特點?
2、科學家為了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做了幾次試驗?每次試驗是怎麼做的?
3、這三次試驗有什麼相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
4、這三次試驗證明了什麼?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三次試驗為什麼能證明這一點?
5、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二)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和雷達之間的聯絡的?(二、七)
1、指名讀第七自然段。
2、為什麼說給飛機裝上雷達是“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如果把課文分成三段,應該怎麼分?為什麼這樣分?
第二課時
一、練習朗讀全文。
二、聯絡全文,說說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雷達的。
先根據自己的體會理解說,再引導學生按課文的敘述順序,有條理地完整地說一說。
我們要學習科學家這種善於發現問題、善於研究問題、善於從事物中受到啟示為人類造福的科學精神。
三、練習造句。
1、出示課後思考練習第4題。
2、讀讀句子。
3、口頭練習用“終於”“清楚”造句。
4、書面造句。
四、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3遍。
板書設計:
7蝙蝠和雷達
課後小記:
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橫七豎八”等詞。
2、朗讀課文,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絡。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4、蒐集並能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資訊蒐集與處理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理解好蝙蝠在夜裡飛行的秘密是怎樣探索出來的。是如何發現了這個謎,又是如何解開這個謎的,科學家又如何仿生創造而為人類造福的。
2、教學難點。
對蝙蝠利用超生波導飛,飛機的雷達導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總是比較抽象,宜用電教手段,實施直觀教學,使抽象的原理講述變成直觀的形象演示。
三、教學準備。
蝙蝠、雷達的圖片,仿生學資料,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
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
同學們,你們認識圖片上的事物嗎?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情況?
2、蝙蝠和雷達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絡呢?我們一塊兒來學習11課。(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讀課文,排除字詞障礙。
2、師檢測讀生字和課文的情況;特別強調注意“蝙、熒”的讀音。
3、自己默讀課文,試著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4、生反饋: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些什麼?
5、可以用課題拓展法 蝙蝠與雷達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三)生自主學習。
1、請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找出關聯詞,說說從這個關聯詞懂得了什麼?文中有什麼疑問,請練習疑問句的讀法。
2、科學家做了幾次實驗?每次實驗的方式是怎樣的?結果如何?又得出了什麼結論呢?請自讀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解決以上問題。你可以透過填表,也可以透過在書上作符號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讀情況。
4、請生上臺介紹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
5、從“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麼?從哪些詞體會到的?
是啊,科學家揭開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費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達到底有什麼聯絡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4
課文分析:
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透過反覆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秘密,並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識短文,敘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透過飛機夜行這種現象,提出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全文要說明的主要問題。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結果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第三部分: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受到啟示,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了飛機安全飛行。這項研究告訴人們,研究生物可以對人類的創造發明有所啟示。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絡。
2、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能大致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2、知道蝙蝠夜間飛行時不會碰到障礙物的原因。
3、明白蝙蝠和雷達在夜間探路的原理。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查詢有關仿生學的資料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1、蝙蝠和雷達(生齊讀課題)請大家回憶一下: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過渡:想不想看看蝙蝠和雷達是怎樣的?
2、分別出示圖片,問:關於它們你知道些什麼?(激勵:你真是個知識豐富的孩子!你真是愛讀書的孩子!)
過渡: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則是人類發明的一種探測儀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課題中為什麼用“和”把它們連起來呢?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絡呢?
二、學習第二段
1、請大家把書翻到42頁,快速瀏覽全文,在能說明蝙蝠和雷達之間聯絡的語句下面畫上橫線,完成後舉手示意。
2、抽生彙報
3、生自由讀:你發現了什麼?
出示第一處。(這是一個過渡句,作用是承上啟下;這句話使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作用是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 過渡:還有能說明它們之間聯絡的句子嗎?
出示第二處。你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把這兩處的意思說清楚嗎? 過渡:無論何種蝙蝠,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夜間都能安全地飛行。
三、學習第三段
課文哪段講了這一內容呢?那我們就一起去讀一讀吧!這次讀老師有要求:默讀第三段,看看你能讀懂什麼,想想你是從哪些句子讀懂的,邊讀邊標記。
1、生自讀。
2、抽生彙報。
3、指導朗讀。 認識關聯詞“即使 也”這是一組表示轉折關係的關聯詞你能用它說一句話嗎?你還知道哪些表示轉折關係的關聯詞?“雖然但是” ”“儘管還是”“可是、然而、卻”。
4、能不能透過讀把你的感受傳遞給大家呢?
(1)生練讀
(2)彙報讀
過渡:讀到這兒,不由得讓我們產生了疑問:師引讀: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 在漆黑的夜裡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生接讀第二段最後一句話)課文4——6段為我們解開了這個疑問。請大家自由讀4——6段,完成這個表格。
四、學習4——6段
品讀4—6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老師出示課件) 實驗次數 實驗的方法 實驗的結果 蝙蝠探路工具 第一次 矇眼睛 鈴鐺不響 和眼睛無關 第二次 塞耳朵 鈴鐺響個不停 與耳朵有關 第三次 封嘴 鈴鐺響個不停 與嘴有關
1、出示要求:先自讀4——6段,口頭填表。再跟同桌交流、然後填表。
2、抽學生彙報,老師歸納填寫。只填重點詞。
3、讓我們再回到文字中讀一讀,親自感受一下這三次實驗吧。齊讀4、5段。 師引讀:三次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 ),它是用( )。
5、出示兩個句子進行比較。(老師這兒有一組句子,請大家讀一讀,看看細心的你會發現什麼?)
