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開學第一課教案(精選9篇)
小班美術開學第一課教案(精選9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美術開學第一課教案(精選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美術開學第一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受塑膠的特點。
2、嘗試用塑膠袋設計工作衣。
3、養成認真觀察、實驗的習慣。
4、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手偶一個、布袋、紙袋、塑膠袋、海綿人手各一塊、一盆水、白色塑膠袋人手一個、裝飾材料若干。
◆活動與指導:
☆談話出示布偶,進行對話,激發幼兒的興趣。
老師:"小手偶布布今天要請小朋友幫忙。布布說,他在用顏料作吹畫時,把衣服弄溼、弄髒了,很心疼。想請小朋友幫忙做一件工作衣,這樣,他再做這樣的活動時,衣服就不會弄溼弄髒了。你們願不願意幫忙?我們來想一想,用什麼材料來做工作衣才能保護布布的衣服不溼呢?"幼兒按自己已有的經驗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辨別出示操作材料,引導幼兒進行實驗操作。
1、出示操作材料,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是什麼材料?(自己摸,互相摸,明確不同材質的袋子)
2、請幼兒拿起小海綿,摸摸是溼的`還是乾的?並鼓勵幼兒把小海綿裝進自己的袋子裡。
☆實驗
1、指導幼兒選擇一種材料的袋子,將海綿放入袋子中,觀察其放入水中的變化。
教師:把裝有小海綿的袋子放在水裡,看看你的袋子能不能保護好小海綿。
2、分別請拿不同材料袋子的小朋友到前面進行實驗,找到可以保護小海綿,適合做工作衣的袋子。
教師:請一個拿紙袋子的小朋友到前面再試一次,我們一起看看紙袋子能不能保護好小海綿?
再來看一看布袋子能不能保護好小海綿?
看一看塑膠袋子有沒有保護小海綿的本領,☆製作1、教師示範,給布布做一件工作衣,並建議幼兒給自己做一件漂亮的小小工作衣。
2、請幼兒用塑膠袋根據自己的愛好,設計漂亮的雨衣。
3、幼兒穿上設計好的小工作衣,老師帶上小噴壺,到外面去試一試工作衣能不能保護我們的衣服不會被弄溼?
◆活動建議:
本活動是科學領域中物質方面的探索活動,旨在讓幼兒在製作工作衣的過程中,感受塑膠、紙以及布袋的不同,從而發現塑膠不吸水的特性。因此,該內容是活動的重點,而製作工作衣環節是藝術領域在本活動中的滲透,不能因此偏離活動的主要目標。
活動中,教師可將幼兒分成三人一組,每個幼兒一種材料,一名幼兒參與一種材料的實驗,然後進行分享,這樣的教育策略,不僅可以使幼兒有意願去分享別人的實驗,也使有限的材料多元化。實驗環節教師應給予幼兒充分的操作時間,讓幼兒有時間去嘗試操作,同時,教師要進行個別化的指導,引導幼兒觀察並表達自己的發現與思考。
教學反思:
《我的衣服》是一節以塗色為主的美術活動。在繪畫工具的選擇上,我使用的是幼兒前兩天用過的蠟筆。因為小班的幼兒剛剛來到幼兒園,他們對於課堂的紀律、生活的常規都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不能對他們有更細緻的要求,只能讓他們慢慢形成上課的習慣……
活動目標:
在畫畫中找好蜻蜓翅膀的對應方向。透過分解畫法知道蜻蜓的結構。
活動準備:
蜻蜓畫一張。蜻蜓分解圖。
活動過程:
一、蜻蜓畫一張,
1、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2、我們什麼季節能見到蜻蜓啊?
3、這張畫上的蜻蜓好看不啊?
4、我們也來學著畫一畫吧!
二、學畫蜻蜓
1、先畫蜻蜓的身子,橄欖形。
2、在畫上蜻蜓的眼睛,小圓圓。
3、眼睛畫完,在前面畫上嘴。
4、在畫上蜻蜓的翅膀,翅膀畫完後。
5、最後畫尾巴,和蜻蜓的小眼珠,
6、一隻蜻蜓就畫完了,我們畫的不同,飛的姿勢也不同。
活動結束
給我們漂亮的蜻蜓塗上顏色,寫上自己的名字,貼在園門口的黑板上,讓家人接你們的時候好看見。
小班美術開學第一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的觀察力。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能看懂簡單的實物步驟圖。
4、享受摺紙的樂趣。
5、加深對狗的認識。
活動準備:
小狗“比比”頭飾或手偶、三角形的紙、摺紙步驟圖、彩筆、漿糊、已摺好的小狗頭數個,用摺好的小狗頭拼成的“小狗全家福”。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狗“比比”手偶,它給幼兒帶來了它們家的全家福,出示一幅完整的全家福,讓幼兒仔細觀察,看上面都有誰?它們的樣子?
