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和平均速度教案

速度和平均速度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速度和平均速度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單元分析】

  速度的概念,從日常生活中的例項入手,正確的引出速度的概念,應當先從比較物體運動快慢分析,認識到比較速度的意義進而用單位時間的路程表示速度。

  速度的公式和單位,速度的單位是由時間、長度的單位合成的,是物理中第一次遇到的複合單位,速度的計算要認清路程和時間的對應。

  【教學過程分析】

  一、速度概念的引入

  思考教材中提出的三個問題,從這三個問題中分析出比較速度的方法:用相同的時間,看運動的路程;運動相同的路程,看所用的時間。而比較不同的時間和路程的方法是用相同的時間衡量透過的路程。

  對於基礎較好的學校和學生可以提供圖片資料、影片資料,使學生認識到比較速度的必要性,也可以直接由學生想象速度比較的意義,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說清用速度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這是速度的物理意義,結合小學的知識,得出速度的概念,可以由學生總結概念。

  二、實驗:速度的計算

  學生在課前就應當準備玩具小車,進行課本上的實驗,把實驗中的資料添入表格中,就得到了計算速度的公式。

  本內容的教學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學生可能設計成使小車透過1米的路程,記錄下所用的時間,進而比較小車的速度的大小,教師應當予以鼓勵。

  三、速度的單位

  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應當提供大量的圖片、影片等多媒體資源,讓學生比較和認識不同物體的速度,適當選取科技新聞,使學生聯絡實際和科技的學習,也可以用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接觸更多的資訊,建立自然界速度的物理圖景和養成從資訊中學習的習慣。

  可以提供的資料有:步行的速度、游泳的速度、騎腳踏車的速度、汽車速度、列車速度、飛機速度、衛星速度、地球運動的速度等。

  速度的單位可以用對比法學習,對比長度的單位換算和速度的單位換算,然後應當找到最簡單的方法進行換算。見副板書1。

  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學生觀察出特點:單位進行等量代換、單位用字母表示。

  四、平均速度

  可以提供圖片、影片資料使學生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的運動都是變速運動,而我們一般都是不要求很精確的情況下,做粗略研究用平均速度,例如列車從廣州到北京的'平均速度等。所以引入平均速度概念,平均速度的計算是路程和所用時間的比值,日常所說的速度,多數情況下都是指平均速度(實際上指的是平均速率)。

  計算平均速度的例題,例題如副板書2

  形成作題的規範步驟:已知列出已知條件,一般換算成求所需的單位,用字母表示;求列出所求的物理量;解的過程是公式、代入數值和單位、得結果;答結果的內容。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題】

  速度單位的資料

  【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

  【教師輔導參考】

  1、可以在網上查詢各國的速度的單位。

  2、各個速度單位的換算關係。

  3、相同時期各地速度的單位。

  【評價方法】

  1、網上的資料可以列出學習記錄。

  2、小組總結,各個小組互相補充資料,實現資料共享。

  3、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看看哪個組能根據資料提出新的問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