A、三次不同的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B、三次不同的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1)師提問:這兩個句子哪句好?為什麼?你跟別人配合過嗎?什麼叫“配合”?(各方面分工合作來完成共同的任務)從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麼?
(2)同桌討論回答,老師指導。(蝙蝠探路時靠的是嘴和耳朵兩種器官同時起作用。)
過渡:那麼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起來探路的呢?課文哪個自然段回答了這個問題?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彙報句子
1、快速默讀第七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蝙蝠飛行的秘密的句子。
2、抽生彙報、交流,相機板書,完善示意圖。
3、你能看著這個示意圖講述蝙蝠是怎樣探路的嗎?
(1)抽生試說。
(2)同桌看板書複述蝙蝠探路的原理
(3)全班看板書複述蝙蝠探路的原理
4、科學家們發現蝙蝠夜間能安全飛行的秘密容易嗎?從哪個句子可以看出來?理解“反覆、終於”的用詞準確性。
(1) 抽學生彙報。
(2)生練讀。看誰能透過讀把你的感受傳遞給大家。
(3)抽生彙報。
(4) 男女生賽讀。
5、蝙蝠的本領真了不起,讓我們帶著讚賞的語氣誇誇它。生齊讀第七自然段。
6、小結學法。
自由讀文,勾畫重點句子―→交流―→歸納板書―→看板書複述內容―→朗讀體會。
過渡:雷達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它與蝙蝠之間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仿照這一部分的學習方法自學第8自然段。
六、學習第八自然段
1、邊讀文段,邊畫出有關句子,並讀一讀
2、同桌交流。
3、模仿板書動手畫雷達的探路方法示意圖,並複述。(抽生上臺畫)
4、看板書複述雷達探路的原理。
過渡:透過剛才的學習,我發現雷達的天線就像蝙蝠的嘴巴,你有什麼發現呢?你們真棒,真是會發現的孩子。那我們就一起來把這幾道題讀一讀吧。
5、出示課後練習三,生齊讀。
七、拓展延伸
過渡:透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像這種人們透過研究生物某種器官的構造、功能,從中得到啟示並進行模仿,研製成功新的儀器、機械而產生的一門科學叫仿生學。
1、人類仿生髮明的東西還有很多,你能不能用“人們從( )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 )。”的句式向別人介紹你收集到的資料呢?
2、抽生彙報。
3、想象。
A、(現在,有一個跟你們一般大的小朋友有了一個很好的點子,你想不想知道?課件出示:我從變色龍身上得到啟發,想發明變色紙尿褲,如果嬰兒小便了,就顯示藍色,如果嬰兒拉臭臭了,就顯示紅色,大大方便了家長。)
B、怎麼樣,他的想法很棒吧!相信你們一定也有很多好的點子,那我們也來說說:我從( )身上得到啟發,想發明( )。
C、想說的孩子彆著急,要不這樣,咱們把自己的好點子寫下來,待會兒跟同學分享,好嗎?你也可以簡單寫寫你想發明的東西的用處哦!
(1)、生自由寫。
(2)、彙報。
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8個生字;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啟示、證明”等詞語的意思,並積累。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內容。
3、瞭解飛機靠雷達在夜間飛行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受到的啟示,知道事物之間有著普遍聯絡,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科學家是怎樣發現蝙蝠夜間飛行的奧秘的。
教學難點:
理解蝙蝠飛行與飛機夜航之間的內在聯絡。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學習1、2節
1、(出示飛機夜航的畫面)晴朗的夜空出現兩個亮點,越來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紅一綠的兩盞燈。接著傳來了隆隆聲,這是一架飛機在夜航。
引發質疑:在漆黑的夜裡,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
2、出示: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板書:蝙蝠(蝙蝠雖然是哺乳動物,但非常愛吃昆蟲,所以“蝙”和“蝠”都是蟲字旁)
3、讓我們一起來讀讀1、2節。
4、飛機是交通工具,蝙蝠是動物,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因為飛機上有——雷達。
板書:雷達
(簡介雷達)無線電檢測和測距,是利用微波波段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裝置。白天黑夜均能探測遠距離的目標,且不受霧、雲和雨的阻擋,具有全天候、全天時的特點,並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因此,它不僅成為軍事上必不可少的電子裝備,而且廣泛應用於社會經濟發展(如氣象預報、資源探測、環境監測等)和科學研究。
5、揭示課題:26 蝙蝠和雷達(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
蝙蝠在夜裡飛行,不僅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麼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發現(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秘密)。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
2、指名交流。
3、相機學習生字“蛾”、“摹”
摹仿:照某種現成樣子學著做。本課是指科學家根據蝙蝠探路的原理髮明瞭雷達。
過渡語:原來雷達是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設計而成的。那麼雷達究竟和蝙蝠有什麼相似之處呢,我們先來看看蝙蝠在夜裡飛行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三、深入研讀,感悟體會
1、學習第6、7節。
(1)默讀第6、7節,用波浪線劃出: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
(2)交流,出示
雷達的天線就像是蝙蝠的嘴巴。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發出的_______。
雷達的_______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隨機板書:天線嘴巴無線電波超聲波熒光屏耳朵)
(3)引讀第7節
科學家摹仿——,給飛機裝上了——。雷達透過——,無線電波遇到——。駕駛員從雷達的熒光屏上,能夠——,所以——。
2、學習第4、5節。
(1)蝙蝠夜裡飛行的秘密是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才發現的。我們來看看科學家是怎麼做實驗的,板書:試驗(試驗是指嘗試著去做,以察看某事的結果或某物的效能等;實驗一般指為檢驗某種科學理論或假設二進行的活動,也可指透過一些操作演示讓別人直觀瞭解)思考:做了幾次試驗,每次實驗的條件、經過、結果分別是怎樣的?