2、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全家福,告訴幼兒這張照片上沒有“比比”的哥哥、姐姐,他們不高興了,請幼兒幫忙想辦法,讓他們高興起來。
3、出示摺紙步驟圖,讓幼兒仔細觀察每一步,不明白的進行簡單講解。
4、每人發一個摺好的小狗頭自己探索發現,再對照步驟圖自己折狗頭。
5、折完狗頭,再提議讓孩子把狗的眼睛、鼻子、嘴巴畫上。
6、用漿糊把狗頭貼到全家福上。
總結分享:
知道狗的外形特徵,拿著摺好的狗頭,說出狗外形。
活動評價:
幼兒能在實物步驟圖的引導下,折出完整的狗頭。
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小班美術開學第一課教案3
教學名稱:
《會變的泥麵條》
目標:
在玩泥遊戲中,初步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引導幼兒把搓長的泥塊與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相聯絡,並透過自己的操作使其更加形象化,感受活動的快樂。
準備:
各種顏色的橡皮泥,剪刀、小豆豆、模子、牙籤、火柴棍等。捏好的泥工作品。
過程:
1、老師:“我們每個人手裡都有一團彩泥,你用什麼方法使你的彩泥變個樣子。”
2、提問:“你用什麼方法玩的?”(請幼兒說出玩泥的各種方法。)
3、老師:“我們一起做個遊戲,搓一搓彩泥比一比誰的彩泥又細又長。”
4、提問“你搓的像什麼?”(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已知的物品)。
5、“看看我把你搓的長條變成了什麼東西?”(請幼兒說一說看見了什麼,它們是怎樣做出來的?)
6、請幼兒把搓好的長條變一變,試一試能變出多少東西。(老師指導幼兒用那些輔助材料可以完成作品。)
7、幼兒的作品欣賞,向同拌介紹自己是用什麼方法制作彩泥的,彩泥變成了什麼?
小班美術開學第一課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幼兒透過在刷一刷塗一塗印一印中體驗創造的快樂。
2、能運用毛刷進行操作感受創造的快樂。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底板畫稿、排刷、顏料、廢報紙團等。
2、動畫影片、音樂。
三、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
小朋友知道地面生活這許多小動物,那你可知道地底下還有些什麼呢?
(看影片《小鼴鼠的故事》)
哦!原來小鼴鼠的家在地底下,小朋友還知道地底下有誰的家呢?(幼兒回答)
地底下不但生活了許多小動物,還蘊藏了很多的寶藏呢!我們就來探索地底下的秘密吧!
2、新授
3、觀察底稿,你看到了什麼?
