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開天地》的優秀教案(通用5篇)

《盤古開天地》的優秀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盤古開天地》的優秀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盤古開天地》的優秀教案1

  【學習目的】

  1、知識:熟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技能:邊讀邊想象,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神話故事。

  3、情感:體會盤古的奉獻精神;激發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

  【學習重難點】

  邊讀邊想象,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

  【學習準備】

  教師提供IE條件下的教學課件《盤古開天地》;

  學生課外閱讀中國古代神話故事。

  【學習過程】

  一、激趣引入學習;

  1、同學們,在祖國燦爛的文化發展過程中,我們的先輩留下了許多美妙的神話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話故事?。

  (評價:肯定學生書讀得多、知識豐富)

  2、神話故事是那麼神奇,那麼美妙,給人以無限美好的想象。今天我們要繼續學習神話故事──(出示課題)讀課題。

  二、觀看配音樂的動畫《盤古開天地》,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評價:肯定學生看得仔細)

  三、激發複述興趣,熟讀課文

  1、動畫片好看嗎?你覺得這段動畫片還缺點什麼?激發講述的興趣:像配音演員那樣為動畫片配上解說詞。課文就是我們的臺詞。

  2、(提出學習任務)我們首先要有感情地熟讀課文,在這個基礎上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這樣配出來的動畫片才更好看。

  3、學生開啟書,自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4、反饋:指名分段讀課文,其餘學生聽後評價。(肯定學生認真傾聽)

  5、你對課文哪些段落感興趣?選擇你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一聽,還可以加上動作和表情;

  學生選擇段落練習朗讀,相機處理:

  ⑴讀後說說為什麼喜歡?

  反饋後再讀,讀出情:

  ①男生讀一、二自然段;

  ②女生讀三自然段;

  ③分小組讀、教師引讀、點出畫面讀第四、五自然段。

  (評價:及時肯定學生讀得好的地方,激勵邊讀邊想象,讀出情感)

  ⑵第二自然段解決“泡泡”中的問題:找反義詞。

  (評價:肯定學生讀書認真仔細、一邊讀一邊思考、會在讀書中有所發現)

  ⑶逐步出示課文板書提示:“開天闢地”、“頂天立地”、“發生變化”

  ⑷(出示網頁“講故事”)把這幾部分連起來,就是盤古開天地的故事。

  四、我們已經熟讀了課文,現在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個故事(開啟網頁“聽故事”)

  五、複述故事;

  1、解說要配得精彩,不僅要熟悉課文內容,還要進行豐富的想象。(開啟網頁“講故事”,看內容提示。)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講述的內容,可以是片段,可以講全文。

  3、學生做講述準備:可以自己準備,可以請小夥伴幫忙準備,還可以請老師幫助自己準備。教師深入學生了解情況,個別引導鼓勵。

  4、指名上臺講述,配以畫面。其餘學生仔細聽,提建議;或學生自我評價:我講得最好的是……。(逐步提示孩子隨畫面講述)

  (評價:從幾方面肯定學生:講述清楚流利、想象豐富、根據畫面配音效果好……)

  六、談話回扣整體,深化情感

  盤古開天闢地,創造美好世界的神奇故事,已經深深地留在了我們的心裡。在我們今天學習的這個網站中,還有許多神奇的故事,正等待我們去點選、欣賞。

  《盤古開天地》的優秀教案2

  學習目標

  1、認識“猛、緩”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

  3、瞭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並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課前準備

  1、多媒體事件(製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驚天霹雷、開天闢地的動畫片)。

  2、生字詞卡片。

  3、蒐集能體現盤古開天地情境的音樂帶。

  第一課時

  一、情境匯入

  1、情境:播放多媒體課件。

  2、過渡,並揭示中心句。

  “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3、學生圍繞中心句質疑。

  4、教師揭題:古人云:“學貴生疑”,“疑則進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讀書。今天,我們一起來讀《盤古開天地》。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藉助注音認讀生字。然後同座互讀互查。