(2)完成閱讀芳草地第2題。
試驗情況記錄表
試驗情況
試驗條件
試驗結論
第一次試驗
矇住蝙蝠的_______
結果_________
第二次試驗
矇住蝙蝠的_______
結果_________
第三次試驗
封住蝙蝠的_______
結果_________
(3)交流,結合三次試驗的內容,分別用“證明”一詞練習說話。
用造句的方法理解詞語:證明
(4)總結填空:科學家的( )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敏銳的眼睛,而是( )。
(5)敏銳就是感覺靈敏,眼光尖銳。而靈敏是表示動作快而靈活的。
完成詞句活動室第1題。
四、總結全文,拓展學習
1、科學家從蝙蝠探路的試驗和研究中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正是在科學家那種善於發現問題,善於研究問題、善於從事物中受到啟示和為人類造福的科學精神的帶動下,出現了“仿生學”(研究生物系統的結構和性質以及工程技術提供新的設計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學)
2、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受到動物的一些特點的啟發而發明的?
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生物學家透過對蛛絲的研究製造出高階絲線。
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6
教學要求:
1、幫助學生認識、掌握本課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讀懂課文。
2、瞭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的,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了解飛機夜航與蝙蝠飛行之間的聯絡。指導學生藉助字詞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
教學準備:
演試蝙蝠探路和雷達導航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進度:
第2課時
課時安排:
理解詞句,突破重點,瞭解飛機夜航與蝙蝠飛行之間的聯絡。以及科學家的研究過程,幫助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瞭解日常生活所接觸到的一些事物。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蝙蝠和雷達》一課主要講了什麼?
(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飛機夜航的安全。)
過渡語:蝙蝠在晚上無論怎麼飛,都不會撞上其他東西?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一百多年來科學家做了無數次試驗,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4-5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完成下面填空。(電腦出示表格)
試驗次數 試驗方法 試驗結果 探路工具
第一次 矇住眼睛 鈴鐺一個也沒響 不是眼睛
第二次 塞上耳朵 鈴鐺響個不停 跟耳朵有關
第三次 封住嘴 鈴鐺響個不停 跟嘴有關
二、教學第4、5自然段
1、學生帶問題自學,小組討論完成填空。
2、指名學生口述,完成板書。(全班交流)
3、齊讀這兩自然段,再次感受三次實驗過程。
4、立即播放科學家三次試驗的錄影,加深鞏固。
過渡語:那麼經過這幾次試驗的結果,科學家得出了一個結論。誰能把課文中相關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第五自然段最後一句)
電腦立既顯示另外一句去掉“配合起來”的句子進行比較。
a、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b、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提問:這兩句哪句好?為什麼?(用“如果…就…”或“因為…所以…”等句式說一說)
5、同桌討論回答,教師指導。
(蝙蝠探路時靠的是嘴和耳朵兩種器官一起發生作用。)
過渡語:那麼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起來探路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6自然段把自己的理解用直觀示意圖畫出來。
三、教學第6自然段。
a、學生邊讀邊畫,教師巡迴指導。
b、學生交流畫圖情況,師生評議。
c、創設情境進行說話訓練。
(野人與現代人之較量,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品質。)
d、動畫演示蝙蝠探路的情景,鞏固理解。(電腦演示動畫)
(過渡語:原來是這樣啊! 蝙蝠可真聰明! 科學家又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用在飛機上的呢?請同學們運用“找、讀、填、說”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自學第7自然段。)
四、教學第7自然段。
1、帶問題讀第7自然段,找出描寫雷達探路的句子讀一讀。
2、電腦出示填空
3、學生交流,說說雷達是怎樣在夜間為飛機導航的。
完成填空 (電腦立既演示動畫,加深理解)
4、請同學們比較一下蝙蝠探路與雷達導航的異同,然後完成填空。
5、電腦出示填空:
雷達的天線就像蝙蝠的(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的(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蝙蝠的( )。
五、擴充套件練習。
過渡語: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你們透過自己的閱讀,還了解哪些創造發明也是人類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的?
