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器牛耕引發的社會變革

鐵器牛耕引發的社會變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瞭解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牛耕的使用,在生產上是巨大的歷史進步,大大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

  瞭解“公作則遲”“分地則速”的社會現象。(認識到封建生產關係比奴隸制更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在瞭解商鞅變法的史實的基礎上,認識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以提高學生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在瞭解人類生產工具不斷進步的過程中,歸納並認識從石、木、骨、蚌農具到鐵農具的發明和使用是生產工具上的革命;從完全的人力到利用畜力是農耕動力上的革命。

  透過學習商鞅變法,創設問題情境,培養解決歷史問題,再實踐前人的創新過程的探究式學習方式。

  3、情感與價值教育

  透過比較不同生產工具的使用情況,瞭解鐵器的應用對後世產生的深遠影響。

  透過學習商鞅變法,明白商鞅變法符合時代要求,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培養學生勇於改革的意識和創新精神;透過揭示商鞅之死,使學生理解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樹立“實現抱負不怕挫折和犧牲”的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商鞅變法的內容及歷史作用。

  難點:封建生產關係的形成。

  課前準備

  1、向學生介紹閱讀《中華五千年》等有關通俗讀物,收集商鞅變法等有關資料。

  2、佈置學生編練《立木賞金》小劇。

  3、製作課件。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古代的中國社會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西周以前的古代農具都有什麼?它們的製作材料是什麼?各有什麼優缺點?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工具又是什麼呢?

  講授新課:

  一、從千耦其耘到個體農耕

  (一)請同學們回憶以前學過的內容,並看書第41頁,然後回答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歸納表格。(多媒體投影演示)

  製作材料代表性生產工具優點與缺點

  木、石、骨、蚌耒耜、蚌鐮等廉價,硬度不夠,不耐用

  銅、青銅很少用於農業生產銅珍貴,質地軟;青銅雖硬,但比較脆、易斷

  鐵耙、鐮、鍤、鋤、鏟等蘊藏豐富,開採方便,質地堅硬

  師生互動

  (投影圖片)

  1、師:根據表格及圖片所反映的原始生產工具,在使用時勞動效率如何?

  學生:……

  師:由於勞動效率低下(生產力水平太低),形成了在貴族的田地中大規模集體耕作的景象,稱為千耦其耘。(板書)

  2、師:春秋戰國時,鐵製農具已廣泛使用,(投影“鐵製農具”圖片),並提問:鐵製工具的使用會帶來怎樣的情況呢?

  學生:……(效率提高了。用書上的話說是“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3、師:請同學們觀察”戰國時的鐵製農具”及書上的“鐵犁鏵”圖,猜猜看,“鐵犁鏵”有何作用?

  師:戰國時期,耕作技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開始使用兩牛牽引的犁進行耕作,並在犁上安裝了鐵犁鏵。 (投影圖片:牛耕圖)

  師問:牛耕的使用,產生了怎樣的效果?

  學生:……(耕田的效率大大提高)(耕田的動力發生了變化,用畜力代替人力)

  4、師讓學生閱讀小字部分,提出問題:

  當時在人們的名字中出現了“牛”“耕”說明了什麼?

  (幫助學生認識,牛耕在當時是一個新生事物,是為人們所向往的。)

  5、師小結:透過上面的學習,我們應認識到:從木、石、骨、蚌農具到鐵農具的發明和使用是生產工具上的革命,而從完全的人力耕作到利用畜力是農耕動力上的革命。

  (二)1、師:生產工具的改進、農耕動力的增強,農業生產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使個體生產成為可能。

  下面請同學們“想一想”:(投影圖片一)“鐵農具出現後,奴隸主就驅趕奴隸用鋒利的鐵農具為自己開墾荒地,增加財富。可是在奴隸制下,奴隸的地位如何,他們是否會有積極性?”

  (他們沒有人身自由,生產得再多,自己還有什麼也沒有,不會有生產的積極性。)

  (投影圖片二)“於是一部分開明的奴隸主嘗試著改變剝削方式,他們把土地分成小塊,租給勞動者,每年收穫的時候向承租人收取大部分收穫物作為地租。問:這實行的是怎樣的耕作方式?”(實行“個體農耕”)(板書)

  “勞動者透過一年的耕耘,也可以留下一小部分收穫物供自己支配。這種新的剝削方式會帶來什麼結果呢?”

  (奴隸為得到更多的收入,努力工作。)

  在這種新的剝削方式中,勞動者不再稱奴隸,而是農民,這些開明的奴隸主是新興地主。(板書)

  小結:我們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投影圖片)

  奴隸集體耕種——公作——則遲;

  出租給農民個體耕種——分地——則速。

  奴隸——農民;奴隸主——地主。

  2、師:史書中記載了這樣的生產情況:“公作則遲”“分地則速”。同學們想一想,在戰國時期,農業生產會是怎樣的一個生產狀況呢?