  2、識記生字。學生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鞏固識字。做給生字“找朋友”遊戲(用卡片出示生字,請同學給其組詞)。

  4、有感情地讀“創造、黑暗、遼闊、奔流不息、茂盛”等詞語。

  三、研讀感悟

  學生圍繞“人類的老祖宗盤古,是怎樣用自己整個身體創造美麗的宇宙的”這個問題進行研讀。

  1、重點研讀第二自然段,體驗盤古創造宇宙的艱難。

  a.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體會盤古是怎樣把混沌一片的東西劈開的。

  b.讀了這段話,你有什麼發現?(讓學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

  c.透過朗讀,進一步體驗盤古開天地的艱難。

  2、重點研讀第四自然段,體驗神話故事想象神奇的特點。

  a.讀一讀,說說你有什麼感受。

  b.再讀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c.你還想到了什麼情景?能仿照書中的句式說一說嗎?

  3、採用多種朗讀形式朗讀全文,進一步體驗。

  四、想象感悟

  1、浮想聯翩。學生伴隨配樂朗讀,想象盤古用自己整個身體創造宇宙的情形。

  2、展示臺。選擇自己最愛讀的句子,把它記在腦海裡,注意像“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等這樣的詞語。

  3、學生藉助多媒體畫面嘗試複述。

  4、學生再次有感情地齊讀中心句“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五、佈置作業

  把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講給家長或朋友聽,請他們提提意見。準備參加班內將要開展的“故事大王”評選活動。

  第二課時

  一、練講故事

  1、朗讀課文,做好講故事及評選“故事大王”的準備工作。

  2、評選方法:小組內互講、互提意見,並推薦一句同學代表本組參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評選。

  3、講故事,評選“故事大王”。

  4、頒發“故事大王”證書。

  二、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引導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

  注意左右結構的三種類型。提醒學生書寫時,多數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創”字左寬右窄。注意寫好半包圍的字。

  2、教師在田字格內範寫生字,學生仿寫。

  3、學生寫字、抄詞。寫後小組比較、評議。

  三、課後作業

  找其他神話故事讀一讀,講給別人聽。

  《盤古開天地》的優秀教案3

  學習目標

  ①認識兼、僕等7個生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A案

  課前準備

  ①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②自制生字詞卡片。

  ③學生自讀課文,記下疑問。

  第一課時

  情境匯入

  ①談話: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影一起走近孔子。

  ②播放多媒體課件。看了這段錄影,你想說些什麼?(學生根據課件內容自由說說。)

  ③引入:為什麼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初讀感知

  ①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②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名朗讀這些詞語:日夜兼程風塵僕僕納悶風餐露宿毫無保留傳授佩服。(注意讀準加點字的字音)。

  ③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④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些什麼。

  研讀感悟

  ①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請你用一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並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②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座聽。

  ③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合文中的重點語句並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a.談孔子。

  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裡,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後,終於走到了洛陽。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於是上前行禮

  孔子連忙說:學後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b.談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麼還要拜我為師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c.學生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課後作業

  結合課文或課外蒐集的資料談談自己對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節課,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彙報會。

  第二課時

  複習引入

  ①認讀、書寫生字。

  同桌交流記憶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別,塵上面小字的寫法。然後練習寫生字。

  ②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孔子、老子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透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朗讀感悟

  ①生自由練讀。

  ②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③師引讀。

  演讀感悟

  ①分小組演一演。

  ②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先議論一下哪些字寫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寫完後適當展示、指導。

  讀書彙報

  學生結合蒐集的資料,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彙報會,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鼓勵學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拓展活動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立的儒家學說,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生活中,我們也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為了更多地瞭解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我們準備開展閃光的金鑰匙活動,用這把金鑰匙去開啟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門。

  ①自由分組: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點選擇夥伴組成合作學習小組。

  ②明確責任:各小組主民推薦一名同學作組長,具體負責小組的活動。

  ③商定方案:各小組在組長帶領下,商定準備瞭解哪些內容、準備怎樣開展活動,組內具體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報老師處。

  B案

  課前準備

  ①學生讀課文,畫出生字。

  ②自制生字詞卡片。

  ③蒐集孔子、老子的有關資料。

  第一課時

  緊扣課題,引入新課

  ①教師提示課題:17、孔子拜師。

  ②感悟題意。

  a.用自己的話把題中暗含的`意思表達出來(年輕的孔子拜學問淵博的老子為師,學知識,學做人)。

  b.扣題質疑。

  估計學生質疑:孔子是怎樣的人?他為什麼要拜師?怎樣拜師?