電腦創設情境 (“小神龍”俱樂部)
1、學生介紹,教師、學生隨堂確定。
2、學生回答,電腦設定四個常見的。讓學生以戰勝電腦為目標進行思考,達到預定目標。
六、總結
同學們,大家在學習語文時要做到課內外相結合,要多讀書多積累。只有這樣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成為有用的社會棟樑。
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7
一、教材簡析
《蝙蝠和雷達》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八冊第三組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透過反覆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並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文章敘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激發了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同時使學生體會到文章用詞的準確性,在語言文字上有實實在在的收穫。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為了落實新課程要求,尊重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切實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我將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精讀課文,瞭解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雷達的。
2、能用“即使……也……”“不是……是……”練習說話。透過譴詞造句,讓學生在語文基本功上有所提升。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人們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使飛機能夠在夜裡安全飛行”。透過學習,讓學生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教學難點是“蝙蝠利用超聲波探路和飛機利用雷達導航”。
三、說教法與學法
為了抓重點、破難點,我採用了這樣的教法:藉助多媒體實施直觀教學,使抽象的原理變成直觀的形象演示,積極採用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我在教法中滲透的學法是,讓學生參與語文的實踐活動,親身體驗語言,感受語言,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
四、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利用直觀形象的課件,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清楚的感觀認識。
(二)圍繞中心句讓學生質疑、解疑、合作、探究。
1、圍繞中心句提出問題。
2、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探究科學家進行的三次不同的試驗。
3、抓住重點詞“配合起來”展開教學。不僅讓學生透過學習理解意思,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品詞析句的過程中體會科學家用詞的嚴謹、準確,認識到在以後的讀書、寫作過程中“準確用詞”的重要性。
4、抓住重點段落進行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5、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所以我在結束新課時,讓學生查閱、收集更多關於仿生學的資料。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課重點內容的縮影,教育部課改專家余文森教授認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沉澱下來的是一種思維方式和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邊總結學生髮言,邊板書的方式記錄板書。中間的板書體現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要點的把握,而右的副板書則體現了本節課學生質疑、解疑的過程。同時,大膽地鼓勵學生創意板書,發揮他們的想象。這樣簡潔生動、形象直觀的板書就形成了。
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理解“啟示、證明”等詞語的意思。正確區分近義詞“敏銳、靈敏”。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能說說蝙蝠和雷達之間的科學聯絡。
3.繼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透過各種途徑查閱有關資料。
4.瞭解飛機靠雷達在夜間飛行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受到的啟示,知道事物之間有著普遍聯絡,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科學家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使飛機能夠安全夜航。
教學難點:蝙蝠飛行與飛機夜航之間的內在聯絡。
課前準備:組織學生從百科全書、詞典辭海、網際網路絡等各種途徑查閱、收集有關蝙蝠、雷達的資訊資料。
課 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揭示課題。
1.出示“蝙蝠”圖,板書:蝙蝠
請學生介紹自己課前瞭解的有關蝙蝠資料。
2.出示“雷達”圖,板書:雷達。
請學生介紹自己課前瞭解的有關雷達資料。
3.板書,齊讀課題。
師:這兩者毫不相干,課題卻用“和”字連線。這是為什麼呢?學習課文後,我們就明白了。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自學要求:
(1)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說一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麼?
(3)想一想:你有什麼問題?
2.小組交流學習。
3.集體彙報學習成果。
(1)字詞學習
重點指導“辨析組詞”:摹 幕 墓 暮 慕
(2)開火車分節朗讀課文,注意字字音準,句句通順。
(3)說說你知道了些什麼。
(學生的回答是多方面的,師注意適當點評,引出重點;同時進行語言規範表達的訓練。
(4)提出不懂的問題。
(可能有關於試驗方面;關於研究方面;關於仿生學方面;關於語言文字方面等等。師對學生的問題歸類,簡單的問題當場予以解決,有的則留待深入學習課文時解決。)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深入學習,突破難點。
1.瞭解三次不同的試驗,理解“證明”一詞並運用說話。
(1)指讀有關句子,理解“證明”一詞意思。(用可靠的事實來表明結論的真實性。)
(2)三次試驗怎樣進行的?證明什麼結論?輕讀課文相關小節,完成表格。
試驗次數試驗方法試驗結果試驗結論
(3)根據三次試驗內容,分別用“證明”一詞說一句話。
2.學習科學家反覆研究的內容,理解蝙蝠用嘴和耳朵探路的原理,並進行說話訓練。
(1)讀讀課文有關內容,邊讀邊思考,動手畫畫蝙蝠探路示意圖。
(2)看著示意圖,練習說話: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經過。
3.學習科學家發明雷達的內容,理解雷達在飛機夜航中的作用,並進行說話訓練。
(1)讀讀課文,用文具擺擺雷達使飛機安全夜航的示意圖。
(2)看著示意圖,練習說話:雷達使飛機安全夜航的過程。
4.理解並說說蝙蝠和雷達之間的科學聯絡。
(1)小組討論,給句式:
雷達的 ( ) 相當於蝙蝠的 ( )。
雷達的 ( ) 相當於蝙蝠的 ( )。
雷達的 ( ) 相當於蝙蝠的 ( )。
(2)默讀課文,思考: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科學關係?用“因為……又因為……所以”練習說說它們的科學聯絡及其依據。
小結:科學家從蝙蝠探路的試驗和研究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這就是蝙蝠與雷達的聯絡,所以課題要用“和”來連線。
二、課後質疑,總結全文。
學了課文,你們還有什麼問題?
三、課後拓展。
1.初瞭解“仿生學”。
2.語言直播廳: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受到動物的一些特點的啟發而發明的?查閱有關資料,然後向同學介紹。
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9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避開、敏銳、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應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絡,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深入體會課文內容,明白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受到啟示,以及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絡。
教學難點:
積累運用語言,對照圖,組織語言,說清楚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達的工作原理。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蒐集關於仿生學的資料課件一個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匯入
1.今天早上,我們預習了《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大家都知道,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課文為什麼把它聯絡在一起了呢?今天,我們帶著這個疑問一起走進課本解決問題。
2.首先,我們課前放鬆一下,走進字詞林。猜一猜:(幻燈片1)
三人()三木()三口()十五天()......
