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日喀則》

《我的家在日喀則》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磁帶、錄音機、打擊樂器等。

  學生:課前搜尋有關日喀則的資料,課上自帶白綢帶、花絲巾等。

  教室佈置:學生座位排成半圓形。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初步瞭解感受日喀則的風土人情、音樂舞蹈風格。

  2、技能目標:

  ①透過歌舞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則》,表現歡快熱烈的踢踏舞,培養學生喜愛藏族文化和藏族歌舞藝術的興趣。

  ②透過歌詞創編,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創造力,豐富他們的音樂感受。

  3、情感目標:

  ①從《我的家在日喀則》到《我的家在蘇州》,在學生情感的自然遷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②透過集體舞的創編表演,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

  《我的家在日喀則》是一首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五聲調式的藏族民歌。歌曲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中XXXX|XX|節奏音型很有特點。第二部分節奏拉寬,一個七拍的長音好似人們在高歌吟唱。第三部分完全再現了第一部分主題。唱了這首歌,你一定會想起一群身著彩豔盛裝的藏族人民跳著歡快的踢踏舞的熱烈場面,歌詞中的襯詞“啊嗦啊嗦馬里拉”貫穿全曲,使歌曲的'歡樂氣氛更為熱烈,抒發了藏族人民熱愛家鄉和慶賀豐收的喜悅心情。

  教學重點:

  1、用輕快和連貫飽滿的聲音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

  2、創編集體舞《我的家在日喀則》。

  教學難點:歌曲第二部分的七拍長音要唱得飽滿、連貫。

  教學過程:

(課前兩分鐘,師生圍成圈隨老師的口令做跺腳節奏遊戲。)

  一、師生問好,組織教學。

  匯入新課: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以前玩過的開火車遊戲嗎?今天我們再來過把癮,好嗎?

  二、音樂遊戲《開火車》,解決歌曲重難點。

  首先我們來聽聽本次音樂列車的鳴笛聲是怎樣的?

  1、鳴笛。13|2-|2-|2-|2X‖

  聽呀拉啊(喊)啊

  要求:七拍長音要唱得飽滿、連貫。前倚音和下滑音要表現出來。

  方法:①輕聲模仿。

  ②唱譜,注意前倚音和下滑音的表現。

  ③用飽滿、連貫的聲音演唱。

  2、車輪滾滾。(上節課老師佈置豎笛作業)

  ①1121|6165|3532|11‖

  啊嗦啊嗦馬里拉,啦啦啦啦啦啦

  ②6165|1261|6165|3532‖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要求:分辨兩樂句的不同,併為之配上相應的襯詞。

  方法:①自選一條,用豎笛預習。

  ②全班分成兩組唱一唱。

  ③加上動作兩組比一比。

  3、遊戲《開火車》。

  方法:全班變換力度、速度,表現火車鳴笛――出站――行駛――鳴笛――進站的過程。(“車輪滾滾”配音選擇學生相對生疏的一條。)

  設計意圖:進一步感受漸快減弱、減慢漸強所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並在遊戲中進一步鞏固歌曲難點和容易混淆的地方。

  三、視聽結合,整體感知。

  1、師:火車到站啦,我們下車吧!現在我們來到西藏第二大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日喀則。日喀則地區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是旅遊觀光的好地方,瞧……(背景音樂《我的家在日喀則》)

  2、下面由小導遊作一句話介紹:(略)

  3、老師小結。(小導遊介紹得真不錯,如果你想進一步瞭解日喀則,課後可以上網搜尋,老師提供一個網址:

  設計意圖:

  1、透過直觀圖象,讓學生在不經意中領略了藏族風情,同時藉助音樂的彌散性,讓學生記住了所要學的新歌旋律,為新課做鋪墊。

  2、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介紹過程中得到情感體驗,設計了“小導遊”這一環節。

  四、載歌載舞,表現歌曲。

  匯入:日喀則真是個好地方,下面我們就來學唱這首《我的家在日喀則》,請大家開啟課本……

  (一)歌曲演唱。

  方法:

  1、開啟課本聽歌曲範唱錄音。(明白歌曲的演唱順序)

  2、教師範唱。(明白歌曲曲式結構。)

  3、試著跟老師的琴放慢速度唱歌曲。

  4、讓學生找出困難之處重點練習。

  5、用介面唱、領唱合唱、跟著錄音唱一唱、為歌曲加打擊樂伴奏等形式唱熟歌曲。

  (二)創編歌表演。

  方法:

  1、欣賞:踢踏舞《快樂列車波爾卡》,一邊欣賞一邊模仿。

  2、學習踢踏基本步:×××|×××|

  右右左左左右

  3、自帶的道具(綢帶、絲巾)自編歌表演動作。(期間巡迴播放《我的家在日喀則》的範唱錄音,同時播放日喀則風土人情圖片。)

  (三)載歌載舞。

  方法:聽老師講明要求,師生圍成圈邊歌邊舞。

  要求:

  1、第一部分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踩出××××|××|節奏。

  2、第二部分各自表演創編動作。

  3、第三部分手拉手圍成圈逆時針踩出××××|××|節奏。

  設計意圖:透過集體舞的創編表演,進一步體驗藏族踢踏舞音樂風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即興表演能力。

  五、教學拓展,情感延伸。

  日喀則是個好地方,而蘇州享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大家都知道,xx月xx日第二十八屆在蘇州召開,近階段電視節目頻頻報道著世遺會一系列情況,那一首首糯糯的、嗲嗲的用吳農方言演唱的歌曲真好聽。回家後,請同學們挑一首我們比較熟悉的你認為合適的歌曲旋律,填上歌詞,創編一首《我的家在蘇州》,作為獻給二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的禮物。下節課我們來比一比,看誰的作品最棒!

  設計意圖:從《我的家在日喀則》到《我的家在蘇州》,透過歌詞創編,一方面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創造力,另一方面在學生情感的自然遷移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感情。

  六、宣佈下課,師生再見。

  設計思路:農村孩子比較樸實,但過於文靜,缺乏合作意識。為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遵循音樂課程標準,我精心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運用“引――激――拓”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給學生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創造為目的”的原則,並將現代資訊科技和學科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引領學生上網搜尋獲取資料,為兒童成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提供養料和機會,努力培養每個學生的自信心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在這樣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我設計了以上教學過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