  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①認讀生字。

  a.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b.指名認讀生字。

  ②給生字找朋友。

  a.給這些生字組詞。

  b.讀詞語。

  細讀課文,解難釋疑

  ①孔子是怎樣的人?

  學生結合教材中的資料袋及課前蒐集的相關資料研讀課文。

  ②孔子為什麼拜師?怎樣拜師?

  學生結合課文相關語句來理解。

  課件重點出示:

  a.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裡,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後,終於走到了洛陽。

  b.曲阜到洛陽相距很遠,孔子走了幾個月,才走到了洛陽。

  比較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

  從第一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課外作業

  ①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課時

  複習詞語

  ①卡片抽讀。教師將詞語卡片隨機抽出,指名學生認讀。

  ②組內檢測。小組內模仿教師的方法,互相檢查詞語的掌握情況。

  朗讀感悟

  ①自由讀課文,把自己感觸最深的部分讀給同桌聽。

  ②展示讀課文,同桌互讀互聽,互提意見。

  ③表演讀課文,把文中易演的內容在朗讀的同時加進動作。

  ④品讀昇華。聽了剛才的朗讀,你對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認識?

  指導書寫

  ①請學生當小老師,指出書寫生字的注意點,如,迎字不要多一點,塵字上面的小不要帶鉤。

  ②請書法好的學生到田字格內範寫生字,注意生字的結構特點。僕、授等字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③學生寫字並寫詞語。

  佈置實踐活動

  ①活動總動員。孔子、老子創立的儒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讓我們開展一次活動,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去感受一下這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

  ②活動籌備。

  a.命名。根據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傳統文化?學生根據自己準備瞭解的內容給本次活動命名。

  b.組織。自由組成合作小組,推薦一名同學擔任組長。

  ③擬定活動計劃。由組長組織討論,共同擬定本次活動的計劃。

  ④交流活動計劃。

  課外作業

  按照商定的計劃開展活動。

  《盤古開天地》的優秀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氣息、四肢、肌膚、遼闊、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潤、創造”等詞語。能借助拼音讀通課文,瞭解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美麗宇宙的過程。有感情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引導他們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培養學生品讀、感悟課文的能力,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3、情感目標: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博大,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他們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加上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再現神奇、美好的畫面。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1、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在祖國燦爛的文化發展過程中,我們先輩留下了許多美妙的神話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話故事?

  2、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個故事,題目叫《盤古開天地》

  3、讀了課題,你知道什麼?還有什麼問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課文,思考剛才的問題。

  2、學習生字新詞(領讀---開火車讀----齊讀)

  找一找形聲字讀一讀。

  找一找月字旁的字,說說為什麼是月字旁。

  找一找表示動作的詞語,做一做。

  讀準多音字“倒”和“汗”

  3、開火車讀課文

  4、讀了好幾遍課文後,誰能說說對課文或盤古的感受?

  三、學習課文一二段

  1的確,盤古真是了不起,能夠在混沌一片的宇宙中開天闢地,現在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回到遠古時代,親自看看宇宙當時的情景吧!(課件出示)

  2、誰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情景?

  3、是啊,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只是一大團氣,裡面沒有光,沒有聲音,黑漆漆的一片,課文裡用了哪個詞?讀第一段。就這樣一直到十萬八千年的一天,混沌之中一位名叫盤古的巨人醒了,他是怎樣開天闢地呢?