看我們今天的生字林(幻燈片2),你也能說出幾個趣味題來讓大家猜猜你說的是其中的哪個字嗎?
在識記過程中,你覺得哪個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如蝙蝠的蝙是第一聲不要讀成第三聲)熒字是後鼻音不要讀成前鼻音......
下面讓我們走進詞語林:開小火車形式領讀;說一說你已經理解的生字詞語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字詞語認讀得差不多了,那麼同學們課文讀通順了嗎?分小組讀。比一比哪個小組同學讀得最認真,最整齊。並思考問題: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並試著分段
2、課文讀完了,看來同學們課前預習工作做得不錯,希望再接再厲,在以後的預習工作中更上一層樓。
3、第一部分:透過飛機夜行這種現象,提出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的問題。(1、2自然段)
第二部分:科學家們做了三次實驗,結果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3-7)
第三部分: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了飛機安全飛行。
三、研讀重點段落
1、既然課文題目是《蝙蝠和雷達》,那我們應該重點研究的是哪一部分?(第二部分)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並拿出筆畫出含有關聯詞的'句子,並想想說明了什麼問題?(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並用“即使......也......”造句
3、針對“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這一情況,作者發出了怎樣的疑問。齊讀,點名讀,讀出疑問語氣。
4、真的是蝙蝠的眼睛特別敏銳嗎?不是。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小組合作,默讀4、5、6自然段,並完成下面的表格。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鈴鐺一個也響
蝙蝠夜間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鈴鐺響個不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鈴鐺象個不停
先在小組,再在班上交流填寫表格的情況。
互看圖表,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迷的?
師小結:
出示句子: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說一說你從句子裡體會到什麼?(感悟“經過反覆、終於)
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呢?雷達與蝙蝠有什麼聯絡?下節課我們再來閱讀探究這些問題。
作業佈置:
1、寫一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一、讀課文,複習鞏固
1、聽寫詞語
2、仿照寫句子。(即使...也,終於)
3、讀課文,說說文章主要寫內容。
4、引入新課:這節課我們重點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以及雷達與蝙蝠之間的聯絡。
二、合作閱讀,突破重難點
1、默讀7、8自然段,思考上述問題。
2、以畫促讀,理解蝙蝠探路與雷達之間的聯絡。
嘴巴天線
超聲波無線電波
障礙物障礙物
反射反射
耳朵熒光屏
3、填空,看圖說一說雷達和蝙蝠之間的聯絡。
飛機上的天線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三、小結全文,延伸拓展
默讀全文,說說你從本文中受到什麼啟示?
閱讀文後”資料袋“,出示有關仿生學的圖片,補充相關文字資料,激發學生的閱讀與探究興趣。
四、作業佈置
完成作業本中練習。
課後反思:
本堂課利用板書,突破重難點。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的工作原理之間的聯絡是課文的重點,也是課文的難點所在。為了突破這一重難點,我採用了簡單示意圖,直觀地顯現蝙蝠夜間飛行的特點,然後指導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畫出雷達的工作示意圖,再借助這兩份示意圖,找出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化難為易。
在學習科學家三次實驗的經過,填寫表格這一學習環節沒有處理好,因為這一部分內容簡單,而花時太多,擠佔了後面仿寫的時間。學生在複述這部分內容時,沒有很好地運用到課文中的語言,只是用自己的話來組織語言,沒有達到目的複述課文的真正用品。複述完後,如能帶領學生再回到課文中讀一讀,回味課文語言,感情課文語言,體會作者寫作思路的縝密,我相信效果會更好。
對課文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儘管學生進行了大量的說的訓練,但思考和問題過於淺顯,對學生的思維素質沒有很大的促進和影響,生成性的東西較少,讀的訓練還顯得較為薄弱。
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10
多媒體輔助教學,就是將計算機的多媒體教學軟體,直接用於課堂教學之中,最佳化教學過程,幫助教師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蝙蝠和雷達》是一篇科普小品。在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方面,多媒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良好的教學情景是喚醒學生主體意識,產生強烈探求慾望的敲門磚。CAI在色彩、動畫、聲音上比其他的教學手段更加形象、生動,立體感強,使學生大開眼界,從而揭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蝙蝠和雷達》時,教師首先放飛機夜航的動畫片:在茫茫的夜空中,一紅一綠的兩盞等不停地閃爍,這是飛機在夜航。幽美的夜空,神秘的亮光立刻吸引了學生,激發起探究的慾望。教師提問:飛機靠什麼在夜間安全航行呢?。
二、最佳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習能力
科普作品包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和推理過程,讓學生參與科學家的推理過程,經過自己的智力活動,支配、運用已有的知識,從中探求真理,發現真知,是教學的難點。CAI卻可以事先安排好推理的程式和步驟,讓學生直接參與,自主探索。
教學《蝙蝠和雷達》第3.4自然段。
1.教師設計好科學家三次讓蝙蝠飛行的實驗情況統計表,問:小朋友,讓我們都來當完成這幾次實驗的科學家,共同揭開蝙蝠飛行的秘密,好嗎?