4、今天小陳老師會變魔術,小朋友仔細看好了。(教師示範後幼兒操作)
5、待畫幹跟老師做律動。
6、小螞蟻要告訴小朋友一個秘密,我們來聽一聽它說了什麼?(放錄音)教師示範塗色,幼兒回操作檯進行。
7、我們再來聽一聽小螞蟻又有什麼秘密?(教師示範拓印後幼兒操作)
8、展示交流。
9、教師總結
第10篇、幼兒園中班手工活動陶土製作的幾種方法教案陶土無危險、觸感好、可塑性強,陶土製作有利於幼兒發展小肌肉動作,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幼兒園陶土教學活動應避免使用複雜、不安全的工具,儘量利用幼兒能掌握的簡單有效的方法,引導幼兒運用生活中的各種物品進行輔助製作,創作出豐富多彩的作品。
為了引導幼兒充分感知陶土的特性,進一步激發幼兒塑造作品的興趣,更好地掌握陶土製作的技能,我們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擀平壓印法。
先用小圓棒將泥擀平,然後利用塑膠積木、筆套、蓋子等在泥上按壓,形成各種圖案。如用瓶蓋、梳子、回形針、鈕釦等壓印一張臉(如圖一),用衣夾壓印螃蟹的螯,用各種筆套、火柴盒壓印蝴蝶身上的花紋,等等。
2、平面鏤印法。
先把泥擀平,再用竹籤裁切所需圖形,或使用蓋子、小塑膠積木、膠捲盒等當模具壓到底,鏤印出模具原形。這一方法比較簡單,但由於它能“切割”出各種有趣的形狀而深受孩子們喜歡。特別是讓孩子們利用切取的圖形進行組合,有利於他們思維的擴充套件。當這些分散而不規則的圖形經擺弄變成有趣生動的作品時,孩子們最具成就感。
3 、浮雕塑造法。在壓平的泥上用竹籤劃線成形,製成浮雕,或在擀平的泥上再用泥堆砌成立體造型,或製成各種半立體作品。這種方法跟紙上繪畫不同,它可以隨時描繪或增加、去除,十分方便、有趣。
4、粘土板組合法。
把擀平的泥用竹籤裁切成方形,再把它們組合成各種立體形象。如用四塊粘土板圍合成一盒子狀,加上屋頂,就變成了房屋。用三塊粘土板圍成船身,再用兩塊粘土板圍成船首,就做成了船隻。不斷變換組合的方式,可組合成不同的作品,如火車、鳥籠(如圖二)、隧道等。
5、整體捏塑法。
使用整塊泥,先捏出物體的粗略形體,再加工細部,用捏、雕、抓等方法制成一件完整的作品
(如圖三)。剛開始,孩子會覺得有些困難,但無意間的成功塑造所帶來的歡樂將會使幼兒更加喜歡這種自由自在的塑造方法。塑造得像不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
6、藉助輔助物成型法。
①用火柴棒、瓶蓋、冰淇淋匙板、小積木等作為輔助材料表現作品的細部,可使本來不宜用粘土製作的物體變得可以製作,使幼兒體驗造型活動的快樂,提高造型能力。如用火柴棒做蝸牛的眼睛,用冰淇淋匙板做兔子耳朵等。
②利用小木棍或鐵絲做軸材,外裹粘土,製作飛機、鴕鳥(如圖四)等。還可利用乳酸菌飲料瓶等空容器做芯材,外裹粘土製成指偶等。
③將粘土與繩子粘連,可做成吉祥物、紀念章,供幼兒佩戴或送給父母、朋友,還可製作風鈴、門簾等懸掛起來。
④利用各種形狀的空瓶子,如牛奶瓶、果奶瓶等,在其外面裹上粘土,再塗上色彩或用其他色彩的泥裝飾,製成花瓶(如圖五)等。因為製作的物品可以實際使用,所以幼兒特別喜歡。
⑤利用貝殼、枯草、樹葉等自然物跟粘土結合,做成有趣生動的作品,格外溫馨。如用貝殼和草穗裝飾“王冠”,用枯草當作刺蝟的刺,用瓜子表現鱷魚身上的突起物,等等(如圖六)。
⑥在粘土塊狀造型上插上各種顏色的厚紙,可製成各種動物。如鳥的翅膀、劍龍的刺(如圖七) 、蛇信子、海豚的鰭都可以用彩紙製作,大大滿足了幼兒的創作願望。
從幼兒創作的陶土作品來看,它們有的稚拙、簡潔,有的怪異、誇張,有的細膩、精巧,顯示出幼兒天真、活潑、樂觀向上的天性。寬鬆、自由的製作過程引發了幼兒的造型興趣。
小班美術開學第一課教案5
活動目標:
1、透過欣賞標花蛋糕,初步瞭解蛋糕紋樣的基本製作過程。
2、學習擠捏的動作,鍛鍊幼兒手指的活動力度。
活動難點:
能用適當的力度進行擠捏,並能標出簡單的花紋
活動準備:
事先製作完成的成品標花蛋糕一個,教師示範用的蛋糕一個(略大於幼兒),幼兒製作用的小蛋糕、奶油裝袋人手各一份;切好的小水果若干(如小蕃茄);擦手用的毛巾每人一塊。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引起興趣
師:今天是老師的生日,客人送來了一樣禮物(教師故做神秘的開啟盒子)
1、引導幼兒說說蛋糕是什麼樣的?