  4、自由讀第二段,劃出有關句子。

  5、指名讀,為什麼要這樣讀?應該怎樣讀?指導朗讀:“猛劈過去”要讀重一點,清和輕應該輕讀,要是讀重了就會掉下去了。

  6、再讀讀這段話,讓我們用朗讀來感謝盤古給我們帶來明朗的天和堅實的土地。(齊讀)

  7、在讀著段文字時你有什麼發現嗎?同學們,你們發現作者在寫這段神話時用了很多的什麼詞?請趕快找出來。並校對。

  8、(去掉其他的內容,留下反義詞)我們能利用這些反義詞和近義詞把天地分開的情景說清楚嗎?(自由練說――指名說)

  9、小結:作者用上了這麼多的反義詞和意思相近的詞,使神話情節形象起來了,講起來就更有味道了。同學們,天地分開後,盤古怕他們還會合在一起,就(出示盤古那種頂天立地的畫面,)請找到課文的語句讀讀吧。

  四、課文的第三段

  1、自由讀

  2、指名讀,或者齊讀(提示:把天和地分開後就挺累得,還要使勁蹬著地,此時你最想說什麼?)

  3、朗讀:(中間穿插導語:同學們,盤古為了不讓天和地合在一起,就像巍巍的巨人一樣,直挺挺的撐在天和地的中間,孤獨寂寞的、辛苦地站住那裡。十年過去了、百年、千年、萬年――一站就站了一萬八千年,天就變得很高很高,高到了九千丈,地就變得很厚很厚,天和地終於被固定住了,但盤古也到了精疲力盡的時候,所有的精力也消耗殆盡。終於有一天,他轟的一聲,倒在地上死去了。此時,你又想對盤古說什麼?讓我們把想說的話送到朗讀中去把!

  4、過度:就算他倒下了,可他還是用自己的整個身軀把這個世界變得美麗。讓我們下節課再去看看他是怎樣創造美麗的宇宙吧!

  五、寫字指導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

  2、過度: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盤古開天闢地之後,累得倒下了,可就算他倒下了,他還是用自己的整個身軀來創造美麗的宇宙。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創造的?

  二、學習課文的第四段

  1、自由讀

  2、提示:同學們,邊讀書邊想著畫面,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讀書習慣,咱們去試試好嗎?(學生再讀)

  3、你剛才讀著讀著,彷彿看到了哪些畫面呢?(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人類的老祖宗給我們創造的宇宙的美麗樣子)。(交流)

  4、到底是什麼詞語使我們聯想到了這麼美麗的畫面,讓我們再讀讀這段話,你發現了嗎?

  師:“飄動的雲”,像這樣的詞語,在這一段還有好多呢,找找讀讀吧。

  出示:飄動的雲隆隆的雷聲遼闊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訶茂盛的花草樹木滋潤萬物的雨露

  5、誰能讀出這些詞語的意思,使人家一聽,就能聽懂意思了。誰來試試。

  6、放到課文中去讀讀,就能讀的更好了。(指名讀――齊讀)

  7、我們看看當時神話般的情節吧!(出示課件)

  小結:同學們,盤古雖然倒下了,但他沒有忘記把自己的全部留給他開創出的天和地。所以後人稱讚盤古是“垂死化身”,他用了自己整個的身體來使這新誕生的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和美麗。那麼你們也想作者一樣,進行大膽的、合理的想象,盤古的其他部位變成了大自然中的什麼呢?(課堂小練筆)

  8、交流(用上怎麼樣的什麼,這樣的詞語)

  預設:他的牙齒、骨頭、骨髓則變成了蘊藏在大地下的閃光的金屬、堅硬的石頭、美麗的珍珠和溼潤的玉石。就連他身上的汗水也變了,變成了無盡的雨露和甘霖。肉變成肥沃的土地,筋骨變成條條寬闊的道路。他高興的時候是睛天,發怒的時候是陰天。