2.學生分組合作學習。要求:填表,各小組分別介紹三次實驗的場地佈置情況、試驗的方法、結果以及證明的問題。
3.彙報、交流。
4.辨析詞語: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這句話中去掉配合起來通嗎?為什麼要加上配合起來。
學生透過獨立思考,協作學習或向老師求助獲取知識形成自己的觀點。教師利用多媒體指導,點撥,是學習群體活動的組織者,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象為直觀,解決重點、難點。
蝙蝠利用超聲波探路和雷達利用無線電波導航原理之間的相似之處是課文的難點。這時多媒體就能發揮優勢,化無形為有形,化無聲為有聲,使用抽象變得直觀、生動。 教學這一部分時:
1.多媒體演示蝙蝠利用超聲波探路。
2.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蝙蝠是怎樣用嘴探路的?誰來把這些卡片貼在相應的位置上,並畫上表示超聲波進行方向的箭頭?
3.說話訓練:根據蝙蝠探路圖,聯絡說話。
4.雷達是怎樣導航的?(同上)
蝙蝠探路和雷達導航的原理兩者之間有何相似之處?教者利用多媒體設計了兩個練習,幫助學生理解、加深印象,並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參與訓練的慾望,提高訓練的質量。
多媒體顯示:
飛機上的雷達就像是蝙蝠的 。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 。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蝙蝠的 。
2.想象訓練和說話訓練:蝙蝠和雷達的對話。
如何把枯燥的文字變成一個個鮮活的材料,在學生腦中動起來。教者緊扣住語言訓練和想象訓練這一著力點組織教學。學生學完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導航的原理,觀看多媒體:蝙蝠拜訪雷達。
(教師講解:有一回,蝙蝠在晚上飛行時發現了夜航的飛機。他非常驚訝,新想:這飛機怎麼也有夜間飛行的本領?經過打聽,他知道了,原來是因為飛機上裝有雷達。那麼雷達究竟是如何幫助夜航的飛機安全飛行的呢?蝙蝠不明白。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他決定去拜訪雷達。蝙蝠會向雷達問些什麼問題?雷達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同座位的同學,一個做蝙蝠,一個做雷達,試著說一說,並表演蝙蝠和雷達的對話。
喚起學生感知,拓展思維空間。
人類在生物的啟示下發明新技術,新工具又何止雷達呢?你們還知道哪些事例?
1.觀看一段利用仿生學發明、創造的片子。如:魚與船,絲茅草與鋸子,鳥與飛機
2.介紹學生閱覽一些仿生學方面的科普讀物。
3.根據觀看的片子或自己動手做實驗,完成一篇科學小論文《鴨子和潛水員》。
課本、教材和課堂教學作為學生學習的起點,課堂上傳授知識、技能,組織討論、學習,課外帶領學生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讓學生去發現、去探索,去創造。這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11
【教學目標】
1.識記本課生字。
2.瞭解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懂得蝙蝠飛行的原理。
3.學會蒐集資料,整理資料。
4.瞭解飛機靠雷達在夜間飛行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受到的啟示,知道事物之間有著普遍聯絡,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出示課題,設疑。
1.這節課我們要學習一篇科學性很強的文章。
出示課題:34蝙蝠和雷達
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
(1)雷達是什麼?大家在預習時都查了資料,誰願意介紹一下?
(2)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關係?
二、初步感知,整體閱讀。
1.讀課文,邊讀邊想蝙蝠和雷達有什麼關係?
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2.指名讀課文
3.學生自悟:雷達是根據蝙蝠的探路方法發明的。
三、深入閱讀,理解課文內容。
既然雷達是從蝙蝠的探路方法得到啟示的,那麼兩者有什麼共同點?
1.讓我們先來看看蝙蝠的探路方法
教師引讀:
蝙蝠,能夠在夜間飛行,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它飛行起來……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裡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
談談你對蝙蝠飛行技巧的看法,並說說理由。
出示:
蝙蝠無論怎麼飛,從來沒有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
蝙蝠無論怎麼飛,從來沒有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
比較一下這兩句句子,說說哪一句更好?
同桌討論指名交流
(1)蝙蝠到底是靠什麼在夜間飛行的呢?
讀讀課文,找到有關句子,請用直線劃出。
“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的。”
(2)科學家們依靠幾次試驗得到證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小組學習
比較三次試驗的方法完成表格:
試驗的條件()
第一次試驗:矇住蝙蝠(),結果()。
第二次試驗:矇住蝙蝠(),結果()。
第三次試驗:矇住蝙蝠(),結果()。
試驗得出()
(3)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秘密是什麼呢?讀讀課文,說一說。(配合圖片,進行理解)
2.讓我們來看看雷達是如何工作,給飛機導航的。
讀讀課文,再來談一談。
3.你能談談它們的共同點了嗎?
它們的共同點是:遇到障礙物會將無線電波反射回來。
四、歸納總結,課外拓展,收集資訊。
1.人們正是從蝙蝠的身上,得到了啟發,發明了飛機的導航系統。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發,從而產生的發明。
比如:看到魚能在水中自由沉浮,發明了潛艇。這些,被叫做仿生學。
2.請你查詢有關資料,看看人們還有哪些發明和動物有關,是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發的?
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絡。
2、過程與方法
透過朗讀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透過朗讀與小組合作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絡。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科學家的實驗過程,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難點是:弄清蝙蝠探路和飛機夜間安全飛行的聯絡。
課前準備:
1、課件
2、組織學生從百科全書、詞典辭海、網際網路絡等各種途徑查閱、收集有關蝙蝠、雷達的資訊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設疑激趣
1.晴朗的夜空出現兩個亮點,越來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紅一綠兩盞燈,接著傳來了隆隆聲,原來是一架飛機在夜航。(課件出示朗讀,學生閉著眼睛聽。)同學們,在漆黑的夜晚,飛機為什麼能安全飛行呢?要弄清這個問題,請繼續往下看:(螢幕出示蝙蝠)認識它嗎?[蝙蝠(齊讀正音)]關於它你們知道些什麼?(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飛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溼的洞裡,是哺乳動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2.(出示雷達圖片)這是什麼?知道雷達有什麼作用嗎?