2、說說自己最喜歡蛋糕的哪一部分,為什麼?(幼兒交流)
二、瞭解、學習蛋糕紋樣的基本製作方法
1、你們知道蛋糕上漂亮的花紋是怎麼來的嗎?(幼兒談自己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說出是用奶油做出來的)
2、示奶油袋
師:瞧!這是什麼呀?(奶油)你看它的樣像什麼?(傘)
3、教師講解演示:
A、演示:這頂傘我們呀要倒著來用,用手握住傘柄,將傘尖朝蛋糕,用五個手指用力的擠捏(請幼兒邊聽邊模仿老師徒手做一遍動作),讓奶油從袋裡出來,標到蛋糕上(教師示範標出簡單點狀花紋)
B、引導幼兒觀察手指用力與不用力時奶油的變化,並練習捏的動作。
三、幼兒操作
1、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標出與老師不同的'紋樣。
2、提醒幼兒留意擠捏的力度,動作稍慢些。
3、表揚標出不同花紋的小朋友,併為製作完成的小朋友提供小水果,加以點綴。
四、作品展示小朋友的蛋糕太美了,我們一起開個生日會吧!(大家齊唱生日歌,吃蛋糕)結束。
活動反思:
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給藝術以啟發。此活動中,蛋糕是幼兒常見、常說的事物,因此幼兒一開始就對活動充滿激情。在看看、說說、做做的過程中,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個個興致盎然,完全沉浸在活動之中。豐富的操作材料給幼兒耳目一新的感覺。如果在其中的一組放置可食用的材料,活動後把自己做的蛋糕給大家嚐嚐,就可以以點帶面,讓幼兒切實感受創作與實際的關係,體驗其中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喜歡玩泥,對泥工活動感興趣。
2、能夠用泥製作自己喜歡的冰棒。
活動準備:
1、將橡皮泥分桌擺放。
2、冰棒圖片,冰棒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創設小象買冰棒的情境,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1)教師頭戴小象頭飾玩具,模仿小象聲音買叫賣,又香又甜的冰棒誰來買啊!
(2)教師從盒子裡掏出冰棒,邊掏邊提問:這是什麼呀?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有代表性的)
(3)將水果放在幼兒的桌子上的盤子裡,讓幼兒親自感知一下。
2、交待制作要求,引導幼兒捏泥。
(1)教師引發活動興趣:小象帶來了這麼多水果,它聽說我們班小朋友的手特別能幹,能捏出好多的水果是嗎?那我們做些水果送給小象吧!
(2)教師介紹材料及製作要求。
(3)教師示範講解:我喜歡蘋果微,我拿一塊紅泥,放在手心裡……
(取泥———團圓———用輔助材料做蘋果瓣和葉子———放在展架上)
3、幼兒捏泥,教師指導。重點引導幼兒練習團圓的技能。
4、幼兒作品展示。
幼兒將製作的冰棒展示架上,教師引導幼兒欣賞作品,用小象的口吻鼓勵幼兒。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透過欣賞泥工作品,讓小班幼兒初步瞭解泥工藝術,並練習泥工的基本技能:團和捏,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及創造力。在活動開始時,先讓幼兒掌握了怎樣去和泥,由於小班孩子初次接觸泥工活動,我又以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們積極參與,以引起他們的強烈興趣,並在團團捏捏的過程中體驗到玩泥的快樂。雖然孩子們的作品還較粗糙,但很可愛,有的還較有創意,雖然他們玩的手指黑黑的,但都很開心,而我陪著孩子們玩泥巴,也像回到了兒時快樂的感覺。
小班美術開學第一課教案6
設計意圖:
西瓜幼兒很熟悉,教育資源來自於幼兒的生活經驗,適應了《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現在秋季有西瓜,我就買了西瓜讓幼兒觀察,同時讓幼兒品嚐,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情感,這節課重點主要透過幼兒動手操作,實現幼兒在"興趣"和"體驗"方面的發展;難點主要練習拿棉籤蘸顏料將西瓜子塗上,保持畫面乾淨整潔。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有關西瓜的簡單知識。
2、學習用棉籤蘸顏料畫西瓜子。
3、喜歡參與美術活動,體驗美術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瞭解西瓜的簡單知識。
難點:學習用棉籤蘸顏料畫西瓜子活動準備:
實物西瓜、圖片。 顏料、棉籤。
活動過程:
一、透過問答方式引入活動。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朋友,請你們猜猜它是誰?(看部分西瓜的花紋圖片)
二、感知西瓜的特徵。
1、觀察實物西瓜。
這是什麼水果呀? 大不大?是什麼形狀的?(整個西瓜是橢圓形的)什麼顏色的?(外面的皮是綠色的,裡面包著紅紅的果肉)西瓜的味道怎麼樣?(甜甜的)
2、切開西瓜,進行觀察。
它裡面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來看看,西瓜切開後是什麼顏色的?瓜瓤裡還有什麼呀?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
3、請小朋友品嚐西瓜。
提醒吃完西瓜,垃圾入簍並擦手。
三、學習用棉籤蘸顏料畫西瓜子。
(1)兒歌:西瓜大,西瓜圓,西瓜甜,籽兒多,咦!西瓜子哪裡去了?怎麼辦?(邊說兒歌邊出示教師範畫)激發幼兒的繪畫意願。
(2)學畫西瓜子,認識繪畫工具—棉籤,然後示範拿棉籤及用棉籤畫西瓜子的方法,再請幼兒模仿教師進行點畫。
這是什麼?今天老師要用棉籤畫西瓜子,請注意看,先蘸點盤子裡的黑色顏料,注意不要把顏料弄到小手上了,然後,拿著棉籤有順序的點一下、再點一下。請小朋友伸出你們的小手指學著老師的樣子點一點。
三、幼兒操作朋友回到座位上,給你們自己的西瓜畫上瓜子吧。畫完後把你的畫拿到老師這裡來
四、評價請畫完的小朋友把畫拿到老師這裡來,進行評價。小朋友幫西瓜點好籽了,說說你的西瓜想給誰吃?
五、遊戲:幸福列車(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玩法:幼兒排成一列,跟著音樂跑動起來。當火車頭(老師扮演)提問時,幼兒要跟著節奏輪流表述消氣的辦法。
小班美術開學第一課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積極動手操作,感受用滾筒作畫的樂趣。
2、發揮想象和創造力,能用粗線條組成完整又美觀的畫面。
3、嘗試用各種滾筒印製牆紙,感受圖案的精美和豐富多樣。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自己大膽印製各種線條圖案
難點:能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序的合作作畫。
三、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參加過滾印活動的經驗
物質準備:大張卡其色紙4—6張,各種滾筒、水粉顏料、抹布
四、活動過程:
(一)觀察各種滾筒,初步瞭解滾筒的特點。
指導語:讓我們來看看滾筒是什麼樣子的?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用滾筒作畫的呢?
提問:這是什麼?滾筒上有什麼?用的的小手來摸一摸滾筒上的圖案,有什麼感覺?
(二)探索牆紙的印製方法。
1、欣賞各種各樣牆紙的圖片。提問:你喜歡張牆紙?牆紙美嗎?哪裡美?
2、幼兒討論印製的方法
提問:我們想讓教室裡牆壁變漂亮,想重新換一張牆紙,怎麼辦呢?怎樣才能使教室裡牆紙不一樣?怎麼印?怎樣才能在牆之上印滿好看的圖案呢?
(三)嘗試小組創作牆紙
想一想怎樣把牆紙滾滿?印清楚?提醒幼兒注意作畫的衛生。
(四)欣賞創作的牆紙,結束活動。
結束語:牆紙上有滾上了什麼?是怎麼印上去的?