  學生:……(讓學生看書講)

  師生共同明確:個體生產已經開始取代了大規模的強制性的集體耕作,即從千耦其耘到個體農耕。(板書)

  新興的地主階級和個體小農(農民)登上了歷史舞臺。

  師總結: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進步→社會關係的變化(奴隸制—封建制)(板書)

  二、競相改革的時代風潮

  (一)改革的背景

  師:春秋以來,由於鐵器和牛耕的推廣,新興的地主階級要想建立他們的(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生產(經濟),就必須廢除奴隸主貴族的各種特權,於是他們要求變革。

  再者,當時處在戰國時期。(“戰國”的含義是什麼?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連年戰爭,當時人們就稱這七國為“戰國”)處在這樣一個戰亂時代,怎樣才能避免厄運?(富國強兵)(板書)

  要想國家能國富、兵強,就必須對本國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改革,於是當時出現了“競相改革的時代風潮”(板書))

  (二)改革的的情況

  閱讀課文,要求學生快速搜尋課文內容,找出改革家的名字及所在國家,將戰國時各國的改革情況歸納表格。

  諸侯國改革家

  魏國李悝

  楚國吳起

  韓國申不害

  齊國鄒忌

  教師總結:戰國時期,各國在政治經濟領域出現巨大的社會變革。

  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影響最大,最徹底的。

  三、商鞅變法與秦的崛起(板書)

  1、變法的歷史背景(為什麼要變法)(板書)

  (1)新興的地主階級要想建立他們的封建統治,發展生產,就必須廢除奴隸主貴族的各種特權,於是他們要求變革。(順應歷史潮流)

  (2)戰國時諸侯爭霸的現實壓力。(必要性)

  2、變法的主要內容(怎樣變)(板書)

  (1)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商鞅。(讓學生看書第43頁小字,教師簡單介紹商鞅其人其事。)

  師:商鞅原是衛國破落貴族的後代,姓公孫,名鞅,也叫衛鞅。後因在秦國變法有功,被封在商地,所以又稱商鞅。他從小喜好刑名之學,非常尊崇李悝的法家學說,立下了革新政治的雄心壯志。他先到魏國,但沒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當聽到秦孝公下令求賢的訊息,於公無前361年來到秦國,向秦孝公進獻富國強兵之術,提出了變革政治的主張,深得秦孝公的信任。於是,秦孝公決定任用商鞅進行變法。

  同學們,變法不是說變就變,想變就變的事,傳統的觀念、制度已在人們心中存在已久(生根),要想改變它們不是件易事。商鞅是怎樣做的呢?他首先要在朝中說服那些守舊的人,特別要得到秦孝公的信任和支援,讓他進行變法。他還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讓他制定的法令能推行得下去。他在朝中“舌戰群儒”,戰勝了守舊的勢力,用自己的富國強兵的計策,贏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那他又是如何取得百姓相信的呢?

  請同學們看“立木賞金”小品。(學生表演小品)

  教師評價:

  透過同學們的精彩表演,我們對商鞅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他得到了百姓的信任。那麼商鞅怎樣變的呢(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呢)?

  (2)變法的主要內容(怎樣變)(板書)

  師:商鞅的變法分兩次進行的,主要內容我們大家一體來分析,掌握。

  (學生邊看書邊分析)

  A、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使秦國能富國強兵,那麼,秦國怎樣才能富,怎樣才能強,怎樣才能使秦國軍隊有戰鬥力呢?

  秦要想富國,就要發展經濟,商鞅如何做的?

  (獎勵生產、獎勵耕織)(投影)

  要想強兵,就要加強軍隊的戰鬥力,商鞅如何做的?

  (獎勵軍功)(投影)

  B、獎勵耕戰,使秦國實現了初步的富強,能否實現長久的富強,在戰國七雄中立於不敗之地?土地的歸屬問題自然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商鞅如何做的呢?(承認土地私有)(投影)

  承認土地私有,解決將士、農民的後顧之憂,使秦國的變法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C、師提問:“秦國為什麼時有舊貴族的叛亂?”(分封制使地方權力過大)

  怎麼辦呢?(要加強中央集權:編制戶口,加強刑罰;推行縣制;統一度量衡)(投影)

  3、變法的歷史作用(結果怎樣)(板書)

  (投影)“商鞅變法18年,秦國面貌為之大變。請同學們想一想:哪些地方與以前不一樣了呢?”

  (統治階級是地主階級;政治制度是縣制;土地所有制是私有制)這些新的變化後人稱之為封建性質的改革。)

  總之,商鞅變法的作用是?(學生講)(商鞅變法使秦國逐步成為國富兵強的封建國家,為以後秦兼併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活動探究(分組討論)

  師生互動:《史記》記載,秦孝公死後,太子即位。守舊的貴族誣告商鞅“謀反”,結果商鞅被處死。

  請同學們議一議:1、商鞅變法是成功,還是失敗了?為什麼?

  2、如果說成功了,那麼為什麼能取得成功

  3、我們今天應學習商鞅的哪些精神

  你從商鞅變法一事中得到什麼啟示

  五、小結本課:(讀詩)

  奴隸抗爭千耦遲,

  鐵器牛耕個體速,

  漸漸瓦解奴隸制,

  封建制度迅速興,

  競相改革在戰國,

  商鞅變法最矚目,

  秦國富強國力增,

  兼併六國有基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