(雷達可以使飛機安全航行;雷達可以搜尋敵機;雷達可以觀測天氣情況)
過渡:同學們,蝙蝠是一種動物,而雷達則是人類發明的一種探測儀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課題中用和(板書和)把它們連起來,揭示課題:蝙蝠與雷達(齊讀課題),有什麼想知道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並說說初讀的感受。
1、同學們真會思考,這是讀書的好方法,下面就帶著你們的問題默讀課文,在默讀課文的時候帶著筆在課文中畫一畫寫一寫試著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2、讀後彙報,指名同學說說讀後知道些什麼,開始指名中下一的學生回答,課文的大概內容指名較好的同學回答。只要是學生的真實感受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三、精讀課文,深入體會課文內容。
1、今天我們就當一回科學家,找出課文中蝙蝠與雷達有關係的一句話(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讓學生讀並提問題。過度:是啊科學也是一樣善於發現問題並進行研究,但實驗一做就不可能一定會成功,找出科學家辛苦工作的一句話。並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句話並說說理由。體會科學家的發明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仔細品味反覆和終於。
2、哪些句子是描寫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讀讀並說說理由,用即使也仿照著說說話。有新問題嗎?(蝙蝠靠什麼在夜間飛行的?)
3、我們一起去研究研究,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這張實驗表。
試驗順序試驗方式試驗結果試驗結論
第一次蒙上眼睛鈴鐺不響不靠眼睛
第二次塞上耳朵鈴鐺響要靠耳朵
第三次封住嘴鈴鐺響個不停要靠嘴
4、研究結果表明蝙蝠夜間飛行不用眼睛,是用耳朵和嘴巴配合起來探路的。有新問題嗎?(怎樣配合探路的?)接著再找找並用自己的話說給同桌聽。指名同學起來說並說說是從哪些句子中發現的?學生說教師板書。教師出示課件讓同學上臺解說。
5、受到蝙蝠夜間飛行的啟示把雷達應用到飛機上,讀讀相關的段落。模仿老師的課件在課文的圖上畫一畫邊畫邊說。讓同學演示演示,教師板書。教師出示課件讓同學上臺來解說解說。飛機就能在夜空安全駕駛了。
6、觀察板書說說發現了什麼?說說蝙蝠和雷達的聯絡。再用因為又因為所以練習說說它們的科學聯絡及其依據。所以課題用和聯絡起來。
四、鞏固課文,齊讀課文。又從課文中有哪些新體會。
五、總結:
我們要向科學家學習。要善於發現問題、善於研究問題、善於從事物中受到啟示,將來為人類造福。
六、擴充套件練習:
課後閱讀有關發明創造的書籍,把收集到的有關仿生學的資料帖在教室後邊的牆上作為牆報一起分享。
七、板書:
11蝙蝠和雷達
嘴超聲波無線電波天線
蝙蝠障礙物雷達
耳朵超聲波無線電波熒光屏
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13
《蝙蝠和雷達》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從教材的內容看,教學的難點是讓學生弄清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使得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重點是理解科學家做實驗的初衷及經過。為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減緩學生掌握本文科學知識的坡度,我運用現代化的電教媒體,使多樣化的資訊作用於學生的多種感官,創設一個生動具體、新穎活潑的語言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有形可見,有話可說,從而發展和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設計如下:
一、電教引路,巧設疑問,激發興趣
這一環節充分利用電教媒體形象直觀的特點,創設一定的情境,把學生的視線聚集於特定的學習物件上,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參與學習活動。
在開始揭示課題時,教者採用一張幻燈片,燈片上畫有蝙蝠和飛機,並設計如下一個問題:圖片上一個是動物,一個是現代的交通工具,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聯絡呢?這樣既能引起學生興趣又能自然過渡到下一個教學環節。
二、切入重點,多元組合,明白關係
針對課文的重點、難點,我採用“切入重點,輻射兩頭”的方法,邊講解課文邊利用抽動片、復臺片演示蝙蝠是怎樣利用用超聲波探路的,為此重點設計了兩項練習:
第一,用自己的話說說科學家是如何進行三次實驗的;
第二,說清楚蝙蝠的耳朵和嘴巴是如何配合探路飛行的。
關於第一項練習,具體操作如下:
1.要求輕聲讀課文第4—5節,一邊讀一邊思考:科學家為了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做了幾次試驗?都是怎樣做的?試驗證明了什麼?
2.根據課文內容鎮空:(打出文字片)
順序:
條件:
經過:
結果:
證明:
3.語言訓練:
(l)第一次試驗是在什麼條件下做的?如何做的?結果怎樣?證明了什麼?(用一段連貫的話說一說)
(2)第二次、第三次科學家是怎樣做試驗的?