五、活動建議:
1、活動延伸:教師將各種滾筒投放到區角,讓幼兒繼續嘗試滾印出各種圖案。
2、家園合作:請家長幫助收集一些特殊的滾筒供幼兒欣賞,如雕花的、海綿的等。
3、關注學習品質:滾印畫是一種遊戲形式的繪畫,一開始幼兒很有興趣,關鍵是引導幼兒集中注意力,堅持完成本次活動的學習任務。
小班美術開學第一課教案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用積木、顏料以及勾線筆等材料工具探索小雞的各種動態。
2、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顏料(黃色加點橘黃)、積木兩塊(一大一小)、勾線筆、抹布、範畫(小雞的各種動態)、磁鐵若干、“小雞、小雞在哪裡”音樂磁帶
操作紙每人兩張(供前後兩次操作)、顏料、積木、勾線筆、抹布、展板。活動過程:
1、引入主題,激發探索慾望。
老師:“我們上次用積木在顏料盤裡親了親,在紙上變出了什麼來了呀?”引導回憶出以前印過的如:泡泡、皮球等。
老師:“今天,我們要來學一個新本領,用積木去親親顏料在紙上變出小雞來。那小雞長著什麼樣子啊?”啟發幼兒說說。
老師小結:小雞長著圓圓的頭、圓圓的身體,頭上有眼睛、尖尖的嘴巴,身上長著黃黃的毛,身體下面還有兩隻小腳。
老師:“你們來看,今天老師幫寶寶準備了哪些材料來變小雞呢!”教師一一出示材料:顏料、積木、勾線筆,一塊小抹布,請幼兒分別說出它們的名稱。
2、交代要求,明確操作規範。
提出要求:下面我們來試一試,變出小雞來,手髒了用抹布擦一擦。小朋友兩個人一張桌子。
3、幼兒第一次嘗試操作。
教師全面觀察,選取成功作品,展示出來。
4、幼兒示範,教師講解。
老師:“這個寶寶真能幹,你的小雞是怎麼變出來的?請你上來變一變。”
老師引導幼兒觀察,鼓勵個別幼兒用自己探索的方法,示範小雞的作畫過程,教師及時用語言提示幫助幼兒介紹作畫的方法。
老師小結:“噢!原來小雞是這麼變出來的!用小圓印小雞的頭,用大圓印小雞的身體。頭是長在身體上的,兩個圓是緊緊地靠在一起的。再用勾線筆畫小雞的眼睛、嘴巴、小腳。”
老師:這隻小雞在幹什麼呢?
老師:小雞還會幹什麼呢?
5、出示範例,引導欣賞。
師:“嘰嘰嘰,這裡又來了一群小雞,看!它們在幹什麼?”請幼兒回答他看到的小雞在幹什麼,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提醒幼兒看小雞走路、吃蟲時的頭和嘴巴是什麼樣子的。說完後,帶領幼兒來學小雞走路、吃蟲、說悄悄話等動作。
6、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
老師:“寶寶也來變許多小雞,變在走路、變在吃蟲的小雞……好嗎?”
老師巡迴指導、觀察。
7、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老師:“你喜歡哪一幅作品?最喜歡哪一隻小雞?哪裡可愛?”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方法,並引導幼兒交流內心的感受,幫助幼兒肯定自己、欣賞同伴……
老師:“我們一起來和小雞做個遊戲吧!”(師幼一起在“小雞、小雞在哪裡”音樂下,邊唱邊做各種動作。
小班美術開學第一課教案9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大小、顏色不一樣的圓形來表現物體的輕重。(重點)
2、能選用多種顏色大膽作畫。(難點)
3、在教師的引導下,鞏固油畫棒換色的常規。
【活動準備】
1、吹泡泡器一個,大的鵝卵石若干。
2、每人一盒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教師吹泡泡,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和動向。
1、T:我們吹出來的泡泡是什麼樣貌的?(圓圓的)泡泡是什麼顏色的呢?(彩色的)吹出來的泡泡飛到哪裡去了?(上頭去了)
2、教師小結:彩色泡泡圓圓的、輕輕地,一吹出來都往上頭飛走了。
二、引導幼兒觀察鵝卵石。
1、T:這是什麼?石頭是什麼樣貌的?是什麼顏色的?和泡泡比,哪個大?放在手上是什麼感覺?石頭能飛上天嗎?為什麼?
2、小結石頭的特點。
三、教師示範畫小泡泡和大石頭。
1、T:今日小泡泡和大石頭想請我們來畫個像。我們先動動腦筋,大石頭能夠畫在紙的什麼地方?用什麼顏色來畫?小泡泡畫在紙的什麼地方?用什麼顏色來畫?為什麼?
2、教師示範畫。
(1)出示油畫棒,T:小蠟筆開始給泡泡畫像了,小蠟筆,在上頭,轉呀轉,這頭那頭手拉手,吹成一個小泡泡(小泡泡、紅泡泡)你們還想吹什麼顏色的泡泡呀?換個顏色來畫的時候,用過的油畫棒怎樣辦?應當放在什麼地方呢?哇,看!紅泡泡和黃泡泡還會親親嘴呢!
(2)請個小朋友來給大石頭畫像吧:小蠟筆,在下頭,轉呀轉,這頭那頭手拉手,變成一個大石頭。你還想變什麼顏色的石頭呀?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引導幼兒嘗試用不一樣的顏色在畫面上表現出物體的大小、輕重。
五、欣賞作品。
你喜歡哪一幅畫像呀?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