  9、由此引讀課文的最後一段。

  10、是呀,正因為盤古的獻身,才使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草木,才有了現在這個美麗的世界,這就是開天闢地的神話,人們喜歡這些神話,一談起歷史,常常就說從“盤古開天地”起。這是因為盤古是我們人類的創世神,那在神話中說是誰創造了我們,(而民間認為女媧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她是始祖神,盤古和女媧作為和創世神和始祖神,廣泛而又長久地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崇拜。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些神話故事嗎?讓我們在中華傳統文化的這座巨大的寶庫裡,瞭解更多的神話故事吧,引讀民族神話千字文

  三、課外拓展(民族神話千字文)

  鴻蒙未闢,宇宙洪荒。億萬斯年,四極不張。盤古開天,濁沉清揚。天高地厚,乾坤朗朗。日月經天,星宿列張。江河行地,浩浩湯湯。女媧補天,日月重光。夸父逐日,血氣賁張。精衛填海,蕩氣迴腸。后羿射日,功德無量。神話故事,意味深長。民族精神,積厚流光。

  四、寫字指導

  《盤古開天地》的優秀教案5

  (一)複習匯入、解讀課題

  複習字詞:做“步步登高果實累累”的遊戲,鞏固本課的字詞。

  解讀課題: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讀課題,體會語言的魅力。

  (二)整體感知、提煉中心

  1、默讀,找出中心句。

  2、找出關鍵詞“創造”,引出下一環節。

  (1)學習生字“創造”,學生書空。

  (2)“創造”是什麼意思呢——天和地原來也是沒有的。這個從混沌到美麗,從無到有的過程就是——創造。

  (3)分析“創造”的字形。

  “創”,立刀旁。創造需要刀斧來披荊斬棘!“造”,走之底。創造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需要走一段遙遠的路途。

  盤古究竟是怎樣創造天地的?

  (三)讀中感悟、走進文字

  1.品讀第二自然段,體會盤古開天闢地的神奇。

  (1)指導讀“一片漆黑”“掄、猛劈”“一聲巨響”等詞語。

  (4)找出反義詞,體會其作用

  (5)盤古開闢天地的過程是艱辛與漫長的,找出關鍵詞。

  (6)天地分開是多不容易的事呀!盤古這一劈多神奇呀!這段故事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開天闢地。

  2.品讀第三自然段,感受盤古頂天立地的頑強。

  師:天地分開了,盤古也該休息了。是嗎?他是怎麼做的?

  (1)找出關鍵句,讀。

  天地分開以後,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

  (2)想不想當一當神話中這位了不起的盤古呀?學生動作體會。

  (3)你們的動作也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就是——頂天立地。

  (4)隨機採訪學生感受。

  (5)我們這麼快就累了,盤古可是撐著一片天啊!他站了多久?書上說“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我們想想看,一年過去了,盤古是怎麼做的?(一次一次的引讀,感受盤古的堅強和勇敢。)

  3.品讀第四自然段,感受盤古改天換地的無私。

  就這樣,天和地終於成形了,盤古卻──累得倒了下去,倒下後的盤古還能創造神奇嗎?請你趕緊讀讀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提問:“頑強的盤古最終還是倒了下去,他怎麼樣了?”學生彙報。

  (3)適時指導語言積累。

  (4)師生合作朗讀:看,多整齊的句式!就像列隊計程車兵!咱們合作朗讀,共同分享這段美妙文字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

  (四)變換句式、啟發想象

  (1)變換句式

  (2)想象朗讀

  (五)嘗試複述、迴歸神話

  帶領學生一起總結板書,總結複述故事的方法,接著讓在板書的帶領下,嘗試複述課文。

  (六)、昇華中心、佈置作業

  古代勞動人民創造了這麼美麗的神話,神話中的盤古創造了這麼美麗的宇宙,我想,你一定有話對盤古說,一句話表達!

  最後呼喚:“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記住這個神奇的人物——開天闢地的盤古!讓我們一起記住這個美麗的神話——盤古開天地!”

  佈置層次作業,放飛個性。

最近訪問