(3)根據表格說一段完整的話,說清楚科學家是如何進行三次試驗的。
關於第二項練習,具體設計如下:
1.學生自由讀第6節,並思考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飛行的。
2.教師演示蝙蝠是如何用嘴和耳朵的配合來探路飛行的。(用複合、抽動片演示,邊演示,邊講解)
3.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蝙蝠是如何探路飛行的。出示文字片:
蝙蝠的嘴裡發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遇到_________就____________蝙蝠的耳朵裡,蝙蝠就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
這樣恰當地運用電教手段,透過讀文、演示、講解、練習,不僅讓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激發了他們觀察生活的興趣,培養了他們認識事物的能力,而且紮紮實實地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又使學生受到了科學的教育。
三、激情練筆,及時鞏固,加深理解
知識只有運用,才可能轉化為能力。能力的形成是一個不斷操作、練習的過程。因此在學生的學習情緒處於高漲時,及時出示針對課文重點、難點的訓練題進行練習,可以收到很好的訓練效果。我擬的訓練題目是: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____________;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____________。等等。
這種練習設計極具針對性,而且是在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能達到加深理解課文內容之目的。
總之,抓住重點,追求傳統的教學手段與現代化電教手段的協調組合,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得到刺激,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裡,形成聽說讀寫的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的技能,能有效地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最佳化。
蝙蝠和雷達優秀獲獎教案14
一、看圖揭題
1.(出示蝙蝠圖片)認識它嗎?關於它你們知道些什麼?
(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飛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溼的洞裡,是哺乳動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2.(出示雷達圖片)這是什麼?知道雷達有什麼作用嗎?
(雷達可以使飛機安全航行;雷達可以搜尋敵機;雷達可以觀測天氣情況……)
過渡:同學們,蝙蝠是一種動物,(貼蝙蝠圖片)而雷達則是人類發明的一種探測儀器(貼雷達圖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課題中為什麼用“和”(板書“和”)把它們連起來,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聯絡呢?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幾句話直接寫出了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
提示:看看哪一句話既寫了蝙蝠又寫了雷達。
2.交流後展示並齊讀一遍。
在漆黑的夜裡,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
3.小結並質疑。
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圍繞這個主要內容,你們還想知道些什麼?
(可能提出: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什麼啟示?蝙蝠是怎樣探路的?為什麼裝上雷達飛機就能安全飛行了呢?……)
4.引導學生自讀自悟。
這些問題老師都明白,那麼是老師告訴你們呢?還是——
(自己讀書自己解決。)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你們對蝙蝠有什麼認識?(了不起、本領大、飛行靈巧……)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出重點詞語“夜間”“還能”“無論”“從來沒見過”“即使……也……”“極細”等)。
3.指導朗讀。
①從我們剛才找到的這些詞語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領可真夠大的!我們讀的時候,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呢?(敬佩、佩服)
②提示:重點詞語朗讀時要加重語氣。
過渡:是呀,蝙蝠究竟是靠什麼來探路的呢?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也來當回科學家,做一做試驗。
四、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快速閱讀4、5兩個自然段,看看需做幾次試驗(三次)
2.分組試驗。
第一組:負責試驗場地的佈置莫
第二組:負責第一次試驗
第三組:負責第二次試驗
第四組:負責第三次試驗
各組都要填寫好試驗報告
附試驗報告:
試驗次數 試驗方法 試驗結果 試驗證明
1矇眼睛
鈴鐺一個也沒響
不靠眼睛
2塞耳朵
鈴鐺響個不停
靠耳朵
3封嘴巴
鈴鐺響個不停
靠嘴巴
(楷體字由學生填)
3.學生讀書、討論、填寫報告。
4.每組選一個代表上臺介紹試驗情況,同時展示試驗報告所要填寫的內容。
5.理解“配合起來”。
第二次試驗證明蝙蝠靠耳朵探路,第三次試驗證明蝙蝠靠嘴巴探路。到底是靠耳朵,還是靠嘴巴呢?小結:對!這就是我們三次試驗所得出的結論。
6.屏示、齊讀。
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質疑過渡:對這個結論你們滿意了嗎?產生“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疑問。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第六自然段。
2.讀懂了嗎?誰能把這四張卡片:嘴巴、耳朵、發出超聲波、反射回來”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3.指名貼卡片。
4.能看著這個示意圖講述蝙蝠是怎樣探路的嗎?
5.拓寬知識。
蝙蝠的眼睛雖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卻特別的敏銳。我在一本書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鐘內捕捉和分辨25組回聲,而且它能把昆蟲反射回來的訊號與其他樹木、房子等反射回來的訊號準確地區分開來,分辨出是食物還是障礙物,多麼神奇呀!
6.讓我們一起用佩服的語氣再讀第六自然段。
過渡:雷達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它與蝙蝠之間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六、自學第七自然段
1.自讀第七自然段。
2.仿照前面把四張卡片“天線、熒光屏、發出無線電波,反射回來”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3.比較雷達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麼相似之處。
①指名進行比較。
②師生評議、補充。
③各自進行比較。
七、編演童話故事
1.創設情境。
一天晚上,蝙蝠飛出來找吃的,突然它,發現了一架飛機在空中飛翔,非常奇怪,仔細觀察原來是雷達幫助飛機夜間飛行。他是如何幫助飛機安全飛行的呢?蝙蝠決定去拜訪雷達。見面時,他們倆會說些什麼呢?(討論準備)
2.學生表演。
八、總結
其實,人類在生物的啟示下,發明創造了很多東西。你們還知道些什麼?
(飛機——鳥,潛水艇——魚,降落傘——松鼠尾巴……)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生物界的不斷認識,還有更多的東西等著我們去發明、去創造。希望同學們從小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創造,將來成為一名真正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